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控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控策略
作者:李永霞
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9期
一、概述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带科、棘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羊、牛、骆驼、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肺等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OIE 将棘球蚴病归为全球通报的传染性疫病,归属为多种动物共患病;WHO 将棘球蚴列为17 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同时也被列为被忽视的人兽共患病,成为全球早期预警系统优先预警和应急处置的疾病之一。
在中国,棘球蚴病属法定上报的传染病,已被列为中国今后重点防控的寄生虫病之一。
卫生部于2005 年启动《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项目》,2005-2011 年,中央财政共投入
4.06 亿元,该项目已从2005 年的1 省10 县扩大到2011 年的8省170 县。
农业部已于2009 年批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包虫病防控新技术研究》2010 年10 月,十四部委文件《包虫病防治行动计划(2010-2015年)》。
二、包虫病流行现状
1. 甘肃省包虫病流行现状
此次调查为2011-2013 年,甘肃省天祝县、环县和玛曲县三个县的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情况(结果见表1)。
使用的调查方法为粪抗原-ELISA法。
2. 甘肃省家畜包虫病感染调查
2009 年甘肃省家畜包虫病感染调查结果(表2)
3. 青海省包虫病流行现状
2012 年,青海省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抽样调查结果(表3)
三、病原
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对外界低温、干燥及化学药品有很强抵抗力。
在2℃水中能存活2.5 年,在冰中可存活4 个月,经过严冬(-14 ~ -12℃)仍保持感染力。
一般化学消毒剂不能杀
死虫卵。
(一)生活史
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为家畜和人,终末宿主为犬、狼;成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虫卵
随犬粪便排出,污染土壤、水源、草原,牛羊食用了被污染的牧草或者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
就会得包虫病,犬食用得了包虫病牛羊的肝、肺,又会感染上包虫病,此为一个完整的生活史。
(二)流行病学
1. 传播途径。
(1)中间宿主:粪- 口途径传播;(2)终末宿主:食入有棘球蚴包囊的废弃动物脏器而遭受感染。
2. 流行方式。
(1)家畜循环型;(2)森林循环型;(3)半家畜循环型。
3. 传播动力学因素。
(1)绦虫自身;(2)两种宿主;(3)生态环境。
四、临床症状
家畜严重感染时呼吸困难,消化障碍、营养不良,腹水,脱毛,黄疸,消瘦衰弱,卧地不起,窒息死亡。
如棘球蚴破裂,全身症状迅速恶化可加速死亡。
人感染时棘球蚴可寄生在人体
任何部位,早期一般无症状,之后右上腹部逐渐发现生长缓慢的肿块,有胞胀感。
四、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肝肺体积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可找到棘球蚴,同时可观察到囊泡周围的实质萎缩,也偶尔也会观察到一些缺乏囊液的囊泡残迹或干酪变性和钙化的棘球蚴及化脓病灶。
五、诊断
1. 对家畜包虫病的诊断。
2. 对犬成虫感染的诊断。
粪便节片观察;饱和盐(糖)水虫卵漂浮法检查;槟榔碱泻下检查法;粪抗原免疫学检测(ELISA);PCR 分子生物学诊断法;解剖法等。
六、防控
1. 切断病原。
(1)双相切断病原法;(2)单相灭绝病原法。
2. 综合防控。
(1)普及防病知识(饭前便后要洗手,远离虫卵不玩犬);(2)强化防疫监督;(3)定期驱虫;(4)疫苗技术。
3. 疫苗免疫。
(1)疫苗现状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由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的科学家,利用DNA 重组技术研制出
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经新西兰实验室试验表明,该苗对绵羊包虫病的保护率达97%。
1996-1998 年,我国农业部原畜牧兽医局直接领导,委托有关单位开展Eg95 疫苗的免疫
保护性试验。
2010 年前后,从新西兰引进的Eg95 融合表达蛋白疫苗在我国获得新兽药证书,
由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推广。
(2)现有疫苗技术和新型疫苗技术的比较现有疫苗技术是采用原核表达系统(E.coli),抗原不溶(或部分可溶),非分泌性表达。
难以维持天然蛋白构象;且没有糖基化修饰作用;
纯化困难、生产成本高;制苗工艺复杂。
而新型疫苗技术新型疫苗技术采用真核表达系统(P.p.),抗原具有可溶性,分泌性表达,能维持天然蛋白构象;有潜在糖基化修饰作用;无需纯化、生产成本低;制苗工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