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代轶事,悟处事之方——读《今古奇观》有感(1000字).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古代轶事,悟处事之方——读《今古奇观》有感近来忙中偷闲,于家中觅未读之书,偶得旧书一本,名曰《今古奇观》。
想起语文课上老师曾对此有所提及,我便找了些零碎时间,将此书读了一遍,读完后发现,此书虽成于明代,但书中所体现的主旨,我觉得在当今社会,依然受用。
《今古奇观》成书于明代,是一位自称为“抱瓮老人”的书商,取“三言两拍”中警世之精华,去其神鬼、艳俗之糟粕,经精心辑选而成,以达到“动人的趣味性与“训人”的劝世作用。
这部选集一问世便获得了巨大成功,风靡城乡,三百年间书坊翻刻翻印不绝,直接导致了清代选集拟话本小说热潮的兴起。
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明代社会风情习尚的感性资料。
在我看来,本书所凸显出的主旨无非在于两个:第一,与人为善,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缺德事。
在书,有多少人是因为做出那些损人不利己、谋财害命的不齿之事,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落得一个声名狼籍、遭人唾弃的下场;反是那些待人友善、给人方便的人,最终功成名就、荫蔽子孙。
虽然这其中多少有一些因果报应的唯心主义思想,但其目的还是要劝“看官们”与人行善、与人为善,这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可见其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此书所体现的第二个主旨就是奋斗精神。
虽然本书强调因果循环,承认命运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但它同样也肯定奋斗的重要性,也存在“逆天改命”这种事,像是《卖油郎独占花魁》和《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两节,主人公都是没有被所处的逆境,被自己的命运所打倒,而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最后“逆天改命”,获得了
命运的眷顾,达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也与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的奋斗精神相适应,可见中华文明进步的源泉依旧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中国人民的思想方式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这也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之一。
觥斝尊彝用于盛酒,笔墨纸砚用于写字,流传成了文物之后,原先的实用功能反而退居其次。
事物本身的存在价值一旦为时间所保留,还会被增添上一层重新的价值。
《古今奇观》,正是属于这样的情形。
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它的趣味性,而是它与当今时代依然切合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是我已去世多年的爷爷留下的遗物;在书的扉页上,除了有他的签名和购书日期外,还有一段摘自《孟子》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忍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相信在他的岁月里,这本书也能给他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