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考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考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考试题单选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
可见在我国( )
A.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民族差异已经消除
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经消除
D.各民族逐渐走向大同
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这充分说明了( )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12年7月18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1周年文艺晚会在拉萨举行。
舞台背景处的大屏幕上,西藏61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一幕幕呈现:“十七条协议”签订、首次选举人大代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奥运火炬登顶珠峰……西藏61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有利于( )
①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消除民族差异,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③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
④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下,西藏目前有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一年中约有150多个大小节日和吉日,大都与宗教文化有联系。
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有效地保护了西藏文物古迹、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这有利于( )
①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引导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
③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
④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目前,到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场所观瞻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旅游景观。
到宗教场所旅游的游客必须( )
①做到文明旅游②及时宣传无神论③自觉反对民族分裂行为④团结教徒,信教爱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①是指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团结。
之所以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 )
①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之一
③我国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实现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富裕,是各族人民群众共同的心愿。
南疆三地州人多、地少、收入低,帮助南疆地区各族农牧民脱贫成为“十二五”期间新疆要啃下的“硬骨头”。
啃下这块“硬骨头”( )
①能为巩固南疆地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②能为南疆地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③才能在南疆地区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维护新疆的稳定和提高新疆的综合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民族自治地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
业,使民族自治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我国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共同繁荣
③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在多民族国家内,民族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键在于能否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
正确的民族政策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至关重要。
下列是一国制定与实施民族政策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其中正确的是( )
①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爆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插手→国家分裂
②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消失→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政治危机的根源消除→国家政权巩固→民族关系良性发展
③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缓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对国家认同感增强→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④民族政策正确→民族关系和谐→交流、合作、沟通增强→民族心理素质趋同→民族差异逐步丧失→民族矛盾得到解决→国家政权巩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已建立5个民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在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我国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自治机关主要是指自治区的人大、党委和政府
③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
④民族自治区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
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选出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代表。
材料二近年来,中央和其他省市无偿援助西藏建设工程百余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近千亿元。
材料三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西藏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12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西藏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
”“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
材料二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
(1)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11分)
(2)请简要回答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政治原因。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