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课标要求1.能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能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3.能说出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标解读1.《鱼》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内容。
从本节开始进入脊椎动物的教学,与前面介绍的无脊椎动物相比,脊椎动物的结构更为复杂,进化地位更高,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
2.课标指出: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依据一定的特征,可将各种生物分成不同的类群。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1)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2)各种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为重要。
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鱼类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3.有无脊柱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但学生在生活中根本没有这种概念,只有先通过直观图片认识脊椎动物的骨骼,进而归纳脊椎动物的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列举,让学生掌握脊椎动物类群和无脊椎动物类群及其主要区别。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比较低等的、种类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也是学生比较熟悉但很少仔细观察过的动物。
本节教学重点为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鱼类的运动和呼吸,主要采用观察法。
通过观察,认识鱼类的外形特点以及鱼类的运动和呼吸。
但是仅靠观察,无法了解到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本质,因此需要一些辅助手段。
例如,观察鱼类的运动,需要借助剪掉鱼鳍或捆绑鱼鳍的方法,来证明鱼的游泳不仅靠鱼鳍还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观察鱼的呼吸,则需要用墨汁或蔬菜汁来指示水流进出鱼体的过程,进而证明鱼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 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主备人:宝素玲一、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本节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一)知识目标1. 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 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状况及其保护。
(二)能力目标:1. 知道动物分类依据。
2. 熟记鱼的主要特征3. 学会做鱼的观察实验,说出鱼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4. 知道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及其养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对鱼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的意识。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鱼适的主要特征。
2.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前置诊断1.播放:美丽的海底世界视频,引导学生观看。
2.质疑: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最了解、最常见的水生动物是什么?过渡:鱼有哪些主要特征?它是怎样适应水中生活的?与人类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鱼的知识。
(二)出示目标1. 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 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状况及其保护(三)自主学习学生浏览自主学习的问题,带着问题学。
学生自学教材P19—P24内容,并划出重点。
结合教材和图完成下列问题:1.(P19一及小资料)目前已知动物的种类大约有种,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1

第四节鱼【学习目标】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
【课前预习】1.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A.脊索 B.脊柱C.脊椎 D.脊髓2.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因此鱼类十分丰富,据调查我国的淡水就有1 000多种,其中属于四大家鱼的是()A.鲫鱼、鲢鱼、草鱼、大马哈鱼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C.鲫鱼、乌鱼、草鱼、鲳鱼D.鲢鱼、黄花鱼、草鱼、鳙鱼3.你捉过鱼吗?下河摸鱼时,很难把鱼攥到手里,即使捉手里又往往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黏液。
非常滑。
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 B.预防人类捕捉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知识点一:鱼的主要特征】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的是()A.用鳃呼吸,用鳍辅助游泳 B.身体呈流线型C.皮肤辅助呼吸 D.身体表面有滑滑的黏液2.下列哪项不是鱼类共有的特征?()A.生活在水中 B.用鳃呼吸C.体表有鳞片 D.用鳍游泳3.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
据此,你判断海马是属于下列哪类动物()A.马科 B.马属C.哺乳纲 D.鱼纲4.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多种多样。
下列选项中的动物生活在水中而不是鱼类的是()A.中华鲟 B.鲢鱼C.带鱼 D.白鳍豚5.大马哈鱼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它能准确地感知水流和避开暗礁,这与()结构密切相关。
A.眼睛 B.鼻孔C.味觉 D.侧线【知识点二:鱼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1.到水产品市场买鱼时,判断鱼是否新鲜,要看鱼鳃的颜色,新鲜鱼鳃的颜色应是()A.灰白色 B.鲜红色C.暗红色 D.白色2.下列哪项和鱼类水生生活无关()A.身体呈流线形 BC.用鳍游泳 D.体温不恒定3.养金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就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水中缺少氧 B.水质容易变坏C.水中微生物过多 D.水中缺少食物4.“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是鱼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鳞片 B.鳃C.鳍 D.肺5.每天黎明时分,渔民用竹竿拍打鱼塘水面,其目的是()A.震动水面使鱼多活动,多吃鱼饵B.震动水面和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C.让鱼躲过中午高温的袭击D.让鱼群向四周扩散,充分利用水体【知识点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洞庭湖是鱼米之乡.近十年来,每年4月1日至7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对洞庭湖区制定了三个月的休渔制度。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鱼教学目标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鱼骨骼图片,观察脊柱,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没有?(PPT2)教材导学自主学习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PPT3)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合作探究点拨升华学生活动二:学生探究问题。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探究点一想一想,议一议:观察教材鲫鱼的骨骼。
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探究点二我国鱼的种类十分丰富。
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可将鱼类分为淡水鱼和海洋鱼两大类。
讨论:你知道有哪些淡水鱼品种吗?探究点三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用手摸一摸鲫鱼的体表,轻轻掀起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
将鱼放在水中,观察鱼是如何运动的。
讨论:(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鱼有什么特征?它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PPT4~14)教师点拨:(1)脊柱对鱼的身体具有支撑作用,脊柱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使鱼可以在水中游泳。
(2)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鱼鳃里面有丰富的血管,每片鳃由很多细细的鳃丝构成。
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
鱼鳃的这两个特点对鱼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鱼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动物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动物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类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
两类动物的区别是体内是否有脊柱。
知识点2 多种多样的鱼2. 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3.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鲫鱼等都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我国的海洋鱼已知的约有2000种,常见的有带鱼、鲳鱼、小黄鱼、大黄鱼等。
知识点3 鱼的主要特征4.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5.鱼的形态结构特点:(1)外形:鱼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体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它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3)运动:鱼的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对运动起着重要作用。
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4)呼吸:用鳃呼吸。
①鳃的结构:②鱼在水中的呼吸过程:通过口和鳃盖后缘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进行呼吸。
6.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知识点4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7.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深深融入了人类的文化。
然而,由于长期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我国于1986年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其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鱼类属于脊椎动物,是因为(C)A.鱼类有鳍,运动灵活B.鱼类有鳔,能够停留在不同水层C.鱼类有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D.鱼类有鳞片,能减少游泳阻力2.脊椎动物是指(D)A.卵生动物B.没有脊柱的动物C.多细胞动物D.有脊柱的动物知识点2 多种多样的鱼3.以下都属于淡水鱼类的是(C)A.鲫鱼、比目鱼、鳙鱼、青鱼B.青鱼、带鱼、鲢鱼、鳙鱼C.鲫鱼、青鱼、鲢鱼、鳙鱼D.青鱼、鲢鱼、鲨鱼、鲫鱼【解析】比目鱼、带鱼、鲨鱼均属于海水鱼。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探究鱼类的外形和呼吸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难点: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导学过程】【情景引入】播放鱼游泳的视频:《人与自然》中海洋鱼类的视频展示鱼的骨骼图片:问:那些动物是有脊柱的?那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自主探究】学习提纲:1.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鱼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一、多种多样的鱼1.阅读教材p19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
2.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1)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
(2)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__、__、__、__)和鲤鱼、鲫鱼等;我国的海洋鱼已知的约有2022种,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鱼的主要特征阅读教材p22----p23的观察与思考,简要归纳鲫鱼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1. P22【观察与思考】(1).口和鳃盖后缘能否同时张开或闭合_________________(2).水流的方向:用吸管把墨水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发现墨水由____流入进入口腔内,随后再由_____流出。
(3).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a.轻轻掀开鳃盖,仔细观察后发现鳃由细而多的___________构成;鳃的颜色为__________,这说明鳃丝内含丰富的_______血管。
b.将已准备好鱼的一侧完整的鳃放在水中和放在空气中,比较它们的状态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气体流动方向: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_____中;(5).气体交换的结果: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血液经过鳃后由_______血变成_______血。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__鱼教案

广厚乡中心学校八年级上生物导学案班级姓名时间课题 5.14鱼主备人尹舒欣组长审核审批课标要求1.概述鱼的主要特征2.了解鱼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概述鱼的主要特征2.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3.关注鱼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重点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概述出鱼类的主要特征难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概述出鱼类的主要特征2.区分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学习路线一、初识新知观察PPT中展示的鲫鱼的骨骼图片,思考以下问题:【思考限时1分钟(学法:自学)】1.说一说你知道的动物哪些是有脊柱的,哪些是没有脊柱的?(知识需要积累才能更加渊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觉得哪些是重点,可以记录在导学案中)2.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二、探研新知1.观察PPT中展示的海水鱼及淡水鱼,说一说你都能分辨出那些鱼类。
【思考限时1分钟(学法:自学)】2.观察活体鱼、观看鱼的运动及形态视频和自学教材中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本环节共限时10分钟,前2分钟观看鱼的和运动及形态视频。
中间4分钟观察活体鱼及自学教材中的内容,并整理自己的收获(学法:自学)。
最后4分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及时将小组讨论的最后结果对照自己的收获,补充完整(学法:群学)。
】(1)为什么它们能生活在水里?(2)陆生生物也生活在水里会遇到什么问题?(3)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对鱼的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4)用手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
谈谈你的看法。
(5)另外再说一说你还有什么收获?3.结合你观察到的活体鱼、观看的视频“鱼的呼吸”、PTT中“在BTB溶液中的鱼的呼吸会使BTB溶液产生怎样的变化”和教材后思考,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为什么很快会死亡?【本环节共限时5分钟,前2分钟观察视频及PPT课件本环节的内容,后3分钟思考并整理自己的收获(学法:自学)】4.根据以上我们了解的内容,谈一谈你目前知道的鱼的主要特征都有哪些?5.根据你自学到的本课教材中的内容,说一说你了解到的鱼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我能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重点)。
2、我学会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重点)3、我能描述鱼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链接】我知道的动物类群有。
【新知构建】一、自主学习(阅读P19-P24文字并观察并观察教材中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中划出来)1、无脊椎动物是指。
2、脊椎动物是指。
3、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万种。
它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分类标准是。
4、鱼类可分为两大类即和,淡水鱼有,海水鱼有种,著名的四大家鱼即是。
5、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是:一能,二能。
6、鱼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大多呈型,这样可以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
7、鱼的运动主要靠和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向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8、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水通过口进入鱼鳃,水中的进入鳃丝中的血液,而血液中的进入水中,因此从鳃流出的血液是血,而流入鳃的血液是。
进行完气体交换的水从流出。
9、鱼的主要特征是:。
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结合生活实际,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1、完成P22观察与思考讨论题。
2、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跳出水面,而天亮以后,鱼便停止浮头。
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达标检测】1、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将水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鲫鱼在进行( )A、摄食B、散发体内的热量C、吸收水分D、呼吸2、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对鲫鱼生活的作用是( )A、保持前进的方向B、维持身体平衡C、使身体可以左右摆动D、摄取食物3、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A、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B、尾鳍的不断摆动C、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D、各种鳍的不断摆动4、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A、海马B、鱿鱼C、章鱼D、鲸鱼5、人们在养金鱼的鱼缸内,通常放置一些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观赏价值B、增加水中氧气C、提供鱼的食物D、清除水中杂质6、用鱼缸饲养金鱼时,如果数量过多,就会出现金鱼频频浮头,并导致死亡,这是因为( )A、食物缺乏B、氧气不足C、空间太小D、相互攻击7、在做观察鲫鱼的实验时,往往已捉到手的鱼又让它挣脱,这是其体表具有黏液的缘故。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对于难点内容,可以采用分步骤讲解、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鱼类的呼吸方式和循环系统。例如,通过动画演示鱼的呼吸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鳃的功能。
3.为突破学生对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鱼类模型、实物等,分析鱼类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适应水中生活的原因。同时,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例如,在讲解鱼类的主要特征时,我会提出问题:“鱼类有哪些特征?”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在讲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我会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描述鱼体的流线型形状和尾鳍的推动力,及时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困惑。通过课堂测试,如填空题和判断题,我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鱼类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心脏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4.鱼类的适应性特点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包括流线型的身体、尾鳍的推动力、侧线系统等。
-鱼类还能够根据水中的光线和温度变化,调节身体的颜色和深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授了鱼类的主要特征和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通过课堂活动和实例讲解,学生们对鱼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积极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鱼在水中的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相关的学术文章、研究报告等,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究。
2. 拓展建议:
- 观察实践: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水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特点,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适应策略。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知识,互相提问,共同探讨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原理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在讲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验法:引导学生参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实验,如观察鱼类的呼吸和游泳方式,使学生通过实践更深入地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视频资源:关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视频资料,如鱼类呼吸、游泳方式等,以直观的方式呈现鱼类的适应特点。
- 图片资源:收集各类鱼类的图片,包括不同种类的鱼以及它们在水中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鱼类。
- 科普读物:推荐一些关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科普读物,如《鱼类的适应策略》等,供学生自主阅读,深入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原理和机制。
4.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鱼类的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鱼一、教学目标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刘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
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
学生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槽1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鲫鱼、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如菠菜汁、胡萝卜汁或紫甘蓝汁等)、小烧杯、吸管。
2.学生准备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的资料,我国渔业资源现状的资料。
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五、教学过程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展示:年年有余(鱼)的年画,引导学生说出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指导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我国常见鱼类、本地区常见鱼类。
由“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引出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鱼类资源现状的资料。
第四节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鱼》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第四章按照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材前三节为无脊椎动物,后四节为脊椎动物,在介绍脊椎动物时又按照进化的顺序,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向学生展示,而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的一个类群,教材把它设为脊椎动物的第一节,对于学生走入脊椎动物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教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主要内容是观察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探究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等生命现象。
在鱼的主要特征部分,教材安排了“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对鱼进行观察,辨认鱼的主要结构,并观察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
让学生从鱼适应水生环境的角度,理解并掌握鱼的主要特征。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掌握核心概念与知识的同时,能更深层次地体悟到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从而进一步提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以及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课标分析本节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大概念是:2.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概念是:2.2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对应的次位概念是:2.2.4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言下之意,首先学生要学会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次,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出鱼的主要特征。
最后,学生能够意识到人类与鱼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学情分析1.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对一些常见的鱼比较熟悉,部分同学可能会有养鱼经验。
学生通过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对所涉及到的无脊椎动物已经了然于胸,对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这个知识点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
但学生平常大多注意到的是鱼的形态,观察过鱼口的张开闭合,但是常常忽视鳃的作用,对于鱼究竟是如何呼吸的,还不清楚。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四节鱼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淡水鱼的外形、呼吸,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谈话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鱼类生存环境的生态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说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2、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探讨鱼类的主要特征。
学法指导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讨论法学案自主学习1、我国淡水鱼有_________种,著名的“四大家鱼”( _______鱼、______鱼、______鱼、_____鱼)和______鱼、______鱼都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我国海洋鱼有______种,常见的有______鱼、______鱼、______鱼、______鱼、______鱼、______鱼、______鱼、______鱼、__鱼、______鱼等。
2、鱼的躯体分______部、______部和______部三部分,常左右侧扁,大多呈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表常有___覆盖,其表面有滑液,起___身体的作用。
鱼在水中通过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的______作用游泳。
3、鱼用______呼吸,它的主要部分是____________,其中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鱼的口和____________交替张合时,水入口,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____________渗入鳃丝中的____________里;而血液里的____________从毛细管里渗出,排到水中,随水从____________排出体外。
教合作探究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2、有人说,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合作探究3、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4、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达标检测1、鲫鱼、虾都生活在水中,若将它们分成两类,其依据是( )A、是否用肺呼吸B、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D、是否胎生2、鲍鱼称“鱼”而非鱼类,而有些动物不称“鱼”而属鱼类,如下列动物中的( )A、海豚B、海狮C、海豹D、海马3、鲫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其游泳主要是靠( )A、尾鳍的作用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而产生的动力4、鱼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是依靠下列哪组鳍的作用( )A、胸鳍和腹鳍B、背鳍和尾鳍C、背鳍和臀鳍D、胸鳍、腹鳍和尾鳍5、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将水从鳃盖后缘排出,这是鲫鱼在进行( )A、摄食B、散发体内的热量C、吸收水分D、呼吸6、有些动物如“章鱼”“墨鱼”“鱿鱼”“带鱼”,名称里都有“鱼”字,它们都是鱼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2.概述鱼的特征;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鱼的特征,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判断动物是不是鱼。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19—23并结合相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鱼的主要特征:
2.观察四种动物的骨骼,找到它们共同特征?
3.章鱼是鱼吗?海马是鱼吗?
4.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概念?
(2)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
5.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拓展提升】
一.填空题:
1.脊椎动物:体内有,如鱼。
无脊椎动物:体内无,如蚯蚓。
2.根据鱼的生活环境,鱼可分为鱼类和鱼类。
3.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
二是。
4.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
5.鱼的主要特征:。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依据?()
A.有没有外骨骼
B.是否脱离了水的限制
C.身体表面有没有覆盖物
D.身体背部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2.下列水生动物中,哪一种是脊椎动物?( )
A.海蜇
B.虾
C.螃蟹
D.海马
3.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章鱼
B.鱿鱼
C.娃娃鱼
D.海马
4.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类中,被称为“四大家鱼”的是()
A.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B.鲫鱼.青鱼.草鱼.鳙鱼
C.鲫鱼.鲢鱼.草鱼.鳙鱼
D.青鱼.鳙鱼.鲢鱼.鲫鱼
5.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河蚌.鲨鱼.海马
B.鲸.蛇.乌龟
C.青蛙.青鱼.蝌蚪
D.珍珠蚌.鲫鱼.鳖
6.鲢鱼.虾.螃蟹.蚌都生活在水中,若将它们分成两类,其依据是()
A.是否用肺呼吸
B.有无脊柱
C.体温是否恒定
D.是否胎生
7.某渔民从海洋中捕获一体形较大的脊椎动物,该动物具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和卵生等特点,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A.哺乳动物 B.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鱼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
自主探究
1.(1)生活在水中;(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3)用鳃呼吸;(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
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3. 章鱼是软体动物,海马是鱼
4. (1)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无脊椎动物
(2)体内有无脊柱
5.(1)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是国家重要产业
(2)为人类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融入人类文化
【拓展提升】
一.填空题
1. 脊柱,脊柱
2. 淡水鱼和海水鱼
3. 能靠游泳在水中获取食物和躲避敌害,能在水中呼吸
4.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 1)生活在水中;(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3)用鳃呼吸;(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
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二.选择题
1.D
2.D
3.D
4.A
5.A
6.C
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