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粤教版语文必修1 10 散文两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散文两篇
一、语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云翳.(yì)璀璨.(càn)惆.怅(chóu)一曝.十寒(bào)
B.作揖.(yī)褂.子(guà)回溯.(sù)刚愎.自用(bì)
C.炽.热(zhì)麻痹.(bì)夙.昔(sù)瞠.目结舌(tāng)
D.蕴.蓄(yùn)煦.暖(xù)裨.益(pí)面面相觑.(qù)
解析:B A项,“曝”应读pù。

C项,“炽”应读chì,“瞠”应读
chēng。

D项,“裨”应读b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亲怩伏罪湎怀居心叵测
B.痉孪霎时砥砺爱屋及乌
C.悭吝要挟安详立竿见影
D.揣摩惬意去逝登峰造极
解析:C A项,“怩”应为“昵”,“湎”应为“缅”;B项,“孪”应为“挛”;D项,“逝”应为“世”。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

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鲁氏、西门闹等率直任性的农民形象。

小说《丰乳肥臀》,运用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
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
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
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
解析:D鹤立鸡群:像鹤站立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类拔萃: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

不同凡响:不同于一般的声响。

多形容人或事物的出众、出色。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实至名归:做出了实际的成绩,就会得到应有的声誉。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4.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在一篇介绍“青年必读书”的文章里,谈到了“看”和“做”的关系。

他号召青年们做起来,不要袖手旁观,更不要对别人挑剔。

B.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也让我
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敢于创造奇迹。

C.随着人口的高度集中,城市发展急需一种适合现代都市生活的建
设模式,来创造性地解决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价值。

D.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的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解析:A B项,“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

C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污染”后加“问题”。

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在……中”。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人一直把登楼当作一种情趣,当作一种放逐生命和性情的最佳方式。

;;,,。

这样的生存方式不能不让现代人悚然而惊——现代人的“恐高症”由来已久,生怕把自己的一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生命性情的掩饰和虚伪,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偏执与狭隘,以致不能产生纵浪于天地、骋思于广袤的大度和伟岸。

①若名人雅士聚集在一处登楼,那肯定会相互赋诗题撰,感受日月星辰的润泽,体味清风入怀的愉悦
②如果是独自登楼,便可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
③在那样的一个极点之处,他们会把自己看得很小,把天地看得很大,会豁然地放弃一切,透彻地了悟一切
④去领略“银光璀璨,翠绿葱茏”的美景
⑤即使心中有着去国怀乡的惆怅,有着忧谗畏讥的悲愤,他们也会暂时忘掉所有的忧愁
⑥去领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快慰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④⑥②③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①③⑤⑥④
解析:C⑤是说“他们”会暂忘忧愁,因此⑤应在①后,而不是②后,可排除A;④和⑥比较,一是领略美景,一是领悟快慰,领略美景是领悟快慰的前提,因此④在⑥前,可排除D;③说“那样的一个极点”,这个极点应是承接上文的“一碧万顷”,因此③在⑥后。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西风胡杨
潘岳
①胡杨生于西域。

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

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

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②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

能在零上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

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

那种遇强则强、逆境
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

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

它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它们为理念而慷慨就死。

虽断臂折腰仍死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痕伤累累,仍显现着那一腔硬朗朗的本色。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

身后的芸芸众生,是它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

它们不在乎,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④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

这不是神话。

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枯杨。

它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

它们让战友落泪,它们让敌人尊敬。

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个悲天悯人的冬天童话。

⑤然而,它们身后的人们却将这些真正神圣的勇士砍下来烧柴。

短短几十年,因滥砍滥伐,中国4.2万公顷的胡杨林已变成1.4万
公顷。

⑥胡杨不能倒。

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

胡杨林外,滚滚的黄沙埋下了无数辉煌的古国,埋下了无数铁马冰河的好汉,埋下了无数富丽奢华的商旅,埋下了无知与浅薄,埋下了骄傲与自尊,埋下了伴它们一起倒下的枯杨。

让胡杨不倒,其实并不需要人类付出什么。

胡杨的生命本来就比人类早很多年。

这凄然无语的树,只想求人类将上苍赐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仍然留给它们。

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入地即干的沙土上,就能化出漫天的甘露,就能化出沸腾的热血,就能化出清白的正气,就能让这批战士前赴后继地奔向前方。

⑦我站在这凄立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我想哭,想为那些仍继续拼搏的战士而哭,我想为倒下去的伤者而哭,我想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

我想让更多的人在这片胡杨林中都好好地哭上一哭,也许这些苦涩的泪水能化成蒙蒙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

然而我不会哭。

因为这不是英雄末路的悲怆,更不是传教士的无奈,因为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

那些伤者将被疗治,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鼓励。

⑧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选自中央电视台国际电视散文,有删改) 6.文章第①段运用排比手法,将西域昔日的繁华与今天的滚滚黄沙进行对比,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写法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出如今气势磅礴、高亢激昂的西域景象和大漠气氛。

B.突出胡杨坚韧的品性和令人震撼的壮美。

C.警示人类要保护胡杨,保护自然环境。

D.为写胡杨坚韧、悲壮的特点作铺垫,增加文章的历史感。

解析:A渲染的是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而非高亢激昂的气氛。

7.文章以“西风胡杨”为题,联系全文,说说“西风”的具体含义。

解析:“西风胡杨”点出了文章的内涵。

回答时既要点出“西风”的表面含义(自然方面的),更要答出“西风”的深层次的含义(人类行为方面的)。

答案:既指摧残胡杨的自然界的西风(或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指人类摧残胡杨的行为。

8.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也许这些苦涩的泪水能化成蒙蒙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紧承上文,意思是期望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祈求”雨滴,是对胡杨的深爱。

“苦涩的泪水”是对胡杨遭受人类伤害的悔恨。

结合文句所处语境作答。

答案:①对胡杨由衷的赞美和喜爱;②对人为造成的自然环境恶化的状况(或“人类文明的流失”)的深沉忧虑;③期望人们能关爱胡杨,拯救人类文明的孕育者,使人类文明连绵不息(或“持续发展”等)。

9.“胡杨的精神还在”,综合全文,分条概述胡杨精神的具体内涵,并说说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当今时代有什么价值。

解析:主要结合文章②③④三段对胡杨树的具体描写,概括作答。

答案:具体内涵:①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坚韧顽强;②不贪虚名,无私奉献;③宁死不屈的气节。

时代价值:胡杨树的精神仍然为这个时代所必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利己主义之风盛行的社会里,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胡杨树的奉献精神;在浮躁成风的社会里,我们遇到具体困难时要学习和发扬胡杨树顽强坚守的精神等。

(言之成理即可)
三、语言运用
10.阅读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得超过20个字)
综合新华社平壤6月28日电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28日在平壤表示,针对最近朝鲜半岛“非同寻常的局势”,朝鲜将采取新的先进方法进一步加强核遏制力,以应对美国的敌视政策和军事威胁。

发言人说,当前朝鲜半岛出现了“非同寻常的局势”。

为了对付美国的敌视政策和军事威胁,朝鲜将采用新的先进方法进一步加强核遏制力。

这位发言人没有透露“新的先进方法”的具体内容。

朝鲜媒体5月份曾报道,朝鲜科学家在4月中旬成功开发出核聚变反应技术。

解析:一句话新闻要概括出事件的主体,做什么事,以及产生了什么
后果。

答案:朝将加强核遏制力应对美军事威胁。

11.《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见表1和表2。

请概括这两个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表1:(利)
因特网手机即时聊天电子游戏
92%5%3%0
表2:(弊)
因特网手机即时聊天电子游戏
6%8%6%80%
解析:对照两个表格去仔细琢磨数据,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用文字表述出来。

答案: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对年轻人的成长,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而电子游戏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