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清统治的衰落)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基础(清统治的衰落)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3. 史料分析题 6. 论述题
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太平军在西征中曾经三次攻克的军事重镇是( )。
A.南京
B.武昌
C.安庆
D.汉口
正确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西征。
在太平天国西征期间,胡以晃、赖汉英曾两次攻克武昌。
后来石达开、罗大纲在支援西征的过程中,又一次攻克武昌。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2.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的人物是( )。
A.杨秀清
B.李秀成
C.陈玉成
D.洪仁玕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政治。
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前期的核心人物。
天京变乱之后,形成了以洪秀全、洪仁玕、李秀成和陈玉成为核心的领导。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3.主张对义和团实行安抚策略的是( )。
A.荣禄
B.袁世凯
C.毓贤
D.刚毅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
义和团在山东地区爆发,毓贤和袁世凯先后任山东巡抚,严厉镇压义和团运动。
清朝中央官吏中,吏部尚书刚毅主张安抚,军机大臣荣禄主张镇压。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高潮,也遇到了前所有未有的状况,即( )。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B.运用宗教发动群众
C.领导阶层的腐化以及分裂
D.封建势力联合绞杀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遇到的新情况就是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5.义和团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失败与德国入侵山东
B.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加重
C.山东地区长期以来义和拳的秘密结社非常严密
D.天灾人祸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甲午战败与德国入侵。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6.太平天国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方案的重要人物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李秀成
D.石达开
正确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后期政治。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制定的《资政新篇》成为新的执政纲领,这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纲领,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实行。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7.洪秀全以宗教手段组织起义,主要利用的是( )。
A.基督教
B.拜上帝会
C.天主教
D.道教
正确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以基督教的名义发动起义,创立拜上帝会。
1843年,洪秀全从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中吸取一些基督教教义,在广东花县创立拜上帝会。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石达开出走
B.天京变乱
C.李秀成投降
D.洪秀全之死
正确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盛衰。
1856年,东王杨秀清乘机进一步扩大个人权势,借“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速回天京。
9月1日深夜,韦昌辉包围东王府,杀死杨秀清,控制了天京,独揽军政大权。
11月初,洪秀全下令处死韦昌辉,迎石达开回京辅政,长达两月的天京变乱才终于平息。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9.在太平天国时期,对晚清兵制以及政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湘军的创建
B.淮军的创建
C.新军的创建
D.北洋水师的创建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0.下列不属于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 )。
A.“助清灭洋”
B.“兴清灭洋”
C.“扶清灭洋”
D.“灭清灭洋”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义和团的口号与纲领。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山东冠县的义和团就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
后来,“扶清灭洋”这个口号逐渐为各地义和团所普遍采用,成为义和团的行动纲领。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1.之所以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发展的高峰,核心的因素是( )。
A.规模最大
B.时间最长
C.纲领比较完整
D.建立政权
正确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纲领。
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
峰。
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明确而系统的纲领,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
而《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也是太平天国起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2.下列不属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的创作是( )。
A.《劝世良言》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拜上帝会的经典。
洪秀全在《劝世良言》中吸取了基督教教义,先后创作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3.晚清地方势力崛起中,下列属于淮系势力的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沈葆桢
D.丁日昌
正确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清末地方势力的崛起。
其中淮系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李鸿章、郭嵩焘、丁日昌、刘铭传等。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4.安庆保卫战中,清军的重要将领是( )。
A.曾国藩
B.胡林翼
C.李鸿童
D.陈玉成
正确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安庆保卫战。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5.永安建制
正确答案:永安建制指1851年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建立的各项制度。
主要内容为:确定基本官制,分封诸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各王均受东王杨秀清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严禁私藏金银财物;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
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初具规模。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政权建设。
答案中应当指出永安建制的时间、性质、内容以及重要意义。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6.圣库制度
正确答案: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期,宣布“凡物皆天赐来,不须钱买”,下令没收商贾的私人资本货物,废除了商业贸易,在天京水西门灯笼巷设立“天朝圣库”,总管天朝公共财物。
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
凡私藏金一两、银五两者,一经查出,金银没官,人即治罪。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的制度,圣库即公库、国库,太平天国认为一切财物为上帝所赐,初时又规定唯上帝才得称圣,故称公库为圣库。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7.《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提出的政治纲领。
主要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主张兴办近代化的工矿、交通事业;在改良社会方面,主张发展近代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主张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在外交方面,主张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和平等往来,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和文化,同时还提出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但是这些先进的主张并未与太平天国起义的要求发生共鸣。
《资政新篇》提出后并未实施。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纲领。
答案中应当指出《资政新篇》的提出、主要内容以及重要特征等。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8.厘金制度
正确答案:厘金是清代至民国初年征收的特殊商业税。
1853年,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此税,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
1931年,由南京国民政府废除。
厘金分为两种:一是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一是对坐商征收交易税,称板厘;税率均为1%。
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此题考查清政府在太平天国时期的重要经济政策。
答案中应当指出厘金制度的性质、兴起、主要内容以及重要影响。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19.总理衙门
正确答案: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1861年1月,咸丰皇帝批准恭亲王奕诉等的建议,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或译署),总理衙门主管外交及通商、关税等事务,后来连筑铁路、开矿、制造枪炮军火等事务也归它管理,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全部洋务大权。
首任总理衙门大臣,除奕
诉外,还有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样。
但总理衙门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
总理衙门存在了整整40年,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仍位列六部之首。
解析:此题考查晚清制度建设。
答案中应当指出总理衙门的性质、成立时间、具体权限以及重要意义。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20.辛酉政变
正确答案: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北京政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皇帝逃到热河行宫,1861年8月病死,6岁的儿子载淳继位,同时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
载淳继位后,改年号为“祺祥”。
生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皇太后,加徽号“慈禧”。
慈禧与慈安太后密谋铲除肃顺等赞襄政务王大臣,并与恭亲王奕诉相勾结发动政变,解除了载垣、端华、肃顺等人的权力。
返京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授恭亲王奕诉为议政王,随后,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杀了载垣、端华、肃顺,其余五大臣革职治罪,将载垣等人拟定的皇帝年号“祺祥”改为“同治”。
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慈禧掌权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此题考查清代政治事件。
答案中应当指出辛酉政变的性质、过程、结果以及其对清后期和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影响。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21.蒲安臣使团
正确答案:蒲安臣使团是1868—1870年,清政府正式派遣的第一个出使欧美的使团。
1868年,清政府派遣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以“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头衔,率领使团前往美国和欧洲各国办理交涉。
7月,蒲安臣擅自越权与美国国务卿西化德在华盛顿签订《中美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两国人民均可人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可在对方设立学堂。
两国侨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视。
1869年11月23日,双方在北京交换了批准书。
解析:此题考查清朝外交。
答案中应当指出蒲安臣使团的性质、出使时间、主要活动等。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22.《东南互保章程》
正确答案:《东南互保章程》是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达成的协定。
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
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
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解析:此题考查清末地方势力的兴起。
答案中应当指出《东南互保章程》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重要影响。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
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
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
功勋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海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
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逾十五岁以下一半。
如十六岁以尚分尚尚田一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尚尚田五分:又如十六岁以尚分下下田三亩,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分下下田一亩五分。
问题:
23.判断此文件的名称。
正确答案:《天朝田亩制度》。
涉及知识点:清统治的衰落
24.简述此文件的内容以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的纲领性文件。
①主要内容: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平分土地为核心,宣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把土地分为九等,无论男女,十六岁以上都可以分得一份土地,力图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平均土地方案,反映了当时贫困民众对土地的强烈渴求以及建立一个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愿望;《天朝田亩制度》将贫苦民众的愿望具体化和纲领化,这也标志着农民战争新的高峰。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又是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物,具有严重的落后性和空想性;试图消灭私有制、平均社会财富的社会要求又与中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趋势相背离;绝对的平均主义也必然会挫伤民众的劳动积极性,阻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政治纲领。
从文献中可以得出其为《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然后对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分别予以论述。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论述题
25.试述太平天国起义原因。
正确答案: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中国社会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众遭受着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压迫,社会危机不断加深,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对立。
(2)地区原因。
鸦片战争爆发后,东南地区受到直接冲击,战争结束后,部分兵勇进入广西地区。
同时广西地区又是多民族的聚集区,各种矛盾复杂交叉,土、客族之间经常发生械斗,社会动荡不安。
(3)自然原因。
金田起义前夕,长江流域遭遇严重天灾,两广地区尤其严重。
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抗活动不断。
(4)宗教原因。
失意秀才洪秀全以基督教的名义发动起义,创立拜上帝会。
1843年,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吸取一些基督教教义,与冯云山、洪仁歼在广东花县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在花县创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进一步完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主要教义:上帝是唯一真神,人人应该敬拜;不拜邪神,不行恶事。
主张天下男女尽是兄弟姊妹,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5)组织原因。
洪秀全建立金田团营,进行准备工作。
1850年6月,洪秀全准备起义,发布总动员令,通告拜上帝会会众在当年秋天赴桂平金田村集中团营。
入营时实行男女分营,各按军事编制组织,所携财务均交“圣库”,全体衣食由圣库供给,同食同穿,一律平均,如有不遵者,依例逐出。
解析:此题考查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
答案应从根本原因、地区原因、自然原因、宗教原因和组织原因等方面全面分析。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
26.论述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1)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①阶级因素。
义和团的指导思想、组织形式以及斗争方式等都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延续,在民族资产阶级尚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仅仅依靠农民阶级是难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的。
②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大大超过了义和团的力量。
③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充分的认识,尤其是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没有深刻的认识,最终被清政府出卖、绞杀。
(2)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①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以八国联军为代表的外国侵略势力,迫使帝国主义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强大的力量以及敢于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②义和团运动打乱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在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推动了清末的社会改革;③义和团运动促使旧的农民战争向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转变,清政府充当了帝国主义镇压的帮凶,让中国人民充分认识到清政府的可耻面目,震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此题考查义和团运动。
答案中应指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以及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意义。
知识模块:清统治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