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揭牌

合集下载

通天理尽人情达国法|国家标准化妇科疾病诊疗中心启动

通天理尽人情达国法|国家标准化妇科疾病诊疗中心启动

通天理尽人情达国法|国家标准化妇科疾病
诊疗中心启动
通天理尽人情达国法,国家标准化妇科疾病诊疗中心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妇科医疗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该中心的成立旨在提高妇科疾病的诊疗水平,为妇女健康保驾护航,让更多的女性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我国妇科疾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且病情愈发复杂,传统的医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因此,建立国家标准化妇科疾病诊疗中心成为当务之急。

该中心依托国内顶尖的医疗专家团队,引进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据了解,国家标准化妇科疾病诊疗中心设有多个科室,涵盖了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范围,如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同时,中心还开设了妇科健康鉴定、妇科疾病预防等特色服务项目,帮助女性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作为国家级标准化妇科疾病诊疗中心,该中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提供高水准的医疗服务。

无论是医疗环境、医疗技术还是服务态度,中心都力求做到最好,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怀。

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标准化妇科疾病诊疗中心将不断完善医疗设施,拓展医疗服务范围,提升医疗水平,为更多的妇女带来更好的医
疗体验。

希望通过中心的不懈努力,让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能享受到健康、幸福的生活。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5.01•【文号】国卫办医函〔2020〕357号•【施行日期】2020.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3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2017年开始,我委印发了《“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卫医发〔2017〕3号),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各地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和医院发展现状,制定委省共建方案,组织符合设置标准的医院进行申报,现已完成了心血管、癌症、老年、儿童、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类别的国家医疗中心设置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完成委省共建工作,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XXX均衡发展,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统筹推进国家级中心设置建设工作(一)加大对国家医学中心支持力度。

各相关省卫生健康委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各国家医学中心予以支持,加大在基础建设、设备配备等方面的投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人员编制、招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大自主权,探索符合国家医学中心功能定位的补偿机制,实行适应国家医学中心发展规律的医保政策,鼓励创新药物和技术使用,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多措并举促进国家医学中心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重视妇产科罕见病的诊治和研究

重视妇产科罕见病的诊治和研究

重视妇产科罕见病的诊治和研究一、罕见病的概念、定义和意义2019年2月28日,我们迎来了第12个世界罕见病日。

第1个世界罕见病日是在2月29日举办活动,彰显疾病的少见,随着其概念深入人心,目前已将2月的最后1天作为纪念日。

今年的主题是“搭建健康和社会关怀的桥梁(Bridging Health and Social Care)”,目的是强调罕见病(rare disease)不仅仅是健康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罕见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多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

目前,罕见病尚无统一的定义,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DIS)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率低于1/2 000的疾病,而美国则定义为患者总数少于20万的疾病;WHO则将罕见病定义为患者数占总人口的0.065%~0.1%之间的疾病。

估计全球有3亿罕见病患者,7 000多种罕见病,占人类疾病的10%[1]。

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约50%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即发病。

罕见病常进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只有不到1%的罕见病存在能够明确治疗的药物[2]。

各国对罕见病认定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其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激励政策及罕见病诊疗费用的覆盖范围有关。

以罕见病作为主题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至2019年5月18日,可获得9 844篇文献。

全球范围内对罕见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的热情日益高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开展了单病种或多病种的罕见病注册登记研究。

过去30年间约3 500种单基因遗传性罕见病的相关基因已得到明确,几乎全部的单基因遗传性罕见病的致病基因将在2020年前得到定位。

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成为罕见病与常见病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2016 年,约41%的获批新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数据)为罕见病治疗药物。

同时,“孤儿药”(即罕见病有效治疗药物)市场也快速增长。

罕见病研究及诊治的巨大社会意义、科学价值及效益都得以体现。

近年来,我国在罕见病诊疗、药物上市方面均有新政策出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就诊同仁医院可通过“北京同仁医院”或实现预约挂号。
姓名:金春明 职务与职称: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
姓名:张罗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 始建于1956年8月23日,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一所以 神经外科为先导,以神经科学集群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 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
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累计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资助项目7个, 累计获得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资助项目6个,是首批国家卫健委外科基础 技能提升项目省级培训基地,首批获得器官移植诊疗科目资质的医疗机构 之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简称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 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今天 的同仁医院分为崇文门院区和亦庄院区,现有职工3600余人。医院设有62 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开放病床1611张,年门急诊量270余万人次。
北京妇产医院有2个院区,分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骑河楼 17号,朝阳区姚家园路251号,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创建于1959年6月6日, 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专科医院,是北京市医保 定点医院。
2022年9月25日,北京妇产医院放疗中心在西院区举行揭牌仪式。 党委书记:张建 党委副书记、院长:阴赪宏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静 副院长:吴青青、李笠、苗劲蔚 总会计师:王星 医院设有围产医学部、新生儿科、妇科、妇科微创、妇科肿瘤、内分 泌科、生殖医学科、计划生育科、麻醉科、中医科、遗传诊断科、内
北京康复医院是北京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其前身为1955年建立的 北京市工人疗养院。自成立以来,先后为3万多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和工会干部提供了疗休养服务,为近100万职工群众提供了医疗保健服务。 2013年,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残联与首都医科大学签署协议,在北京工 人疗养院的基础上共同建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和首都医科大 学北京康复医学院。2014年2月医院正式获准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京康复医院(北京工人疗养院)。

全国产前诊断培训基地名单

全国产前诊断培训基地名单

全国产前诊断培训基地名单以下是全国产前诊断培训基地的名单: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4.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8.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9.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1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基地。

这些基地都是在各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设立的,拥有先进的产前诊断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

它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前诊断服务,并进行相关培训和科研工作。

在这些基地,医生们可以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最新的产前诊断技术和方法,提高诊断水平,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产前诊断是指在孕期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试,对胎儿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和结构畸形等进行筛查和诊断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孕妇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孕妇和家庭提供更全面的医疗决策依据。

这些产前诊断基地在培训方面非常重视实践操作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为医生们提供丰富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

他们还与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推动产前诊断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全国产前诊断培训基地的建立为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和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这些基地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孕妇提供优质的产前诊断服务。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的请示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的请示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的请示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国家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提高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们提出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的请示。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一更名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理论依据1.1 更名的意义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意味着我们的工作重心将更加关注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提供更加全面、专业、人性化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

这一更名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中心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1.2 更名的依据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涉及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更名,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实践探索2.1 更新服务理念更名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后,我们要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关注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妇女儿童和家庭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知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3)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4)加大对基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2.2 提升服务能力更名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确保能够为妇女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

50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名单

50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名单

省/市 北京 北京 北京 江苏 北京
6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侯凡凡
7 恶性肿瘤
8
9
10 呼吸系统疾病
肿瘤疾病 呼吸疾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 院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 医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院
郝捷 郝希山 钟南山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辰
11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儿童医院
申昆玲
12
代谢性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王建祥 陈可冀 石学敏 尚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葛均波
陕西 北京 湖南 四川 北京 上海 北京 浙江 北京 广东 浙江 重庆 北京 浙江 上海 北京 北京 北京 江苏 北京 天津 北京 天津 沈阳 上海
批次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二批 第二批 第二批 第二批 第二批 第二批 第二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三批 第三批
炎、过敏性疾病等(免疫疾病)
和医院
曾小峰
44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阮长耿
45 血液系统疾病
46
47 中医
48
49 医学检验
50 放射与治疗
白血病、贫血等
心血管疾病(重大慢病) 针灸(特色疗法)
介入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黄晓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 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 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一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 二医院
李兰娟 王福生
35
结核病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周 琳
36 儿童健康与疾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启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俞光岩(2018年1月16日)尊敬的田司长、吴司长、詹校长、唐教授、武教授,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大家好!新年伊始,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心的正式揭牌和37家分中心的授牌仪式。

在此,我谨代表中华口腔医学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国家科技部、国家卫计委、北京大学医学部各位领导以及相关专家长期对于口腔医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口腔健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13亿多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口腔健康就没有全身健康,就没有全民健康。

就目前我国居民的口腔健康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适应。

一个人一生中可以不得肿瘤,不得心脏病,不得糖尿病,但是几乎避免不了得牙病,口腔疾病几乎是所有疾病中最最常见的疾病。

部分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口腔癌症不仅可以致命,而且导致颜面部容貌的严重毁损,因此也属于疑难病症。

所以,口腔健康既是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口腔健康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在多个文件和行动计划中反复强调关注口腔健康,提出了“三减三健”,即“减盐、减糖、减油,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体重”。

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卫计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批准了我国4个“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这是我们口腔医学界的一件大事。

对于进一步加强口腔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促进区域性科研协作网络和跨地域医联体的完善,助推互联网的医学教育、远程会诊和科学普及工作,实现医疗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增强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提高全国口腔医学疾病诊疗的整体水平,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将造福广大百姓。

今天,是我国4个“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第三个中心的成立。

关于成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的通知

关于成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的通知

关于成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的通知各科室、部门: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产科医疗安全管理,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经医院研究决定,成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产科医疗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的产科医疗事故和纠纷,给产妇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损失,也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产科安全管理,提高产科医疗服务水平,是我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成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是我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产科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产科医疗服务行为,防范和化解产科医疗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

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整合资源,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我院产科医疗安全管理水平,为广大孕产妇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职责和任务1、制定和完善产科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流程,建立健全产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产科医疗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2、组织开展产科医疗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增强防范医疗风险的能力。

3、协调相关科室和部门,加强对产科医疗设备、药品、物资等的管理和保障,确保产科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

4、负责产科医疗纠纷的预防、处理和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5、定期对产科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产科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三、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的人员组成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设主任 1 名,由_____担任;副主任 2 名,分别由_____和_____担任;成员若干名,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四、工作要求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7.22•【字号】沪府办规〔2024〕11号•【施行日期】2024.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本市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规〔2024〕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进一步聚焦疑难杂症、聚焦前沿技术、聚焦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医”全链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强化医防融合、医教协同、医企合作,加强临床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和诊疗技术水平,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完善高质量临床研究体系(一)依托高水平医院,构建以创新研究平台为示范,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为核心,以市级医院研究型病房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临床研究体系。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二)对标国际一流,加快推进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等创新研究平台建设。

到2025年,建成2—4个具有国内创新引领作用的临床研究平台。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教委)(三)充分激发本市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潜能,以重大国家战略和临床需求为牵引,聚焦优势学科领域,开展有转化前景的高质量研究。

到2025年,产出2—3项开创性研究成果。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二、加强临床研究规范建设(四)建立市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和管理中心。

人工智能对妇产科学的挑战和推动

人工智能对妇产科学的挑战和推动

人工智能对妇产科学的挑战和推动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 (2)1.2 妇产科学的发展历程 (3)1.3 人工智能与妇产科学的结合意义 (5)二、人工智能在妇产科学中的应用 (6)2.1 诊断辅助 (7)2.1.1 胎儿发育监测 (8)2.1.2 孕期健康评估 (10)2.1.3 疾病早期预警 (11)2.2 治疗规划 (12)2.2.1 手术模拟与优化 (13)2.2.2 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 (15)2.2.3 康复计划制定 (16)2.3 预防策略 (17)2.3.1 遗传疾病风险评估 (18)2.3.2 生活方式干预建议 (19)2.3.3 疫情防控策略 (21)三、人工智能对妇产科学的挑战 (22)3.1 数据隐私与安全 (23)3.2 技术准确性与可靠性 (25)3.3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 (26)3.4 医生与患者的接受度 (28)四、人工智能推动妇产科学的发展 (29)4.1 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 (30)4.2 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32)4.3 改变医疗服务模式 (33)4.4 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 (34)五、结论与展望 (35)5.1 人工智能在妇产科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36)5.2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38)5.3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39)5.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1)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妇产科学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推动作用。

文章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在妇产科学中的应用背景与发展趋势,随后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妇产科学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挑战,包括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精准度的提升、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等。

文章也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妇产科学进步上的积极作用,如辅助诊疗、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智能医疗设备的发展等。

对人工智能在妇产科学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潜在影响进行了展望。

1.1 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软件技术的不断革新,AI得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从而实现更复杂的计算任务。

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关于认定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通知

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关于认定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通知

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关于认定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9.05.21
•【文号】国科发社〔2019〕177号
•【施行日期】2019.05.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

关于认定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通知
国科发社〔2019〕177号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重庆市科技厅(委、局)、卫生健康委、药监局:
为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临床医学研究组织模式,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药监局组织完成了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评审工作。

现认定并发布《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名单》(见附件)。

请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管部门和各依托单位按照《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国科发社〔2017〕204号)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
组织运行和管理保障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名单
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药监局
2019年5月21日。

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JDX1999037
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医院
耳鼻喉、眼科
JDX1999038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烧伤、消化、血液、骨科、心血管
仁济医院:免疫
第九医院:口腔
JDX1999039
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消化、肝病
JDX199904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
JDX1999041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泌尿、肝病
江苏
JDX199904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抗感染、心血管、内分泌、呼吸、妇产及生育调节、神经、皮肤、血液、医学影像、泌尿、消化
JDX1999043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皮肤
浙江
JDX199904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眼科、血液、抗感染、泌尿
JDX1999045பைடு நூலக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骨伤、心血管、脑血管、妇科、儿科、肾病
JDX1999033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
放射、心血管、内分泌、皮肤、血液、呼吸、肾病、消化
JDX1999034
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
抗感染、神经、心血管、放射、内分泌、皮肤、消化、血液、泌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JDX1999035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肿瘤
JDX1999036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医院
妇产及生育调节
JDX1999058
河南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妇产及生育调节、皮肤、心血管
第二附属医院:消化
河南医学科学研究所:肝病
JDX1999059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眼科
JDX1999060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的请示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的请示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的请示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卫生健康需求,提高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们提出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名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的请示。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一更名进行深入探讨。

二、理论分析1.1 更名的原因(1)体现服务宗旨。

更名后的服务中心将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突出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关注和保护,体现了服务中心的服务宗旨。

(2)拓展服务范围。

更名后的服务中心将不仅仅局限于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还将拓展到妇女儿童健康的其他领域,如心理健康、营养健康等,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3)提升服务形象。

更名后的服务中心将借助“妇女儿童健康”这一更具吸引力的名称,提升服务中心的形象,增强人们对服务中心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1.2 更名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更名后的服务中心将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关注妇女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服务。

(2)有利于推动创新发展。

更名后的服务中心将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推动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创新发展。

(3)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更名后的服务中心将以关爱妇女儿童为己任,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实践探讨2.1 组织结构调整为了让更名后的服务中心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我们需要对其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部门设置,增设或合并相关职能部门;优化人员配置,选拔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才担任重要职务;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2 服务内容拓展更名后的服务中心需要拓展服务内容,以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多元化需求。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推广营养健康知识,普及科学饮食、合理膳食等理念;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巡礼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有多间重点实验室,其中妇产科实验室在2011年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立项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母胎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防控协调创新中心、广东省卫生厅特色专科;妇产科学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广州市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方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

并成立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学系(妇产科学系)。

实验室拥有广东省普通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广医三院-香港中文大学CMA联合实验室、广医三院-贺林院士新医学工作站。

实验室有科研人员35名,其中博士25名,副高级职称28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21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中组部“青年千人”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2名。

实验室功能齐全,设有临床诊断实验室、基础研究实验室、生物样本库,拥有基因诊断、芯片分析、高通量测序、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细胞培养、生化分析等各类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3000m2,现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高通量全自动样本制备工作站、分析型/分选型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程序降温仪、生物能量代谢测定仪、多功能微孔板分析仪、9700PCR仪、7500荧光定量PCR仪、显微操作系统、基因芯片扫描仪、EZEISS⁃MetaSystem全自动染色体分析工作站等,各种先进仪器设备总值约8000万元,价值超过5万元的设备近100台/套。

实验室已经形成以产科重症救治、胎儿疾病诊断、宫内治疗的临床培训和基础科学研究为特色的母胎医学研究体系。

形成了胎盘起源性产科疾病的防治研究、遗传病防治研究与干细胞治疗、胚胎早期发育与生殖健康3个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主要针对产科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

β⁃地中海贫血等地方遗传病干细胞资源库的建立及基因治疗研究;生殖医学基础研究及分子病的胚胎植入前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ome diagnosis,PGD)研究;环境与优生的关系、羊水异常、产后出血、子痫前期等妊娠相关重大症疾病发病机制等深入研究。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军委后勤保障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开展建设,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为更好地推进中心建设发展,完善管理和强化支持,依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需求(一)建设现状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一直是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

为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的“高地”,科技部会同原卫生部、原总后勤部卫生部于2012年启—1—动了中心的建设工作。

目前,分3个批次共布局建设了32家中心,形成了联合2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2100余家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建成60余个大型生物样本库、数据库和143个临床研究队列,覆盖人群706.05万人次,涉及60余个病种;自主或参与制定诊治指南规范151项(其中9项纳入国际指南)、制定国家标准42个;取得重大新药、医疗器械等科技成果专利254项,其中国际专利4项,实现专利转移转化9项;共完成了248项药物临床评价;各中心已建成20余个远程服务平台,年诊疗患者数量6万余人次;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网络服务等形式,共组织开展了172项适宜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基层推广活动,累计培训医务人员31.89万人次;建立了43个科普推广平台,自主设计了15个在线移动培训客户端(APP)。

中心的建设有力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在推动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下沉、支撑分级诊疗实施、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健康需求,构建健康医疗科技“精准对接”机制,形成了科技支撑健康扶贫工作的新模式。

—2—(二)战略需求1. 加强中心建设是有效强化我国医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临床研究一直是我国医学科技创新链条的薄弱环节,许多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到临床应用。

《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国家检验医学中心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大型公共卫生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国家公共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交流、教育培训和标准制定等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国家检验医学中心的建设标准,保证其科学性、规范化、系统化和统一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以下是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一般原则1. 本标准适用于中央和地方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的设置,旨在规范其科研、教育、标准化、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建设。

2.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要实行科学管理、策划和规划,发挥其在监测、预警、分析、预防和应急等方面的作用。

3.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确保专业化和学科领先性,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建设规模1.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设立的规模应根据当地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分布范围和人口数量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建立合理的规划和目标。

2.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应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现代化的科学设备,依据其建设规模和服务范围逐步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专业设置1.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设立应考虑其所在地区个性化需求和本领域新兴技术的发展方向,建立相应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布局。

2.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的主要专业应包括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生化检验、药物检验、病理学、实验室质控和分子生物学等。

四、设施要求1.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场地应符合相关标准,配备规范、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满足各项实验条件和规范要求。

2.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设有完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便实现标本采集、检验、存储、查询、交换和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和安全化。

3.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应设有相应的内外审计机构和质量保障机构,以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人员队伍1. 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的员工队伍应该由优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博士后、博士、硕士等学历层次的人才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揭牌
3月6日下午,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大医学部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秦怀金司长、总后卫生部科训局程旭东副局长、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张兆丰处长、北大医学部方伟岗副主任、北大妇产学系王建六教授、杨慧霞教授、北医三院乔杰院长和刘晓光副院长等出席。 会上,刘晓光副院长指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北大,是北医三院、北大医院、人民医院三家强强联手取得的里程牌式的成绩,也是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已有的临床研究基础上,该中心开展和建立全国生殖相关妇产科疾病防控网络、多中心协同研究网络,并对我国育龄人口生育力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进行调查、评估及相关临床实验室技术探讨 同时针对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疾病开展从社区到医院的全方位防控,重点是影响生殖健康的常见疾病,在中国真正实现了WHO提出的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乔杰教授代表妇产学系对北大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情况进行了介绍。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目标是针对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疾病,开展从社区到医院的全方位防控,研究的重点是女性生育力低下、严重围产疾病和常见妇科疾病的防治。最终建立引领创新、辐射发展、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妇产科疾病协同网络医学研究中心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