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I二阶连续系统综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I二阶连续系统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在软硬件常规实验的基础上,运用“信号与系统”的理论知识,设计、分析、测试基本电路系统,初步掌握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软件仿真以及硬件测试进行简单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为同学创造应用实践的契机,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和钻研能力。
二、基本要求
(1)阅读教师给出的参考资料;
(2)通过查找纸质资料和网络资料,独立地提出研究问题的设计方案;
(3)编程实现连续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4)完成硬件电路制作与硬件测试;
(5)综合理论基础、软件仿真与硬件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6)最后撰写出实验报告。
三、设计要点
1、选取一个二阶的LTI连续系统,建立系统模型。
2、系统的软件仿真内容可选取时域、频域和S域中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
如在时域中分别研究系统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以及不同激励信号下的系统零状态响应;在频域中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
3、对自己制作的硬件电路,完成系统特性的相关测试。
如冲激响应、阶跃响应、频响曲线等。
四、实验方案选取
根据参考资料,结合课本知识,本次实验方案选取典型的二阶连续系统进行分析。
在典型的二阶连续系统中,本次实验选取经典RLC二阶电路作为测试电路。
五、实验电路设计与理论分析
1、如下图所示为RLC并联电路:
其中V1为激励信号,L1为电感,R1为电阻,C1为电容,)(t U c 为响应信号。
2、理论分析
电感电压计算公式为dt di
L t U L •
=)( (1) 电容电流计算公式为dt du
C t I C •=)( (2)
电阻电流计算公式为R
t u t I R )
()(= (3)
从电路图可知,
)()()(t U t U t U S C L =+ (4)
将公式(1)(2)(3)代入(4)中整理得到
)(1)(1)(1)(t U LC
t U LC t U RC t U S C C C =+'+'' (5) 可知这是一个典型RLC 二阶连续系统。
由S 域分析(5)式 可得电路的系统函数为
1
1
)()()(2++=
=S R
L LCS s F s Y s H ZS (6) 典型的二阶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2
022
02)(ωωω++=S X S s H (7) 其中0ω为系统无阻尼震荡频率,X 为系统阻尼比。
对比(6)和(7)式对比可知
此电路LC
10=
ω,C L
R X 21=,根据电路R 、L 、C 参数的选择,可以确定
系统的无阻尼震荡频率0ω和系统阻尼比X 。
于是,系统的响应特性则可由0ω和X 两个参数确定。
当C L R 21>
时,10<<X ,此时系统为欠阻尼情况;当C
L R 21<时,1>X ,此时系统为过阻尼情况;当C
L
R 21=
,1=X ,此时为临界阻尼情况。
本实验中将选取合适的R 、C 、L 参数值,对二阶系统欠阻尼、过阻尼、临界阻尼三种情况进行软件仿真和硬件测试。
六、软件仿真
本实验将使用mulisitm 软件进行仿真。
(1)欠阻尼
R=100K Ω,L=470uh ,C=100pf 。
108321=>
C
L
R ,10<<X 。
1、激励为V=1Vpp ,f=1KHZ 的方波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2、激励为V=1Vpp ,f=1KHZ 的三角波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3、激励为V=5V的阶跃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4、激励为V=5vpp的冲激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5、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1Vpp,1khz,方波,欠阻尼)
(2)过阻尼
R=10Ω,L=470uh ,C=100pf 。
108321=<
C
L
R ,1>X 。
1、激励为V=1Vpp ,f=1KHZ 的方波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2、激励为V=1Vpp ,f=1KHZ 的三角波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3、激励为V=5Vpp的阶跃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4、激励为V=5vpp的冲激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6、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1Vpp,1khz,方波,过阻尼)
(3)临界阻尼
R=1083Ω,L=100uh ,C=100pf 。
108321==
C
L
R ,1=X 。
1、激励为V=1Vpp ,f=1KHZ 的方波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2、激励为V=1Vpp ,f=1KHZ 的三角波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3、激励为V=5V的阶跃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4、激励为V=5vpp的冲激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7、幅频与相频特性曲线(1Vpp,1khz,方波,临界阻尼)
七、硬件测试
电路板的元件参数值与仿真时的元件参数值相同。
实际测试时由于1Khz 输入时现象不够明显,估在测试时改用10Khz。
冲激信号由于条件有限,估在实验室时使用函数发生器输出占空比为1%的方波代替。
阶跃信号由于条件有限,无法测试。
实验电路板图片:
正面:
背面:
1、欠阻尼测试情况:
(1)输入为10KHZ,1vpp的方波。
(2)输入为10khz,1vpp的三角波。
(2)输入为10Khz,5vpp的冲激信号。
EXCEL软件做的曲线图如下:
2、过阻尼情况
(1)输入为10KHZ,1vpp的方波。
(2)输入为10khz,1vpp的三角波。
(3)输入为10Khz,5vpp的冲激信号。
(4)幅频特性曲线图
EXCEL软件做的曲线图如下:
3、临界阻尼情况
(1)输入为10KHZ,1vpp的方波。
(2)输入为10khz,1vpp的三角波。
(3)输入为10Khz,5vpp的冲激信号。
八、误差分析
实验过程中,仿真效果虽然明显,但在实际电路测试时波形可能不明显。
波形的情况还与输入的频率有联系。
实际硬件测试出来的波形基本上与仿真出来的波形一致,但依旧存在噪点。
误差来源的原因有:
(1)实际购买的元件的真实值与理论值纯存在微小偏差。
(2)硬件电路没有设计消除干扰信号的电路。
(3)示波器与函数发生器使用年份较旧,老化。
九、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试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将理论分析与实际试验相结合,能在试验中发现问题,逐步提高了自我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