2015年阜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阜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
【答案】
11. D 12. B 13. D 14. A 15. C
16. A 17. C
1.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摩擦阻力小、速度快
2. 电流方向; 换向器
3. 熔点低、电阻率比较大;火
4. 6000
5. b;a
6. 60欧姆
7. 1.25W
8. 9
9. 从S极到N极
10. S
18. (1).C (2). b至a ;50
19. (1)
(2) 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多少; 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代表磁性强弱
(3) 煤油的质量、通电时间和煤油的初温
(4)甲
20. (1). 吸引铁钉
(2). 变大; 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 等于; 线圈匝数不同
21. (1)U=220V+22V=242V 由P=U 2/R
得:100W=(220V) 2/R ,
P=(242V) 2/R
P=121W
(2)100W=(220V) 2/R得R=484Ω
220V:22V=484Ω:R
R=48.4Ω
484Ω:48.4Ω=100W:P
P=10W
22. P=UI I=P/U Q=I 2Rt
P=nUI 1 I 1=P/nU =I/n Q =( I 1) 2Rt= I 2Rt/ n 2= Q/n 2
23. (1)W=Pt=220V×50A×60s=660000J
(2)Q= I 2Rt=(50A)2×0.4Ω×60s=60000J
(3)(660000J-60000J)/660000J=91%
【解析】
1.
本题考查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优点。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实现悬浮的。

磁悬浮列车车速可以达到500km/h,所以它与一般火车相比较,具有速度快的优点。

磁悬浮列车因为列车是悬浮在轨道上方的,所以还有列车受到的摩擦力小的优点。

考点:磁现象;磁场
2.
本题考查影响线圈转动方向的因素及换向器的特点。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如果能及时的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则线圈的受力方向就会变得相反,线圈就可以不停地转动下去了。

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装置叫做换向器。

考点:电动机
3.
本题考查保险丝的特点、灯泡和开关的正确连接。

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为保证用电安全,控制照明灯泡的开关应该与火线相连。

考点:生活用电常识
4.
本题考查对频率的正确理解。

我国使用的是正弦式交流电,在一个周期之内电流方向变化两次。

已知交流电频率f=50Hz,则每分钟内电流的方向变化的次数是50×2×60=6000次。

考点:生活用电常识
5.
本题考查电动机和发电机工作原理。

要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应注意找出电路是否为闭合回路,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能不能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同时还要能观察到感应电流,故a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

图b中放入磁场的导体与电源相连,通电后,导体会在磁场作用下产生运动,故b为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装置,即电动机制作原理装置。

考点:电动机;磁生电
6.
本题考查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计算电阻。

开关闭合后,L和R并联,闭合前后,灯L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电阻也不变,所以通过灯L的电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就是通过电阻R的电流,而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V,所以,。

考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7.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及电功率的计算。

两电阻串联,电
压表测R 1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

考点:串联和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
8.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等知
识。

由题意可得:当电阻R 1接到电压为U的电路上时,则 -----①
当将R 1与另一个电阻R 2串联后仍然接到原来的电路上时,电路中的电流:
,则 --------②由①②可得:R 1=9R 2。

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

考点:串联和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
9.
本题考查磁场的方向。

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是从N极到S极,在磁铁内部则从S极到N极,构成一个闭合的曲线。

考点:磁场
10.
本题考查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磁极。

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图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相反。

利用右手螺旋定则,伸开右手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那端(环形电流的右端)为N极,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S极。

考点:磁场
11.
本题考查电阻的串、并联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
知:R
串比每一个串联的分电阻都要大。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可知:R

比每一个并联电路的分电阻都要小。

在这四个电阻值中,R
串最大,R

最小,
所以,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通过R

的电流最小,故它的I-U图像在c
区;通过R

的电流最大,故它的I-U图像在a区。

故选D。

考点:电阻;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2.
本题考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

电线上的绝缘层破损,当人去触摸插头时,就可能使人体和带电体接触,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A错误。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可以用绝缘棒将电线挑开,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故B正确。

在电线上晾湿衣服,电线上的绝缘层有可能破损,从而使人体和带电体接触,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C错误。

当天线与电线接触时,可能会导致电视天线成了带电体,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生活用电常识
13.
本题考查电路故障的判断和测电笔的使用。

(1)闭合了开关S(家中其他用电器均处于断开状态),白炽灯L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了,说明灯泡和火线和零线不能构成通路。

可能是火线断路,可能是零线断路。

(2)灯泡熄灭后,用测电笔分别测试了图中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

说明左孔和右孔都和火线相连。

如图,右孔和火线相连(如图中绿色的划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

如图,左孔和火线相连(如图中红色划线),测电
笔的氖管发光。

(3)经过(2)中的分析可知,灯泡亮了一段时间后熄灭,是因为图中的零线断路(如图中蓝色划线)。

(4)当断开开关时,切断了左孔和火线的连接,所以测电笔接触左孔时,氖管不会再发光。

测电笔接触右孔时,氖管照常发光。

故选D。

考点:生活用电常识
14.
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

当S闭合时,R′被短路,电烙铁功率为额定功率;由
功率公式可求得,R的阻值。

当S断开时,
=R+R′=2×2420Ω=4840Ω,则保温时电路消耗的总功
两电阻串联,总电阻R

率:。

故选A。

考点:电功率
15.
本题考查并联电路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其电阻越小,再利用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来判断电压的变化,以及判断灯泡的亮度依据的是灯泡的实际功率。

家庭电路是并联的,并联的用电器增多,就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总电阻在变小,故A错误。

在并联电路中I=I 1+I 2,因此并联的用电器增多,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大,故B错误。

在家庭电路中,输电线和家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用电高峰期,接入电路的用电器变多,干路中的电流变大,而输电导线有一定
=IR,输电导线的电阻R一定,当I增大时U 的电阻,输电导线损失的电压U

增大,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减小,由公式可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减小,损
灯泡比正常发光要暗一些,故C正确。

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的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只有一个,对应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它不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串联和并联;电功率
16.
本题考查根据电流方向和小磁针的指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和标出的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再根据磁极间的相互规律确定小磁针的指向是否正确,如图:
由此可知,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点:磁场
17.
本题考查电路分析及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分析题意可知,只有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都闭合时,摄像系统才会自动拍摄,因此A和B两个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2)分析可见,光控开关和压力开关是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因此这两个开关只能串联,不能并联,所以D选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故选C。

考点:串联和并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8.
本题考查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等知识,测量相关物理量并计算出待测电阻。

(1)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若接最大阻值为20Ω的电阻时,电阻两
端分得的电压最小为,即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故应选择最大阻值较大的C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2)将开关S掷向1时,因开关闭合前,保护电路的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的b,由b至a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如下图所示:
则,,即 -------①,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不变,将开关S掷向2时,如下图所示:
则,,即 -------②,由①②两式可得:R
=50Ω。

x
考点:电阻;串联和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9.
本题考查探究了“电压一定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1)因为电压一定,所以两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连接时按照“一上一下”的接
法,如下图所示:
(2)实验中通过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多少来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这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转换法。

还用到此法的有:研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时,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判断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可以通过观察吸引大头针(或铁钉)数目的多少。

(3)此实验充分显示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注意还要控制煤油的质量、通电时间和煤油的初温。

(4)根据公式 得,在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多。

甲瓶中的导线是铜的,电阻较小,故其产生热量越多,瓶内温度计的示数较高。

考点:电与热
20.
本题考查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1)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电磁铁吸引铁钉数量不同来反映,电磁铁吸引铁钉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2)在线圈和铁芯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滑片P 向A 端移动时,电路电流变大,故甲的磁性变大,说明了同一电磁铁,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等,故电磁铁甲的电流等于电磁铁乙的电流。

电磁铁甲乙磁性强弱不同,是因为甲乙线圈匝数不同造成的。

考点:电磁铁
21.
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阻串联的规律。

(1)
, 。

(2)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 ,。

P 串=U 串I 额=22V× A=10W 。

考点:串联和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
22.
本题考查利用电功率公式及焦耳定律公式,证明输电线路上电能损失的多少。

在输电功率P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公式P=UI得,。

输电线的电阻为R,则输电线路上内能的损失Q=I 2Rt。

当输电电压提高为nU时,P=nU I 1,则
,则输电线线路上的内能的损失为:。

考点:电功率;电与热
23.
本题考查电功的计算、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输出机械功的效率等知识。

(1)每分钟该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UIt=220V×50A×60s=6.6×10 5J。

(2)线圈产生的热量:Q=I 2Rt=(50A)2×0.4Ω×60s=6×10 4J。

=W-Q=6.6×10 5J-6×10 4J=6×10 5J。

(3)这台电动机每分钟所做的机械功:W
机械
则这台电动机输出机械功的效率:。

考点:电能;电与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