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班子运行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水镇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2009年12月12日)
尊敬的考察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做好2009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下面我代表清水镇党委就一年来班子整体运行情况及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009年,清水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一特四化”和1+1富民工程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主攻重点项目,推动经济发展,做强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整合项目资金,推进新农村建设,落实惠农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和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农民增收做为全镇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一特四化”,大力实施“1+1”富民工程,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坚定不移的发展高效制种、精细蔬菜、设施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流通四大支柱产业,高效制种面积达到2.5万亩,比上年增加3000 亩。
以塑料大棚、辣椒、洋葱、孜然为主的精细蔬菜面积达到2.7万亩,比上年增加4323亩。
其中:塑料大棚面积1050亩,辣椒8897亩,洋葱4500亩,孜然4923亩,亩均收入达到了3500元以上。
以玉米套孜然为主的套带田面积达到5332亩。
把日光温室建设作为发展设施农业的重点,继续实行领导包项、部门包村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协调服务,集中攻坚突破,新建日光温室163座,210亩,在双沟村七组和清水村五组分别建成了100亩和50亩
的日光温室连片小区,日光温室面积累计达到3100亩。
畜牧业发展上,畜禽养殖总量达到80.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9.1万头(只),规模养殖户达到446户。
新建成的福农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年养殖肉猪达10000头以上,成为全镇乃至全区最大的肉猪养殖大户。
着力开展“三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高效制种、精细蔬菜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镇70%以上的耕地面积亩收入达到了2000元以上。
以日光温室、网式制种、食用菌种植为主的万元田达到6500亩,5000元田达到10000 亩。
全镇共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个体工商户、农业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共510户,年收入达到1500万元。
加大劳务输转工作力度,全年输转剩余劳动力6622人,其中有组织输转1769人,引导性培训2010人,共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17场次,培训输转技能型劳动力1002名,实现劳务收入5209万元。
经测算,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315元,比上年增加677元,增长12.1%。
二、围绕中心,强化措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始终坚持主要领导包抓招商引资项目制度,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奖励扶持办法、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方式等措施,多方捕捉信息,积极招商引资,及时协调解决土地、环境评估、贷款等问题,今年共招商引进建成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性、商贸流通项目3个,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20万元。
分别是投资510万元,建成希望食品厂年产800吨脱水蔬菜生产线;投资600万元,建成新天地商贸有限公司低温系列产品储藏项目;投资1510万元,建成兴盛糖酒公司仓储物流中心项目。
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投资达到1549.6万元。
投资348万元完成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投资800万元实施了通乡公路建设项目;,投资130万元实施了人畜
饮水工程项目;投资60万元实施了小城镇基础设施供排水项目;争取省商务厅“退市还路”工程项目,以奖代补资金50万元; 投资161.6万元实施了危旧房改造项目;争取社会发展项目4个,投资达到245.25万元:争取计划生育服务所修建国债项目,投资40.5万元;争取农业技术推广站体系建设和畜牧站建设项目,投资21万元;争取“一池三改”户用沼气项目,投资168.75万元,建成沼气池1250个;争取卫生改厕项目,投资15万元。
为确保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机关的正常运转,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财政资金138万元,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科学规划,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先动”的思路,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共实施了四项工程:一是投资60万元,实施了集镇供排水工程。
铺设排水管道1公里,供水管道3.2公里,解决了多年来困扰集镇个体工商户排水难题和集镇脏乱差问题。
二是投资75万元,实施了集镇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工程。
拆迁安臵市场内住户8户,硬化地坪8000平方米,修建高标准货棚1064平方米,修建水冲式公厕一处,有效地改善了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投资160万元,实施了集镇道牙、人行道铺装及主干道路铺油罩面工程。
更换道牙4公里,铺装人行道方砖1万平方米,铺设集镇主干道路2.4公里,使小城镇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四是投资166万元,实施了“两站一所”修建工程,新建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站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为农服务水平。
在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上,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工程、通乡
道路工程、危旧房改造、沼气能源建设、造林绿化等项目,衬砌各类”U“型渠道15.6公里,铺设人饮管道54公里,解决了夹边沟村578户243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银沙公路清水段双沟至头墩村11公里的道路铺油罩面,完成了河水片五个村25公里主干道路的铺油罩面;完成了堡村五组、清水村六组、墩村五组、渠村三组、单桥村二组五个居民点的的综合整治和提升改造; 新建康居住宅216户,改造216户,建成单桥村二组、单桥村六组危旧房改造建设示范点;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250户,在墩堡村5组建成集沼气能源、太阳能配套、标准化圈舍、居民点整治、消防通道建设“五位一体”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造示范点;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354亩,完成千米防护林68.5公里,绿色通道8公里,义务植树12万株。
四、积极引导,强化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高标准建设、立足长远发展的原则,不断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通过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和吸引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参与投资建设集镇的公用设施。
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项目,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
从资金投入、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等方面,对制种、温室、蔬菜、畜禽养殖等专业协会进行积极引导和扶持,保障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销售市场紧密联接的利益共同体,今年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个。
引导农户加快土地流转,在认真总结2008年土地流转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土地流转实施方案,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动员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租赁、转包、反租倒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在龙头企业
带流转、专业协会促流转、能人大户扩流转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进一步创新了土地流转的途径和形式,新建成1个500亩的土地流转示范点,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731亩,通过抓典型、树榜样、让更多农户意识到土地流转给自身带来的好处,引导农业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五、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范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低保户、五保户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扩大农村低保覆盖范围,今年新增低保户431户,五保户7户,发放五保资金183560元,高龄补助25300元,农村医疗救助资金36万元,救助群众586户;积极争取农村特困群众住房改造12户,7.2万元。
在低保扩面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做到病后救助与病前、病中救助相结合,共救助困难群众53人,发放救助资金18万元;全面推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切实加强惠农资金的管理,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
共计向种粮农户按标准发放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344.45万元,其中粮食补贴83.3万元,亩均11.94元,综合补贴261.13万元,亩均37.42元,涉及农户6913户、耕地面积69782.34亩,覆盖面达到了100%;利用国家农机专项补贴达到32万元,补贴154台件新型农机具,受益农户154户,有效拉动了农户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加快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发放能繁母猪补贴2852头,28.52万元,涉及农户1157户。
落实计划生育养老保障金67户6.3万元,60岁奖励扶助金120户8.64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覆盖率达到100%,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广泛开展“文
明村”、“文明单位”和“诚信文明农户”创评活动,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狠抓了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计划生育率达到了100%。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卫生院精细化管理满意率达到了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3%。
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措施,积极开展了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工作。
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广泛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清水镇第23
届农民运动会。
坚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民调、治保队伍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单位、平安村组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认真落实信访领导包案制度,在全区率先推行矛盾盾纠纷个案调处补贴办法和三调联动调处机制,下大力气在村组解决了一大批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今年除一起涉诉涉法信访案件外,没有出现新的赴省进京信访案件,没有出现一起赴市赴区群体性上访事件,信访形势有了根本性好转。
六、完善机制,创新载体,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和要求,在认真落实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具有特色的自选动作,提出了突出一个主题、把握六个关键、解决六个问题、实施七大载体的“1667”学习实践活动总要求。
科学谋划布局,周密安排部署,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两促进,两不误”。
加强了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开展“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理清一条思路,
规范一套制度,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六个一”活动,明确分工抓责任,注重团结抓活力,规范机制抓运转,带头示范抓工作,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团结上凝聚合力,从学习上提高本领,从素质上增强能力,从作风上谋求发展,使镇领导班子形成一个“为发展想办法,为发展谋出路,为发展干事业”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
加强了村班子建设,围绕选好一个书记,带好一个班子,致富一方群众的“三个一”工程,结合各村实际“对症下药”,对软弱涣散的村班子进行了充实,对个别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实绩不突出的村干部进行了调整。
健全完善了村干部例会学习制度,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 先后3次组织镇村干部到周边乡镇和张掖等地观摩学习,有10名村干部参加了区上组织的城乡一体化培训班,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切实关心村干部的生活,解决了村干部养老保险,落实了镇村干部体检制度,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开展了争创先锋村活动,建成先锋村7个,党员先锋岗活动210个,建成先锋基地14个。
加强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委会整体面貌,多方筹集资金,配套村级活动场所相关基础设施,墩堡、单桥两个村新建村委会已经投入使用。
加强了党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健全了党内关怀激励帮扶政策,结合纪念建党88周年庆祝活动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筹集资金2万余元先后对近100名老党员,贫困党员和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党员进行了慰问。
为5名党员协调创业贷款17万元。
认真贯彻党代表任期制,在全区首创并全面推行党员首议制,搭建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新载体,使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地位和党员的核心位臵进一步确定。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
设、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为重点,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我们认为:本届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集体。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对设施农业和新型产业发展认识不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是一些涉诉涉法信访人员反复闹访缠访,信访工作稳控责任压力大。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困难和挫折比预想的要多,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体干部的辛勤工作,也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借此机会,我代表镇党委班子向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区直各部门领导、全体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年,全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七抓七促七推进”的工作思路,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即:抓产业、促增收,推进“1+1”强镇富民工程;抓项目、促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抓投入、促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抓民生、促和谐,推进和谐新村建设进程;抓党建、促保证,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抓机制、促完善,推进科学发展;抓作风、促落实,推进各项重
点工作全面完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超前的理念谋发展,以开放的视野抓项目,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为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工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