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青岛中考)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A.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钾
2.(梧州中考)体积为25 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
主要原因是(A)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潍坊中考)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C)
A.H2 B.2H2 C.2H D.2H+
4.(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B)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5.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右图所示实验。
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B)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6.(武汉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7.(益阳中考)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不同
B.Cl和Cl-可以相互转化
C.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8.(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9.甲、乙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是阳离子 B.乙是阴离子
C.甲、乙属于不同种元素 D.甲、乙都属于金属元素
10.(岳阳中考)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癌症。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g
C.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
D.硒原子的核外有6个电子
11.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12.如右图所示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3.(江汉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以下与钛有关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C)
A.钛元素是金属元素
B .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C .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等位于同一族
D .钾、钙、钪、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14.(烟台中考)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 .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 、e
C .图中b 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 2+
D .图中d 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5.已知Q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
若Q 2+
核外有x 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C)
A .A +x +2
B .A +x -2
C .A -x -2
D .A +x +2 二、填空题(共43分)
16.(6分)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①②⑥__(填数字序号,下同); (2)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①②④__;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⑤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③__;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⑤__;
(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微粒是__⑥__。
17.(5分)(桂林中考)物质由微粒构成,请用微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__11__,钠原子易__失去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2)用微粒的下列特性填空(填数字序号):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 .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__②__。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③__。
C .10 mL 水与10 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可以说明__①__。
18.(6分)(武汉中考)在通常状况下,硫是一种黄色粉末,下图是硫元素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16__。
(2)图中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_S 2-
__。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__。
19.(7分)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 表示
__核电荷数__;y 表示__最外层电子数__。
(2)当x =12时
,y =__2__。
(3)当x =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 =__8__。
(4)当x =13时,该粒子易__失去__电子,变成带__正__(填“正”或“负”)电荷的__Al 3
+
__(填离子符号)。
20.(4分)(北京中考)A ~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 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在A ~D 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BD__(填字母)。
(2)在A ~D 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CD__(填字母)。
(3)在A ~D 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AC__(填字母)。
(4)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140.1__。
21.(9分)在下面的分子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请回答:
(1)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是图__①__,图__②__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③中的分子是__氢分子__(写分子名称),图①中的分子保持__水__的化学性质。
(2)按要求正确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a .图①表示的物质在通电条件下变成图②表示的物质:__水――→通电
氢气+氧气;分解反应__。
b .图②表示的物质在点燃条件下变成图①表示的物质:__氢气+氧气――→点燃水;化合反应__。
(3)分析上述微观示意图,你能得出的一条结论是__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__。
22.(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__硼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或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等)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钠(或镁、铝等)__(填一种),其对应的阳离子是__Na +(或Mg 2+、Al 3+
等)__。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是__NaCl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离子__(填
“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bd__(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3.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 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__A中液体变红__,该实验说明__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你认为__第一种(或第二种)__猜测正确,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方法现象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蒸馏
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
察现象不变色
水__不能__(填“能”或“不
能”,下同)使酚酞变色
取一张滤纸,滴入酚酞试液,
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
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氨气__不能__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
液的蒸馏水中溶液变成
__红__色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水
能使酚酞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