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练习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昆虫备忘录
1. 读拼音,写词语。
sī chóu fán shì jù lí xiā huà
xíng tài jì lù yì chù kūn chóng
【答案】丝绸凡是距离瞎话
形态记录益处昆虫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绸、离、瞎、录、益”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把正确的读音圈出。
捉摸.(mō muō)丝.(sī shī)绒蚂蚱.(za zha)
把握.(wù wò)眼瞎.(hā xiā)斑.马(bāng bān)
【答案】mō sī zha
wò xiā bān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mō;sī;zha;wò;xiā;bān。
3. 比一比,组词语。
磨()蝇()蚜()膜()
魔()绳()讶()摸()
【答案】(1). 琢磨(2). 苍蝇(3). 蚜虫(4). 薄膜(5). 魔鬼(6). 绳子(7). 惊讶(8). 摸索
4. 选词填空。
灵巧灵敏灵活
1.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
2.她有一双()的手,绣出的蝴蝶栩栩如生。
3.张老师的教方法()多变,课堂气氛很活跃。
【答案】(1). 灵敏(2). 灵巧(3). 灵活
【解析】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灵敏:指感受外界变化的敏感能力,能够感觉细小差别,通常形容机械仪器灵敏。
灵巧:是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的意思。
灵巧是形容词、从感情色彩上说是褒义词。
灵活:于呆板相对,多形容人灵活善变,聪明。
故答案为:灵敏;灵巧;灵活。
5. 在括号里填上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对瓢虫很熟悉
..,小明对瓢虫却很()。
2.有些人穿着打扮虽然很漂亮
..,但内心却很()。
3.不文明的行为令人讨厌
..,文明的行为让人()。
4.我原以为蜻蜓是害虫
..,现在才知道它是()。
【答案】(1). 陌生(2). 丑陋(3). 赞美(4). 益虫
6.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拢——()漂亮——()发现——()凡——()
灵敏——()讨厌——()琢磨——()过去——()
【答案】(1). 合拢(2). 美丽(3). 发觉(4). 但凡(5). 灵活(6). 厌恶(7). 斟酌(8). 从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运用。
平时习生词可以有意识地去找它的近义词、反义词,这样可以有效记住生词。
近义词: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7.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复眼
_______________
2.在思考复眼怎么看东西这个问题时,作者用了“琢磨”一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3.有复眼的昆虫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
4.吃完饭的时候,呜——扑!飞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
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好多小眼睛组成一个大眼睛。
(2). 说明了这只是作者的猜测,并没有实际依据。
(3).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4). 声音延长(5). 解释说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根据课文内容可知,复眼就是由好多小眼睛组成的一个大眼睛。
2.先要理解琢磨的意思。
琢磨:指反复思索。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琢磨用在这里表明只是作者在推测,不确定,没有实际依据。
3.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有复眼的昆虫的特点是“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
4.破折号的作用有这些:
表示解释说明,如“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
”
表示语音的延长,如“卖——扇子啦!”
第4句当中破折号前后都是拟声词,因此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第5句当中破折号的后面说明了“黑绸衬裙”是什么,因此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8. 选字组词。
【炬距】差()火()
【稠绸】()密红()
【摸膜】触()薄()
【班斑】()马()级
【答案】(1). 距(2). 炬(3). 稠(4). 绸(5). 摸(6). 膜(7). 斑(8). 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
可以根据字的偏旁和字在词语中的意思进行辨析,如“触摸”的意思是“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所以用提手旁的“摸”。
9. 我会填。
()燕子()的荷花
()的乌龟()的牡丹
()的犀牛()的菊花
【答案】(1). 轻快(2). 清香(3). 缓慢(4). 芬芳(5). 庞大(6). 淡雅
10. 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写出使用的修辞方法。
1.经过两天两夜的奔波,他现在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
2.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
3.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
4.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答案】(1). 夸张(2). 比喻(3). 拟人(4). 比喻
11. 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角仙的力气很大,难道不是昆虫里的霸王吗(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凡是
..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瓢虫被北京人叫作“花大姐”。
(2). 独角仙力气很大,是昆虫里的霸王。
(3). 凡是对提高成绩有帮助的书籍,我们都应阅读。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把“把”字句后面人或物放到句子前面,“把”句子中的“把”改成“被”。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本题中:“难道……吗”。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12. 仿写句子。
例: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挂大扁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我小时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瓢虫款款地落下,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仿写含有两个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2). 明明成绩很好(3). 他平时勤奋好(4). 老师走上讲台,拿起书讲起课。
(5). 这只小花猫,身上的毛油光透亮,一双圆圆的眼睛,两只竖着的尖耳朵,一个敏感的小鼻子,还有一张贪吃的小嘴,嘴里长着尖尖的牙齿,嘴角上还生出两撮小胡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园圆)点特别(漂飘)亮。
圆点是有(订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芽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3. 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汉字。
14. 从文中找出符合下面意思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②指缝隙严密闭合。
()
15. “七星瓢虫”和“十四星瓢虫”的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瓢虫形态端正,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②“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的外
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③“花大姐”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17. 益虫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益处的昆虫,你还知道哪些益虫的名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园飘订芽
14. (1). 顺顺溜溜(2). 严丝合缝
15. “七星瓢虫”和“十四星瓢虫”的区别是它们的星点不同。
16. ①②③17. 如“蜜蜂、蜻蜓、螳螂、蝴蝶、青蛙”等
课外阅读。
蝈蝈在我们那里叫做“叫蛐子”。
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面加一个“侉(kuǎ)”字,叫做“侉叫蛐子”。
这东西就是会呱呱地叫。
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大叫一声:“呱!”声音就停止了。
它什么都吃。
据说吃了辣椒更爱叫,我就挑顶竦的辣椒喂它。
这东西是咬人的。
有时捏住笼子,它会从竹篦(bì)的洞里咬你的指头肚一口。
18. “叫蛐子”是_______________。
19. 为什么要叫它“侉叫蛐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想让“叫蛐子”停止叫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1. 从这段话中可以总结出“叫蛐子”特点有()。
(多选)
A.很能叫 B.什么都吃 C.会咬人 D.吃了辣椒更爱叫
【答案】18. 蝈蝈19. 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
2021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
21. ABCD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考查信息提取,从本文第一句话“蝈蝈在我们那里叫做‘叫蛐子’。
”可知“叫蛐子”是蝈蝈。
【19题详解】
考查信息提取,从本文“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面加一个‘(kuǎ)字,叫做‘侉叫蛐子’。
”可知答案。
【2021解】
考查信息提取能力,从本文“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大叫一声:‘呱!’声音就停止了。
”可知答案。
【21题详解】
考查对叙述对象“叫蛐子”特点的辨析,从文中内容“这东西就是会呱呱地叫”“它什么都吃。
”“这东西是咬人的。
”“据说吃了辣椒更爱叫”可以分析出选项ABCD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