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临床医学
(完整版)口腔科学--口腔医学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使用」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按照按"三基"的要求, 围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第六版《口腔科学》为依据,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的. 本次大纲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章节的内容较以往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
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为24,见习学时数为12。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在实践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口腔医学的发展动态。
在口腔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密作风、严密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听课、见习和实习完成教材大纲内容。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及其外表形态。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四、熟悉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了解它们的协调关系。
五、了解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上下颌牙齿的神经分布。
七、颌面部的部分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三、重点讲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四、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牙齿的标识与书写。
五、介绍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重点讲解上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分布。
七、学习口腔局部麻醉时,参考三叉神经及其分支;讲口腔颌面部感染时,参考咀嚼肌及其附着,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静脉与颅内的通道;学习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参考颌骨与咀嚼肌,讲涎腺常见疾病时,参考诞腺解剖;讲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时,参考颞下颌关节解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考研专业解读:口腔临床医学

考研专业解读:口腔临床医学一、专业介绍口腔临床医学专业是口腔医学的二级学科之一,此学科研究牙齿和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1、研究方向01错牙合畸型的矫治及机理研究02口腔固定修复03口腔修复工艺学04口腔活动修复05口腔种植学06口腔材料学07牙体牙髓病学08儿童口腔医学09老年口腔医学10口腔预防医学11牙周病学12口腔粘膜病学13口腔颌面畸形与缺损的整复14正颌外科与颞颌关节外科15头颈部肿瘤的防治16口腔颌面部创伤及整形17影像诊断(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四川大学为例)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与预防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3、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704口腔医学综合(注:以上以四川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也有所不同)二、推荐院校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全国较强的招生单位有: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三、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近年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倾向,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的趋势,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从理论上是有前途的,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喜忧参半。
(1)地区差异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我国牙病患者大部分在农村,而农村几乎无口腔治疗仪,绝大多数口腔专业毕业生又都想留在条件好的大城市,所以造成口腔系学生就业难的假饱和现象,口腔科医生的职业寿命又相对较长,这些种种因素都加剧了口腔学生分配难的局面。
(2)口腔专业人才整体短缺,我国口腔医生的数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总的说来,我国牙病患者比例高,数量大,看牙病的人越来越多,而口腔医生严重不足,在我国,口腔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是1∶40000,而国际公认的合适的比例应为1∶2000,因此口腔医学在我国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选择口腔作为未来的职业是合乎时代发展潮流的,口腔医生的明天是非常光明的。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体会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体会作者:王荣蓝燕孙正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阐述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状况及面临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临床思维能力。
提高临床见习质量等几个方面,对口腔科学临床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口腔科学;教学改革;临床医学专业【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0-31-021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状况及面临的问题:1.1学时少,内容多:我院自2006年以来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定向学生临床的教学工作。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其中理论课为18学时,见习课9学时。
涉及的内容有绪论(1学时)口腔颌面解剖学(2学时),牙周病学(3学时),牙体牙髓病学(3学时),口腔颌面外科学(9学时)等学科内容。
学时紧张,教学任务重等问题。
1.2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授课处于蜻蜓点水的状态:对于临床系学生来讲,口腔科学属于考查课范畴,学生考虑到就业方向等具体问题时,对于口腔科学的学习很难有较高的积极性。
况且颌面部外伤,粘膜病学,口腔解剖等由于内容较为枯燥,术语较多。
由于学时很紧,口腔科学知识面较广,作为口腔科学专业学生需要经过5年培养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在18学时传授四门相关学科,难于系统讲解[1]。
1.3临床见习质量难以保证:由于理论课学时少,通常授课教师会在见习课时补充一些理论课的内容,从而影响了见习课的学习质量。
2针对目前的口腔科学教学状况我们进行了一些教改方案2.1重点突出,注重结合临床病例讲解:在口腔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病例重点讲解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如在口腔科学中最难解决的三个问题是食物嵌塞,牙本质敏感症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
在深龋及可复性牙髓炎的授课过程,要结合病例区别疼痛性质,进行鉴别诊断教学。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口腔医学是研究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及颌面软、硬组织的疾病, 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临床学生了解口腔科学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
本课程的教学的基本要求有: ①熟悉口腔及颌面部解剖生理, 为学习口腔科学奠定基础知识②熟悉口腔科的门诊病历书写及一般的检查方法。
③掌握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一般牙的拔除技术。
④熟悉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疾病及口腔粘膜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⑤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 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初步诊断和急症处理原则。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用, 精神医学方向、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可参考使用。
先修课程要求: 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
本课程计划30学时, 1.5学分, 其中理论26学时, 见习4学时。
安排在第四学年讲授。
选用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科学》第7版, 张志愿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使用图片和见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考核方法: 考查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学习目的(一)了解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二)熟悉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的结构。
(三)熟悉乳牙及恒牙, 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
(四)熟悉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为学习口腔常见疾病提供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一)口腔颌面部区域划分以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二)口腔颌面部的生理解剖特点。
(三)乳牙及恒牙的数目, 名称, 各类牙齿的书写符号及方法。
(四)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五)牙体, 牙周组织的结构, 咬合与病变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重点、难点(一)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哪个好?

曾经在报考专业流传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现在的人们头疼发热谁不去医院啊,所以医学专业一直是热门专医学业,医学院校也一直是热门院校,有人问:口腔医学和临床哪个专业更好点?其实这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很高、工资待遇非常好,论自由发展,口腔医学专业的操作性更大,我们来看看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哪些区别吧。
口腔医学相对临床医学的好处是不用值夜班,相对的医疗纠纷较少,轻松,而且它各个二级专业没有很差的,都比较不错,很均衡。
临床医学的好处就是就业面广,可选择的多,相对就业压力少。
但是,临床医学的专业好坏差异很大,最好的无疑是心内心外,如果把你分到急诊,或肿瘤,对心理生理就都是一个考验了。
而且女生的话建议你选口腔,因为临床医学的所有外科基本都有砍掉了,没有希望,只有偶尔的妇科,眼科,内分泌外科有女医生,且竞争相当激烈。
同一学校,临床医学的招生大约是口腔医学的10倍左右,临床医学培养的方向也比较多,所以就业方面也很难说……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口腔医学: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临床医学:主要是根据基础医学的基础,对病患的问题(有关身体或心理的疑问、不适或疾病)加以诊断、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本专业学生学习内容极为广泛,分类也有多种方法。
以内涵而言,涵盖了临床诊断学、临床治疗学等。
以所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的不同,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小儿科学、精神医学、神经科学、泌尿科学、皮肤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复健科学、麻醉科学、骨科学、放射科学、急诊科学等等,但以上的分类并不是统一的分类,可因各地或各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统招全日制口腔医学专科院校招生,免试入学医学预科班,是高考落榜生、初中生、社会在职人员考执业医师很好的选择,不限户籍、不限户籍、不限专业、不限学历,更多报考和医学资讯添加下方微信或直接拨打下方班主任陈老师电话。
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专业评价标准

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专业评价标准一、专业设置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设置54个专业;其中内科类19个专业,外科类15个专业,妇产科类6个专业,儿科类3个专业,全科医学类(临床类别)1个专业,眼、耳鼻咽喉类2个专业,口腔类5个专业,急诊类3个专业。
具体如下:(一)内科类: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血液病、传染病、结核病、风湿与临床免疫、精神病、心理治疗、老年医学、重症医学、皮肤病与性病(临床类别)、职业病(临床类别)、肿瘤内科、康复医学。
(二)外科类: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肛肠外科、骨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肿瘤外科、麻醉、疼痛、运动医学。
(三)妇产科类:妇科、产科、妇产科、计划生育、生殖医学、妇女保健(临床类别)。
(四)儿科类: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儿童保健(临床类别)。
(五)全科医学类(临床类别):全科医学。
(六)眼、耳鼻咽喉类:眼科、耳鼻咽喉科。
(七)口腔类:口腔医学、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
(八)急诊类:急诊内科、急诊外科、院前急救。
专业根据卫生健康行业发展和需要适时调整。
二、申报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一)临床工作量要求受聘担任中级职务期间,完成规定的工作量要求,详见附表1。
(二)专业素养及能力要求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
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将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个人提供与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选取5份申报人主治或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进行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等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相关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科学准确评价申报人执业能力和水平。
口腔医学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口腔医学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口腔和颌面部结构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
在临床医学中,口腔医学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介绍口腔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一、口腔疾病的防治儿童期常见的龋齿和牙周病能够引发全身多种疾病,如心肌炎和肺炎等。
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口腔疾病的防治必须得到重视。
除了定期洁牙外,口腔医学还有出现了一种新的预防龋齿的方法——窝沟封闭。
原理是在牙齿的窝沟处涂上一种薄膜,使食物和细菌无法进入,从而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
同时,针对成人口腔疾病,口腔医学能够进行种植牙、牙齿矫正和牙齿美容等治疗方案,使患者拥有美观而健康的牙齿。
二、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牙周病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的炎症反应,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难以控制。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讲,控制口腔疾病显得极为重要。
同时,口腔癌、琵琶骨肿瘤等也会影响全身健康。
因此,口腔医学在防治口腔疾病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全身的健康状况。
三、口腔医学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口腔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还涉及到手术治疗。
颌面部手术包括突颧手术、上颌颞神经节切除术、颞颌关节主动脉松解术和鼻窦手术等。
这些手术可能会影响颌部及其周围结构,导致口腔状态的改变。
口腔医学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手术前,口腔医学可以通过口腔检查对患者的口腔状况进行评估,为手术做好准备。
手术中,口腔医生可以协助外科医生进行手术,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
手术后,口腔医学则可以对患者进行术后管理,促进术后恢复。
四、口腔医学在麻醉和镇痛中的应用在临床麻醉和镇痛过程中,口腔医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口腔医学可以通过充分评估患者的口腔状态,选择适当的麻醉和镇痛方法,以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
同时,在麻醉和镇痛过程中,口腔医生可以监测患者的口腔状态,预防和治疗口腔并发症。
总之,口腔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日益重要。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口腔科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定稿)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口腔科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制的精细化,口腔科学已独立成为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学生、课程和教师方面的问题。
本文认为通过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临床医学;口腔科学;教学;问题;对策口腔科学是以研究口腔器官,颌面部软、硬组织,颞下颌关节及颈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原则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熟悉口腔科学的业务范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及预防措施,了解口腔颌面部疾患与全身的关系,增强临床医学毕业生综合医疗工作能力。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专门设立口腔医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外,大部分医学院也都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口腔科学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制的精细化,口腔科学已独立成为一级学科,全国各大医学院校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口腔医学院(系),招收口腔专业方面的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的逐渐减少,在口腔科学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概要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口腔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的口腔科学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口腔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1.思想不够重视。
由于医学教育的发展,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少从事口腔疾病的诊治,认为口腔科学在他们专业学习过程中可有可无。
因此,相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口腔医学重视不够,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习感到困难。
口腔科学知识点繁多且抽象,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在二年时间内才学完的课程,现要求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20多个课时内学完并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确实困难。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口腔科学_真题-无答案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口腔科学(总分92,考试时间600分钟)一、选择题A型题1. 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的并发症是()A. 牙根折断B. 颌骨骨折C. 晕厥、过敏、中毒D. 上颌窦损伤E. 牙龈撕裂2. 急性牙髓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 拔除患牙B. 开髓引流C. 相应牙龈处分开引流D. 去腐蚀E. 消炎止痛3. 正中咬合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于下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二磨牙之间,称为()A. 近中错B. 远中错C. 锁D. 正中位E. 深覆4. 桩冠的冠校长度要求()A. 根长的1/2B. 牙根全长C. 相当于该牙冠的长度D. 相当于该牙冠1/2长度E. 根长的1/35. 15岁病人,前牙拥挤,牙周情况良好,准备采用拔牙减数矫治,一般应拔除哪个牙()A. 尖牙B. 切牙C. 第一前磨牙D. 第二前磨牙E. 第一磨牙6. 牙列缺失时,其牙槽骨吸收的速度与哪种因素无关()A. 缺牙时间B. 缺牙原因C. 骨质致密度D. 全身健康状况E. 温度7. 引起牙体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是()A. 牙体材料疲劳B. 牙周病C. 牙颈部的结构D. 酸的作用E. 刷牙8. 猛性龋与下列因素有关,但应除外()A. 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后B. Sjören综合征病人C. 唾液中变异链球菌计数高D. 口腔卫生良好E. 唾液缓冲能力差9. 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A. 韦荣菌B. 丙酸杆菌C. 放线菌D. 血链球菌E. 变异链球菌10. 牙髓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A. 物理性创伤B. 细菌C. 化学刺激D. 特发性因素E. 机械、电流刺激11.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症状最严重的阶段是()A. 根尖肿脓阶段B. 骨膜下脓肿阶段C. 黏膜下肿脓阶段D. 皮下脓肿阶段E. 形成窦道阶段12. 复发性口疮目前认为病因是()A. 细菌感染B. 病毒感染C. 营养不良D. 多种因素E. 局部刺激13. 我国内地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多见于哪个省()A. 广西B. 湖南C. 湖北D. 四川E. 河南14. 从牙体剖面观察,以下哪项不是牙体的组成部分()A. 牙釉质B. 牙骨质C. 牙本质D. 牙髓腔E. 牙髓15. 舌后1/3的味觉由下列哪条神经支配()A. 面神经鼓索支B. 舌下神经C. 舌神经鼓索支D. 舌咽神经E. 迷走神经喉内支16. 拔牙术中的并发症不包括()A. 出血B. 牙折断C. 干槽症D. 颞下颌关节脱位E. 牙根进入上颌窦17. 女,50岁,上唇肿胀,剧痛2天。
人卫第七版口腔科学知识点(临床医学生使用)

知识整理1·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牙龈及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2·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牙龈及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及口底等构成。
3·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4·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袋,牙龈5·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6·舌腹面黏膜平滑而薄,反折与口底黏膜相连,在中线形成舌系带。
7·乳牙有20个,一般从6~8个月开始萌出乳中切牙,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
8·恒牙28~32个,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9·咀嚼肌群:(1)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2)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下舌骨肌10·“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11·面静脉;经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2个途径,通向颅内海绵窦。
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可通过软圆孔和破裂孔等与海绵窦相通。
12·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主管颌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的活动13·唾液腺:腮腺(最大,主要分泌浆液),腮腺导管在颧弓下一横指处,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下颌下腺(浆液为主),舌下腺(最小,主要分泌黏液)14·颞下颌关节: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具有滑动和转动两种功能。
15·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病因:1、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2、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3、敏感的宿主4、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16·急性龋:又称湿性龋,多见儿童和青年人。
龋损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变进展较快。
17·楔状缺损:指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缺损成楔形。
临床医学中的口腔科学概述

临床医学中的口腔科学概述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一个学科,它涉及口腔健康、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中的口腔科学进行概述,从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病理学以及口腔医学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科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人体口腔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关系。
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黏膜、牙齿、舌头、颌骨等解剖部位的形态和结构。
了解口腔解剖学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准确地判断口腔疾病的病因和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二、口腔生理学口腔生理学研究人体口腔内各种生理现象和功能。
口腔内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咀嚼、吞咽、言语、唾液分泌以及对感温、感触、味觉等的感知能力。
了解口腔生理学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口腔内的生理过程,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三、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学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口腔病理学涉及口腔黏膜疾病、牙周病、牙齿疾病以及口腔肿瘤等多个方面。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了解口腔病理学可以帮助他们准确地诊断各类口腔疾病,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四、口腔医学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口腔医学的常见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牙周病、牙齿龋坏等。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发生溃疡性损害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是局部用药和口腔护理。
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口腔卫生教育、洁牙、牙周治疗等。
牙齿龋坏是由于蛀牙菌作用引起的牙体组织破坏,治疗方法包括修复和预防措施等。
总结临床医学中的口腔科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口腔健康的维护和口腔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和口腔病理学是口腔科学的基础,了解它们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和判断口腔疾病。
同时,口腔医学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也需要临床医生掌握,以提供有效的口腔健康服务。
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口腔科学,我们可以为人们的口腔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口腔科学英文名称:stomatology课程编码: YXZB416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总学时: 27学时总学分: 1 学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诊断学开课院系:医学院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口腔科学是医学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牙体牙周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疾病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掌握口腔科学中常见疾病的防治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教学内容:1、概述口腔医学范围、口腔分部以及各部位的表面解剖标志。
2、口腔牙齿分类、名称及牙位记录法;牙齿解剖结构,牙周解剖牙龈,牙周膜及牙槽骨;乳、恒牙萌出时间及鉴别要点。
3、颌面部颌面部分区, 上、下颌骨, 咀嚼肌和表情肌;颌面部血管、淋巴和神经分布;颞下颌关节及唾液腺。
知识点:1、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乳牙和恒牙的区别;牙的分类、名称及牙位记录法;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颌面部神经走行分布。
3、口腔及颌面部的分区和口腔的表面形态及组织器官;咀嚼肌群及表情肌群的组成;三大涎腺的名称及部位;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
重点: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上、下颌骨的解剖特点;颌面部神经走行分布。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教学内容:1、口腔颌面常规检查常用器械机及使用方法(自学)。
2、口腔颌面特殊检查(自学)。
3、口腔颌面影像学检查(自学)。
4、口腔颌面其它检查方法(自学)。
5、口腔科病历书写与规范(自学)。
知识点:1、掌握使用口腔常用检查器械,进行口腔检查。
2 熟悉牙松动分类。
3、熟悉口腔检查中视、触、探、叩四诊的方法,并说明四诊在口腔检查中的意义。
4、熟悉冷、热诊试验及牙髓活力测定在牙髓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5、了解口腔常用检查器械;口腔颌面部的特殊检查;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
重点:使用口腔常用检查器械,进行口腔检查。
难点:口腔检查中视、触、探、叩四诊的方法第三章:口腔卫生保健教学内容:1、口腔卫生保健的意义和重要性(自学)。
2、预防措施(自学)。
3、口腔卫生、龋病及牙周病的预防(自学)。
知识要点:1、掌握使用正确方法进行口腔卫生保健。
2、熟悉正确的刷牙方法、次数与时间;牙线、牙签的使用方法,并说明其在口腔卫生中的意义;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
3、了解保持口腔卫生的措施;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重点:使用正确方法进行口腔卫生保健。
难点:牙线、牙签的使用方法,并说明其在口腔卫生中的意义。
第四章:牙体牙髓病教学内容:1、龋病概述:定义、发病情况、危害性及对龋病发生的认识;临床表现:浅龋、中龋、深龋及其症状;处理:根据不同阶段选用药物涂擦、充填、拔牙等方法。
2、非龋牙体硬组织病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牙髓炎病因;临床表现: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处理:应急止痛方法;专科治疗原则及拔除患牙的适应证。
4、尖周炎病因;临床表现:急性尖周炎、慢性尖周炎;处理:止痛、控制炎症、脓肿切开、专科治疗原则。
知识点:1、掌握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区别龋病与牙髓炎,急性牙髓炎与急性根尖周炎。
2、掌握急性牙髓炎及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
3、熟悉龋病的四联因素理论;龋病的分类及特征。
4、熟悉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及应急处理。
5、了解龋病的概念、好发部位及其治疗方法。
6、了解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
7、了解牙髓疾病的分类及其治疗方法。
8、了解慢性根尖周炎的表现形式。
9、了解牙髓病的治疗方法重点:1、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区别龋病与牙髓炎,急性牙髓炎与急性根尖周炎。
2、急性牙髓炎及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
难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区别龋病与牙髓炎,急性牙髓炎与急性根尖周炎。
第五章:牙周疾病教学内容:1、牙龈病牙龈病的病因:局部因素、全身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治疗。
2、牙周炎牙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知识点:1、掌握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区别牙周炎与牙龈炎。
2、熟悉慢性龈缘炎、成人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了解: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重点: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区别牙周炎与牙龈炎。
难点: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区别牙周炎与牙龈炎。
第六章:口腔粘膜常见疾病教学内容:1、复发性口疮病因;临床表现:三种类型(小型、大型、疤疹样)的好发部位、溃疡特征、病程和症状,与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综合征)的鉴别;治疗:全身治疗、局部治疗。
2、单纯性庖疹病因:病原和诱因;临床表现:常见类型和临床特点;治疗:全身治疗、局部治疗。
3、口腔念珠菌病病因:病原及诱因;临床表现:好发部位、病变特征;全身治疗、局部治疗。
4、天庖疮病因和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5、口腔扁平苔癣病因;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常见类型及特征;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
6、口腔白斑病因:局部物理、化学刺激因素;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局部表现;治疗:局部治疗为主,去除刺激因素。
知识点:1、掌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的区别。
2、熟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3、熟悉口腔白斑的癌变倾向;口腔黏膜的癌前病变;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4、了解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天疱疮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自学)。
5、了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病因,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6、了解口腔白斑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重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难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的区别。
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教学内容:1、口腔局部麻醉常用药物。
2、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并发症和预防。
3、牙槽部浸润麻醉、常用口腔阻滞麻醉。
4、针刺麻醉和指压麻醉在拔牙中的应用。
知识点:1、掌握不同的牙位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2、熟悉浸润麻醉的方法;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3、了解口腔科常用局部麻醉剂种类及一次最大剂量。
4、了解表面麻醉的方法(自学)。
5、了解口腔科常用局部阻滞麻醉的麻醉区域、注射部位和方法(自学)。
重点:不同的牙位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难点:不同的牙位的麻醉方法。
第八章:牙拔除术教学内容:1、拔牙适应证和禁忌证。
2、拔牙器械及其使用方法,拔牙步骤和方法。
3、拔牙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知识点:1、掌握拔牙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2、熟悉拔牙的基本步骤;拔牙创愈合过程;拔牙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拔牙后注意事项。
3、了解辨认及使用常用拔牙器械;拔牙适应证及禁忌证。
4、了解拔牙前的准备、各类牙拔除常用方法、阻生牙拔除方法、牙根拔除方法(自学)。
5、了解拔牙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自学)。
重点:拔牙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难点:辨认及使用常用拔牙器械,拔牙的基本步骤。
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教学内容:1、概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因;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2、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概述:定义、多发性;病因:智齿萌出不全、局部创伤、细菌感染、机体抵抗力降低;临床表现:急性期、慢性期的表现及并发症;治疗:局部冲洗、盲袋内上药、脓肿切开引流、病源牙处理,全身治疗;预防:龈瓣楔形切除术、阻生牙拔除术。
3、颌面部间隙感染概述:定义、危害性;病因:牙源性、腺源性、局部感染扩散及外伤感染等;临床表现:一般蜂窝织炎的局部表现和全身症状,各不同间隙感染的特有症状,包括眶下、咬肌下、翼颌、颌下及口底蜂窝组织炎;治疗:全身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支持疗法及中医药治疗;局部治疗,理疗、药物外敷、切开引流原则和方法及病源牙的处理。
4、颌骨骨髓炎概述:分类,以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多见;病因:牙源性、损伤性、血源性及放射性骨髓炎;临床表现:急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慢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的意义;损伤性、血源性和放射性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治疗:1、局部治疗,及时切开引流,拔除病源牙;慢性期,清除病灶,死骨摘除2. 全身治疗;预防:及时治疗牙源性感染。
5、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6、颜面部疖痈概述:头面部好发,上唇疖痈的危害性,唇部疖痈不正确处理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治疗:全身治疗和正确的局部处理。
知识点:1、掌握常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
2、掌握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诊断及治疗。
3、熟悉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4、熟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5、熟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6、了解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7、了解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自学)。
8、了解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自学)。
9、了解颜面部疖痈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重点:常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诊断及治疗。
难点:常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点。
第十章:口腔颌面部损伤教学内容:1、概述发生率、伤因和分类;口腔颌面部损伤特点。
2、急救处理防治窒息:窒息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口腔颌面部损伤和特点;抗休克:颌面伤员抗休克特点;合并颅脑伤的诊治特点;防治感染:清创、包扎伤口、抗菌药物应用;包扎和后送:包扎的意义和常用方法,后送伤员的体位和注意事项。
3、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早期外科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不同部位伤的处理特点和注意事项。
4、牙和牙槽突损伤牙震荡、牙脱位和牙折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牙槽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5、颌骨骨折概述:伤因、上颌骨骨折分型、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临床表现:颌骨骨折的一般症状和体征,强调骨折移位和咬合错乱,上下颌骨骨折常见型的特有表现;诊断:采集受伤史、全身和局部症状和体征、X线检查;治疗:颌骨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原则与方法,恢复咬合关系的重要性;介绍常用的固定方法:单颌牙弓夹板固定、颌间固定、骨间固定和颅颌固定。
6、颧骨、颧弓骨折简述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特点和复位固定的方法。
知识点:1、掌握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2、掌握区分颌面部火器伤及普通损伤的不同特点及治疗原则。
3、掌握颌骨骨折的诊断。
4、熟悉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
5、熟悉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类型及治疗原则。
6、熟悉上颌骨、下颌骨及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7、了解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8、了解牙及牙槽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9、了解上颌骨骨折的分类。
10、了解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
重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颌骨骨折的诊断。
难点: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
第十一章:颞下颌关节常见病教学内容:1、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解剖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