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9分)
1. (2分) (2016高二上·苏州期中) 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则()
A . 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B . 磁感线在空中能相交
C . 磁感线的疏密不能反映磁场的强弱
D . 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一系列曲线
2. (2分)(2016·吉林模拟) 如图所示,abcd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内,其右侧为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线框的cd边平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
线框在一垂直于cd边的水平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直至通过磁场区域。
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开始匀速运动。
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时为正,则导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a、b两端的电压Uab及导线框中的电流i随cd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7高二下·三台期中)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a、b端加上某一交流电压(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副线圈c、d端所接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滑线变阻器的滑片P于图示位置.现将滑片P下移(导线电阻不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灯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电流变小
B . 灯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
C . 灯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电压变大
D . 灯仍能正常发光,原线圈输入功率不变
4. (2分) (2016高二上·邗江期中)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R,开关K闭合.两平行金属极板a、b间有匀强磁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水平匀速穿过两极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将滑片P向上滑动,粒子将向a板偏转
B . 若将a极板向上移动,粒子将向a板偏转
C . 若增大带电粒子的速度,粒子将向b板偏转
D . 若增大带电粒子带电量,粒子将向b板偏转
5. (2分)两只相同的白炽灯L1、L2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1与电容器串联,灯L2与电感器串联,当
a、b处接电压最大值为Um、频率为f的正弦交流电源时,两灯都发光,且亮度相同.更换一个新的正弦交流电源后灯L1的亮度大于灯L2的亮度,新电源的电压最大值和频率可能是()
A . 最大值仍为Um,而频率大于f
B . 最大值仍为Um,而频率小于f
C . 最大值仍为Um,而频率仍为f
D . 最小值仍为Um,而频率仍为f
6. (2分) 6.图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为升压变压器,其输入功率为,输出功率为,输出电压为;为降压变压器,其输入功率为,输入电压为。
、均为理想变压器,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2016·吉林模拟) 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的空间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两个不同的匀强磁场,y轴右侧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一个离子以速率v由O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不计离子所受重力,图中曲线表示离子运动的轨迹,其中轨迹与y轴交点为M,轨迹与x轴交点为N,且OM=ON=L,由此可判断()
A . 这个离子带负电
B . y轴左侧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2B
C . 离子的比荷为=
D . 离子在y轴左侧运动的时间与在y轴右侧运动的时间相等
8. (3分) (2015高二下·广州期中) 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只有一个副线圈,原线圈两端接交流电源,已知电阻R=5Ω,电压表V的读数为100V,则()
A . 原、副线圈中电流频率之比f1:f2=10:1
B . 电流表A2的读数2A
C . 电流表A1的读数0.2A
D .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00W
9. (3分)(2016·淮安模拟) 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条形磁铁,磁铁穿过固定的水平闭合金属线圈.将磁铁托起到弹簧压缩x后由静止放开,磁铁会上下运动并逐渐停下来,静止时弹簧伸长x.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
A . 弹簧处于原长时,磁铁的加速度可能大于g
B . 磁铁中央通过线圈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最大
C . 磁铁向下运动时,线圈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
D . 线圈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势为2mgx
10. (3分) (2018高二下·大方期中) 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向右的恒定电流I,闭合的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线框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B .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
C .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
D . 线框中始终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11. (3分) (2016高二上·上饶期中) 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距的直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10V,20V,30V,实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对于这轨道上的a、b、c三点来说,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 . 粒子必先过a,再到b,然后到c
B . 粒子在三点所受的合力Fa=Fb=Fc
C . 粒子在三点的动能大小为EKb>EKa>EKc
D . 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为Epb>Epa>Epc
12. (3分) (2016高二上·河北期中) 如图所示,两个横截面分别为圆和正方形,但磁感应强度均相同的匀
强磁场,圆的直径D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两个电子以相同的速度分别飞入两个磁场区域,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进入圆形区域的电子速度方向对准了圆心,进入正方形区域的电子是沿一边的中心且垂直于边界线进入的,则()
A . 两个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一定相同
B . 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有可能相同
C . 进入正方形区域的电子一定先飞离磁场
D . 进入圆形区域的电子一定不会飞离磁场
二、实验题 (共2题;共7分)
13. (2分) (2016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__ cm,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 mm.
14. (5分) (2018高二上·沈阳期中) 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下图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
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不妥之处(一处即可)________ 。
(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数据见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关系图象________。
由图象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mV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
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该干电池内阻应为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共4题;共80分)
15. (30分)(2019·江苏)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用软导线制成的单匝闭合线圈,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已知线圈的面积S=0.3 m2、电阻R=0.6 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 T.现同时向两侧拉动线圈,线圈的两边在Δt=0.5s时间内合到一起.求线圈在上述过程中
(1)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E;
(2)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E;
(3)感应电流的平均值I,并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
(4)感应电流的平均值I,并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
(5)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6)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
16. (20分) (2019高二下·福州期中) 如图所示,某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5×104 W,输出电压为250 V,输电线路总电阻R=60 Ω,理想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1:n2=1:20,为使用户获得220 V电压,求:
(1)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为多大?
(2)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为多大?
(3)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是多少?
(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是多少?
17. (15分) (2017高三上·钦南开学考) 如图,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CD 在C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ABC的圆心,B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A、OC与OB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将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A点左侧高为h=0.8m处的P点水平抛出,恰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物体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体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压力大小FN;
(3)物体在轨道CD上运动的距离x.
18. (15分) (2015高一下·衡阳期中) 如图所示,A(视为质点)和B的质量分别为m=1kg和M=4kg,B为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长木板,A以初速度v0=5m/s滑上B的左端,A、B间的摩擦因素为μ=0.2.求:
(1)
A、B的加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2)
经多长时间A、B的速度相等?
(3)
要使A不从B的右端掉下去,试求板长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实验题 (共2题;共7分)
13-1、
14-1、
14-2、
三、计算题 (共4题;共80分) 15-1、
15-2、
15-3、
15-4、15-5、15-6、
16-1、16-2、
17-1、
17-2、17-3、18-1、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