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祖国篇(上)1.2《人口与民族》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祖国篇(上)1.2《人口与民族》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人口与民族》是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祖国篇(上)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人口增长、民族特点等基本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地理知识,对于人口和民族这些概念,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有的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有的可能已经有一定的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人口增长、民族特点等基
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的人口分布、人口增长、民族特点。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原因,民族的分布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资料。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的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
2.新课导入:讲解我国的人口增长原因,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历史背
景。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民族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特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民族的特点。
5.知识拓展:讲解一些与人口和民族相关的知识点,如人口政策、民族
政策等。
6.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人口和民族的特点。
7.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我国的人口和民族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1.分布:东多西少
2.增长:原因、历史背景
3.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4.分布: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不足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和鼓励。
九. 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知识点儿整理:
《人口与民族》这一章节涉及到的知识点有:
1.人口:人口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
生命的人类个体。
人口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态。
一般来说,人
口分布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数量的增加。
人口增长
的原因主要有出生率增加、死亡率下降、外来移民等。
4.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可以反映
出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5.民族:民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共同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特征,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
6.民族分布:民族分布是指民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态。
一般来说,民族分布受到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7.民族特点:民族特点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特征。
8.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调控的政策。
9.民族政策:民族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发展等方面,对民族问题进行管理和调控的政策。
10.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中国的人口分布具有东多西少的特点,即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11.中国的人口增长:中国的人口增长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负增长等阶段。
12.中国的民族特点:中国的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即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
13.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
14.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紧张、养老保障压力增大等问题。
15.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年轻化、劳动力充裕等因素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16.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7.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状态。
18.民族矛盾:民族矛盾是指由于民族差异、民族利益分配不均等原因,引起的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9.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文化交流、婚姻联姻等方式,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20.民族政策的作用:民族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等方面。
以上知识点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拓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了解这些知识点。
同步作业练习题:
1.以下哪个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
A. 自然环境
B. 经济发展
C. 制度
D. 教育水平
2.中国的人口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
A. 出生率增加
B. 死亡率下降
C. 外来移民
D. 以上都对
3.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民族特点?
C. 民族融合
D. 民族矛盾
4.人口老龄化会导致以下哪些问题?
A. 劳动力市场紧张
B. 养老保障压力增大
C. 人口红利消失
D. 以上都对
1.人口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
人类个体________。
答案: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中国的人口分布具有________的特点。
答案:东多西少
3.中国的民族具有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大杂居、小聚居
4.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________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现象。
5.请简述人口增长的原因。
答案: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出生率增加、死亡率下降、外来移民等。
2.请简述中国的民族特点。
答案:中国的民族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即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
1.请论述人口政策的作用。
答案:人口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等方面。
2.请论述民族政策的作用。
答案:民族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等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某地区近年来人口增长迅速,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1.请简述导致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答案:导致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可能有经济发展、政策扶持等。
2.请提出解决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的建议。
答案:解决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的建议可能有加强人口政策引导、提高教育水平等。
六、综合应用题
请结合我国的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述我国的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的人口政策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应对政策等。
2.请简述我国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团结政策等。
3.请分析我国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我国人口政策和民族政策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等。
以上同步作业练习题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题目难度和数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