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初中地理七下《61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4.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难点
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2.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填图,讨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秦岭——淮河一线,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

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
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秦岭——淮河一线
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看图A,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画出区域空白图,抽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名称。

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1)认识秦岭,看图B,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

2)认识淮河,看图C,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

3)读图D,找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降水和气温有什么不同。

明确:降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是半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

(结合课文,分析原因)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河流要封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温暖,河流不封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3.列表比较,进一步理解、记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的自然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河流有无封冻有无
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
干湿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作类型以旱地耕作为主以水田耕作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
三.四大地理区域
1.看图L,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教师画出四大区域划分空白图,抽学生填出我国的四大区域。

2)看图H——P,将图示的景观图填在相应的位置。

四.作业
复习本节知识,预习下节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P96教材,说出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比较四大区域的不同。

划分理由: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民居生活等。

二.列表比较我国四大区域的不同之处,看课文,结合图片,完成下表。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葬地区分布范围
地形
气候温度带
年降水量<400毫米高寒气候干湿情况
植被落叶阔叶林常绿林草原、荒漠高寒植被
三.看图L,结合我国地形图,说出四大区域的分界线。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分界线。

四.看图Q-X,理解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概括出我国四大区域的生产、生活的差异,并把图与各地区联系起来。

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分布范围地形特点耕作制

耕地类

主要农作

主要水

民居特

图形编号
北方地区
2.学生填表,教师引导,并引导分析民居形成的原因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特色。

3.拓展迁移
说出你了解的我国四大区域的不同之处。

四.指导完成练习。

小课堂:如何培
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51、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52、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53、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54、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06学习环境的控制
55、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56、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57、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58、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9、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60、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