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水运材料试验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砂石料试验
§ 1 碎石颗粒级配
一、环境要求
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 30℃。
二、试验用筛
、、、、、、、、、、、 90 mm,即~ 90mm。
三、粗集料筛分的试验步骤:
①先将取样部分表层铲除,从不一样部位抽取大概等量的石子15 份构成一组样品。
缩分略大于所规定的数目,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②称取规定数目的试样一份,精准1g。
将试样倒入组合的套筛上,而后进行筛分。
③将套筛置于振筛机上,10min 后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次序再逐一用手筛,筛至每
分钟经过度小于试样总量0.1% 为止。
经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直至所有筛完为止。
称
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准至1g 。
四、丈量结果,数据办理规定监理检测网
①分别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准至0.1 %。
②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精准至 1%。
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出 1%时,须从头试验。
§ 2 碎石压碎值
一、试验目的
权衡石料在荷载下抵挡压碎的能力,是权衡石料间接强度的力学性质指标。
二、主标准设施
①压力试验机,量程300kN,示值相对偏差2%。
②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③天平称量1kg感量1g
三、技术要求
指标
项目
Ⅰ类Ⅱ类Ⅲ类碎石压碎指标,<102030
卵石压碎指标,<121616
四、压碎指标值实验步骤
① 按取样方法取样,风干后筛除大于19.0mm 及小于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
②称取试样 3000g,精准至1g. 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向来径为 10mm的圆钢,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 次,两层颠实,整平试样表面,盖上压头。
③当圆模装不下 3000g 试样时,以装至距圆模上口10mm为准。
④模型置于压力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按 1KN/s 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并稳荷 5s,而后卸
荷。
倒出试样,过孔径的筛,称出留在筛上试样质量,精准至1g。
五、压碎指标值的计算
G1 G 2
100
Q e
G1
式中 :Q e—压碎指标值 ,%;
G1—试样的质量,g ;
G2—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均匀值, 精准至 1%.
六、国标( GB/T 14685-2001 )与行规( JTG E42-2005 )中压碎值试验的不一样
1、压力设施不一样。
国标的压力机量程知足300KN 即可,行规规定的压力机量程需在500KN 以上。
2、试验粒径范围不一样。
国标是9.50 —19.0mm 颗粒,行规是9.50 —13.2mm 颗粒。
3、试样数目不一样。
国标一般为3000g,或距上口10mm为准。
行规中是在规定体积的金属筒中( V= 1767cm3)标定称样质量。
4、装模方式不一样。
国标为二层装模,用Φ 10钢棒左右颠击25 次。
行规是分三层装模用Φ 10钢棒表面捣实 2 次。
5、加荷方式不一样。
国标是 200S 内加至 200KN,并稳荷 5s。
行规是 10min 内加到 400KN稳压 5s。
§ 3 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
一、环境要求
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 30℃。
二、试验目的
测定粗集猜中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可用于评论集料的形状及其在工程中的合用性。
三、规准仪法与游标卡尺法测定结果不一样之处
规准仪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最大长度与最小厚度的比率可能为 1.7 -6.1 倍,而用游标卡尺法测
得的针片状颗粒最大长度与最小厚度之比大于1: 3,后者测定要求更严格。
§ 4 碎石含泥量
一、环境要求
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 30℃
二、主要设施
烘箱能控温105+5 ℃
天平称量10kg,感量 1g。
三、含泥量试验的工作程序
1、取样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量。
2 、称取规定数目的试样,精准到1g。
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 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
样上表面 150mm,充足搅拌均匀后,浸泡2h,在水中淘洗试样,把浑水慢慢倒入 1.18mm 及75μ 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75μ m的颗粒。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直至容器内的水清亮。
4、将 75μ 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石子颗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足洗掉
小于 75 μ m 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上筛余的颗粒,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
于烘箱中于( 105 ± 5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
精准至1g 。
四、含泥量的计算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准至 0. 1%
Q a G1 G2
100 G1
式中 :Q a—含泥量 ,%;
G1—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注:严格来说,含泥量试验结果是指小于 0.075mm 颗粒的含量,不必定是泥粒,但在砼工程中一般将其
看作泥。
§ 5 碎石牢固性
一、目的与合用范围
本方法氏确立碎石或砾石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蒙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明显损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石料牢固性能(也称平定性)的方法。
二、仪具与资料
1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 ℃± 5℃。
2 、天平:称量5kg ,感量不大于1g 。
3、牢固性试验所需的各粒级试样质量
4、容器、三脚网篮
公称粒级
( mm)~ 4.75 ~9.5 ~ 1919~37.5 ~ 6365~75试样质量
5005001000150030005000( g)
三、试样制备
将试样规定分级,洗净,放入105 ℃± 5 ℃的烘箱内烘干4h,拿出并冷却。
四、试验步骤
1、将所称取的不一样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
小于试样整体积的 5 倍,温度应保持在 20℃~ 25℃的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起落
25 次清除试样中的气泡,而后静置于容器中
2、浸泡20h 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105 ℃± 5℃的烘箱中烘烤4h ,达成了第一个试
验循环。
试样冷却至20℃~ 25℃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
从第二次循环起,浸泡及烘烤时
间均可为4h 。
3、达成五次循环后,将试样置于25℃~ 30 ℃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放入105 ℃± 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用试样粒级下限筛孔过筛称量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m i′。
4、对粒径大于19mm 的试样部分,应在试验前后分别记录其颗粒数目,并作外观检查,描
述颗粒的裂痕、剥落、掉边荷掉角等状况及其所占的颗粒数目,以作为增补依照。
五、计算
1、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Q i= [( m i - m i′)/ m i]*100
Q i-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m i-各粒级试样试验前的烘干质量(g);
m i′-经硫酸钠溶液法试验后各粒级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
2、试样总质量损失百分率计算,精准至1%
Q=∑ m i Q i/ ∑ m i
Q-试样总质量损失百分率(%);
m i-试样中各粒级的分计质量,g;
Q i-各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 6 碎石表观密度
一、碎石表观密度的方法
液体比重天平法(标准方法)、广口瓶法(快速测定)
二、表观密度试验的步骤
1、按取样方法取样,缩分至规定的数目,风干后筛除小于 4.75mm 的颗粒,而后洗漱干净。
2、取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液面起码高出试样表面50mm。
浸水24h 后,用上下起落吊篮的方法清除气泡。
3、测定水温后,正确称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1,精准至 5g。
4、将试样倒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 ± 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质
量 G0,精准至 5g 。
5 、称出吊篮在相同温度时水中的质量G2,精准至 5g。
试验时各项称量能够在15℃-25℃范围内进行,但从试验加水静止的两小时起至结束,其温度变化不该超出2℃。
三、数据结果办理
1、0
G0
G0G2G1
式中:ρ0—表观密度,kg/ m3
3
ρ—水的密度, 1000 kg/ m
水
G0—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样、水及吊篮的总质量,
G —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 g
2
水g
2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的算术均匀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 3,须从头试验。
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结果之差超出20kg/m 3,可取四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均匀值。
§ 7 砂的筛分
一、技术要求
1、砂的实质颗粒级配与规范中要求的数字对比, 除 4.75mm 和 0.6mm 筛档外 , 能够略有高出,但高出总量应小于5%。
2、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
粗: 3.7 ~
中: 3.0 ~
细: 2.2 ~
二、细集料筛分试验步骤
1 、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 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
除大于的颗粒,分为大概相等的两份备用。
2 、称取试样500g,精准至1g。
进行筛分。
3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 ,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逐一筛,筛至每分钟经过度小于
试样总量 0.1%为止。
直至各号筛所有筛完为止。
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准至1g。
三、筛分试验的计算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准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精准至0.1%。
3、筛份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节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出1%时,须从头试验。
4、砂的细度模数
( A2A3 A4A5 A6 ) 5A1
M x100A
1
A1 A2、 A3A4 A5—分别是、 2.36mm 、 1.18mm 、 0.60mm 、、 0.075mm 筛上的
累计筛余百分率。
5、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均匀值,精准至 1%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
均匀值,精准至0.1 ;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出0.20 时,须从头试验。
§ 8 砂的含泥量
一、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步骤
1、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 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
大概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 500g,精准至 0.1g 。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足搅拌均匀后,浸泡2h,而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洗屑、淤泥和黏土与砂粒分别,把浑水
慢慢倒入及 75μ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75μ m的颗粒。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亮为止。
4、用水淋洗节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μ m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足洗掉小于75μ m 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冲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 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准至0.1g 。
二、含泥量的计算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
Q a G
G
1100
G0
式中: Qa—含泥量, %
G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均匀值作为测定值。
§ 9 集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一、集料碱活性的试验方法
岩相法、沙浆长度法、克制集料碱活性效能试验。
岩相法的长处:能确知被查验的集料属于什么岩石,此中含有什么矿物,哪些矿物是活性的,
判断集料有无活性的最基本方法。
沙浆长度法是将集料破裂成必定粒径,按必定比率与水泥制成沙浆长条,按期测长,当膨胀率半年不超出0.1%或 3 个月不超出0.05%,即可评为非活性集料。
它的长处是直观、指标比较明确,
比较靠近混凝土实质,弊端是需时胶长。
克制集料碱活性效能试验是高活性的硬质玻璃砂和高碱硅酸盐水泥制成的试件为标准评定或
精选水泥品种、混淆材及外加剂的克制效能。
检定沙浆膨胀率14d 不超出 0.02%,56d 不超出 0.06%即可以为符合安全要求。
第二部分集料试验(沥青混淆料行规)
§ 1 粗集料及集料混淆料的分
一、目的与合用范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纳干分法分,青混淆料及基用粗集料必用水洗法。
二、水洗法步
1、取一份,将置( 105± 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的量( m3),正确至 0.1%。
恒重系指相两次称量隔大于 3h( 往常不 6h) 的状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所要求的称量精
细度。
2、将置于一容器中,加入足数目的水,将集料所有吞没。
3、用棒充足集料,使集料表面洗干,使粉浮在水中。
4、依据集料粒径大小成一套,其底部 0.075mm 准,上部 2.36mm 或。
将容器中混有粉的浮液倒出,套流入另一容器中。
5、将套每个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所有回收在一个搪瓷中。
6、将回收的干燥集料按干方法分出0.075mm 以上各的余量,此0.075mm 下部分 0,假如尚能出,将其并入水洗获得的0.075mm 的下部分(明水洗不干)。
三、水法分的果算
1、算粗集猜中0.075mm 下部分量m0.075 和含量 P0.075,精准至 0.1%。
当两次果 P0.075 的差超1%,从头行。
m.075 =m3-m4
P=m/m=( ( m-m ) /m
3)*100
334
P —粗集猜中小于的含量(通率)( %);
m -粗集猜中水洗获得的小于部分的量( g);
m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量(g);
m-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量(g);
4
2、算各分余量及底存量的和与分前的干燥量m3 之差,作分的耗,若耗率大于0.3%,从头行。
M5= m3-(∑m i+m)
M5- 因为分造成的耗(g);
m3-用于水分的干燥集料量(g);
m i-各号上的分余(g);
i- 挨次、⋯⋯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m - 水洗后获得的以下部分量( g),
即( m3-m4)。
3、算其余各的分余百分率、累余百分率、量通百分率,当干分有耗,从量中扣除耗
部分。
四、青混淆料用集料何要用水洗法
青混淆料来,集料表面沾附的粉手下来,配合比不算去,配合比果有必定的影响,直接
影响增添粉的数目,粉用水洗法不,其余粗集料、集料也
必由水洗法拟订小于 0.075mm 的含量。
此外,在施工用溶提取法定油石比及料配,粒上的粉料
都溶冲刷,入粉中,假如资料分不入沾附的粉料含量,两次分就不一致,必定造成差。
§ 2 粗集料密度与吸水率(网法)
一、目的与使用范围
合用于测定各样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表干
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二、主要设施
1、天平或浸水天平,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
2、吊篮
3、溢流水槽
4、烘箱
5、标准筛
三、试验准备
将试样用标准筛过筛除掉此中的细集料,对较粗的可用 4.75mm 筛过筛,对-
集料,或许在 4.75mm 以下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 2.36mm 标准筛过筛。
四、试验步骤
1、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干净的水,水面起码应高出试样20mm,轻轻搅动
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整溢出。
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
3、调理水温在15℃- 25℃范围内。
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保持不变。
称取集料的
水中质量(m w)。
4、将粗集料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毛巾吸走从集猜中漏出的自由水至饱和面干状态,
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m f)。
5、将集料放入( 105± 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的烘干质量
应平行试验两次,取均匀值作为试验结果。
五、计算
1、表观相对密度γa、表干相对密度γs、毛体积相对密度γb
a a a w
γ = m /( m- m )
γ s = m f/( m f- m w)
γ b= m a/(m
f
w - m)
γ 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γ s -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无量纲;
γ b-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m a-集料的烘干质量( g);
m f-集料的表干质量( g);
m w-集料的水中质量(g);
2 、集料的吸水率
Ψ x =(( m
f
a a
- m)/m) * 100
3、不一样水温条件下丈量的粗集料表观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不一样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ρ T 温度修正系数а T 按附录B采纳。
( m a)。
及水的
4 、重复试验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得超出0.02 ,对吸水率不得超出0.2%。
§ 3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一、目的与合用范围
测定针片状颗粒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方向的尺寸之比
大于 3 倍的颗粒。
测定的粗集猜中片状颗粒的含量,可用于评论集料的形状和抗压碎能力,以评定
石料生产厂的生产水平及该资料在工程中的合用性。
二、试验要平行测定两次,计算两次结果的均匀值。
如两次结果之差小于均匀值的 20%,取均匀值为试验值;如大于或等于 20%,应追加测定一次,取三次结果的均匀值为测定值。
§ 4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一、目的与合用范围
集料压碎值用于权衡石料在渐渐增添的荷载下抵挡压碎的能力,是权衡石料力学性质的指
标,以评定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合用性。
二、试验准备
采纳风干石料用和标准筛过筛,取~的试样 3 组各 3000g,供
试验用。
每次试验的石料数目应用规定尺寸的金属筒标定石料的数目。
三、试验步骤
1、将试筒安置在底板上。
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三次均匀装入试模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
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均匀捣实25 次,整平表面。
2 、将装有试样的试模放到压力机上,加压头放入试筒内的石料面上,注意使压头摆平。
3、开动压力机均匀的施加荷载在10min 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400kn ,稳压 5s,而后卸荷。
将试模从压力机上取下,拿出试样。
1min内无显然的筛出物为止。
称取通
4 、用 2.36mm 标准筛筛分经压碎的所有试样,需筛到在
过筛孔的所有细料质量(m1),正确至 1g
四、计算
石料压碎值计算精准至0.1%
Q′a=(m 1/ m0 )*100
Q′a—石料压碎值(%);
m0―试验前试样质量(g);
m1-试验后经过 2.36mm 筛孔的细料质量(g)。
以 3 个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均匀值作为压碎值的测定值。
五、为什么试验石料粒径范围使9.5mm ~
我国沥青路面表面层从前以公称最大粒径16mm 的居多,所以试验用的粗集料以取~
16mm 的单调粒径集料;最近几年来,渐渐改为13.2mm ,所以采纳~ 13.2mm 单调粒径集料是合
理的。
§ 5 克制集料碱活性效能试验
一、目的与合用范围
评定矿物混淆材对高碱硅酸盐水泥与高活性集料(硬质玻璃)反响惹起过度膨胀的克制能效。
以
高活性的硬质玻璃砂与高碱硅酸盐水泥制成的沙浆标准试件,与掺有克制资料的沙浆对照试件进行同一
龄期膨胀率的比较,权衡资料的克制效能。
当有的活性集料危害不可以及时作出定论时,也可
用这类方法检定水泥沙浆试件的膨胀率,鉴别集料能否符合安全的要求,用以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混淆
材及外加剂。
二、标准试件合对照试件
标准试件。
资料克制效能试验用高碱硅酸盐水泥,含碱量约为 1.0%。
膨胀率鉴别试验用低碱硅
酸盐水泥,含碱量小于0.6%
对照试件。
与标准试件用的高碱水泥相同。
混淆材的掺量按绝对体积计为25%,其余 75%为高碱水泥
三、膨胀率的鉴别试验
对照试件 14d 和 56d 龄期的膨胀率不超出同条件下低碱硅酸盐水泥标准试件的膨胀率;或许 14d
龄期膨胀率不超出 0.02%,56d 龄期膨胀率不超出 0.05%,则以为所试验的水泥不会产生有害的碱集料膨胀。
§6 细集料筛分试验
一、合用范围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纳干筛法,假如需要也能够采纳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淆料及基层用细
集料一定用水洗法筛分。
二、试验步骤(与第一部分§7 相同,略)
§ 7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
一、目的与合用范围
本方法合用于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样细集猜中所含的粘性土或杂质的含量,以评定集料的干净程度。
用SE表示。
合用公称粒径不超出的集料。
二、试样准备
1、将样品经过孔径筛,去掉筛上的粗颗粒部分,试样数目许多于1000g 如试样过分干燥,可在筛分从前加少量水分湿润
2、测定试样含水率,依据测定的含水率称取相当于120g 干燥试样的样品湿重,正确至0.1g 。
三、试验步骤
1、用水洗管将冲刷液加入试筒,直到最下面的100mm刻度处
2、把相当于120g± 1g 干料重的湿样用漏斗认真地倒入直立的试筒重。
3、用手掌频频敲打试筒下部,以除掉气泡,并使试样赶快湿润,而后搁置10min 。
4、在试样静止 10min ± 1min 后,在试筒上塞上橡胶塞,堵住试筒,将试筒水平固定在振荡机
上。
5、开动机械振荡器,在 30s ± 1s 的时间内振荡 90 次,而后将试筒取下竖直放回试验台上,拧下橡
胶塞。
(规范规定是竖直放回,实质上略倾斜的成效较好)
6、将冲刷管插入试筒中,用冲刷液冲刷附在试筒壁上的集料,而后快速将冲刷管插到试筒
底部,不停转动冲刷管,使附着在集料表面的土粒杂质浮游上来。
7、迟缓匀速向上拔出冲刷管,保持液面位于380mm 刻度线时,切断冲刷管的液流,开动秒
表在没有扰动的状况下静置20min ± 15s
8、用尺量测从试筒底部到絮状凝固物上液面的高度(h1)将配重活塞渐渐插入试筒里,直
至遇到积淀物时,马上拧紧套筒上的固定螺丝。
量取套筒顶面至活塞底面的高度h 2,正确至 1mm同时记录试筒内的温度,正确至1℃。
进行 2 个试样的平行试验。
四、试样的砂当量值计算
SE=( h 2/ h 1) *100
SE -试样的砂当量(%) ;
h 2 -试筒顶用活塞测定的集料积淀物的高度(mm);
h 1 -试筒中絮凝物和积淀物的总高度(mm)。
取两个试样的均匀值,并以活塞测得砂当量为准。
§ 8 矿粉亲水系数试验
一、目的与合用范围
矿粉的亲水系数,矿粉试样在水(极性介质)中膨胀的体积与同一试样在煤油(非极性介质)
中膨胀的体积之比,用于评论矿粉与沥青联合料的黏附性能二、仪具与资料
1、量筒: 50ml 两个,刻度至0.5ml 。
2、研钵及研杵。
3、天平,感量不大于0.01g 。
4、煤油:在温度270℃分馏获得的煤油,并经杂黏土过滤而获得者
三、试验步骤
1、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粉5g( 正确至0.01g ),将其放在研钵中,加入15ml~ 30ml 蒸馏水,用橡皮研杵认真磨5min,而后用洗瓶把研钵中的悬浮液洗入量筒中,使量筒中的液面恰为50ml。
用玻璃棒搅合悬浮液。
2、同上法将另一份相同重量的矿粉,用煤油认真研磨后将悬浮液冲刷移入另一量筒中,液面亦为
50ml。
3、将上两量筒静置,使量筒内液体中的颗粒积淀。
每日两次记录积淀物的体积,直至体积不变为止。
四、计算
亲水系数计算
η= V B/V H
η -亲水系数,无量纲;
V B-水中积淀物体积(ml);
V H-煤油中积淀物体积(ml)。
平行测定两次,以两次测定的均匀值作为试验结果。
五、矿粉亲水系数的含义
亲水系数大于 1 的矿粉,表示对水的亲和力大于对沥青的亲和力,亲水系数小于 1 的矿粉,则表示对沥青油大于水的亲和力。
施工中实质使用的矿粉亲水系数应小于1。
§ 9 细集料的亚甲蓝试验
一、亚甲蓝试验与砂当量试验各自合用范围
一般而言,对较粗的细集料,适合于采纳砂当量试验,在试验时它采纳的是小于 4.75mm 以下部分。
而亚甲蓝试验更适合于较细的细集料试验,甚至于小于0.15mm 的粉料试验,不适合于有大
于以上的集料。
二、亚甲蓝试验原理
亚甲蓝试验是确立细集料、细粉、矿粉中能否存在膨胀性黏土矿物并确立其含量的整体指标。
试验原理是向集料与水搅拌制成的悬浊液中不停加入亚甲蓝溶液,每加入必定量的亚甲蓝溶液后,
亚甲蓝为细集猜中的矿粉所吸附,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悬浊液滴在滤纸上察看能否有游离的亚甲蓝放
射出浅蓝色色晕,判断集料对染料溶液的吸附状况。
经过色晕试验,确立增添亚甲蓝染料的终点,
直到该集料停止表面吸附。
亚甲蓝试验时,因为膨胀性黏土矿物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很简单吸附亚甲蓝染料,亚甲蓝值
与黏土含量乘以黏土比表面的乘积成正比。
第三部分水泥和粉煤灰
§ 1 标准稠度
一、试验目的
是测定凝固时间和平定性等试验结果拥有可比性的基础
二、试验环境
实验室温度应保持在 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器具的温度与
实验室一致。
三、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马大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
振动数次,刮去剩余的净浆;抹平后快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此中心定在试杆下,
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 后,忽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
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开释试杆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马上擦净;整
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达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 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 2 凝固时间
一、各样水泥凝固时间的规定
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 6.5h 。
一般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
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 45min ,终凝不得迟于 10h。
二、凝固
时间试验的步骤
1、先调整凝固时间测定仪的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瞄准零点。
2、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试验方法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马上放入湿气
保养箱中。
记录水泥所有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固时间的开端时间。
3 、试件在湿气保养箱中(温度为20± 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保养至加水后30min 时进行初凝的第一次测定。
测准时,从湿气保养箱中拿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 1s~2s 后,忽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试针停止下沉或开释试针30s 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 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4 、在达成初凝时间测定后,马大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保养箱中连续保养,邻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可以在试体上留下印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
态。
5、邻近初凝时,每隔5min 测定一次,邻近终凝时每隔15min 测定一次,抵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
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抵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 3 细度(水泥和粉煤灰)
一、仪器设施要求
1、试验筛每使用100 次后需从头标定
2、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Pa~ 6000Pa。
二、操作步骤
1 、试验时, 80μ 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 , 45μ 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10g
2 、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理负压至
4000Pa~6000pa 范围内。
3、称取试样精准至0.01g ,置于干净的负压筛中,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开动筛析
仪连续筛析 2min。
若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
用天平称量所有筛余物。
三、细度查验方法
负压筛法(基准法)、水筛法、手工筛析法。
四、结果计算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