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06 牛顿定律简单应用(一)- 2020年全国大市名校高三期末一模物理试题全解全析汇编(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大市名校高三期末一模物理试题全解全析汇编
1、(2020·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有质量相等的物块P、Q,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竖直向上的力0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Q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F表示物块P对Q的压力大小,在P、Q分离之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系统静止时,由胡克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
∆=
k x mg
2
物块Q匀加速向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
k x x mg F ma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
--
F a
()
m g kx
对照图象得C正确。
故选C 。
2、(2020·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一模)如图甲所示,质量为0.5kg 的物块和质量为1kg 的长木板,置于倾角为37o 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0t =时刻对长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使长木板和物块开始沿斜面上滑,作用一段时间t 后撤去拉力F 。
已知长木板和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上滑时速度的平方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sin 370.6=o ,cos370.8=o ,210m/s 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35μ=
B .拉力F 作用的时间为2s t =
C .拉力F 的大小为13N
D .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可能为0.88
【答案】D
【解析】
A .撤去力F 后长木板的加速度
222188m/s 220.5
v a x ==⋅= 由牛顿第二定律
12()sin ()cos ()M m g M m g M m a θμθ+++=+
解得
μ1=0.25
选项A 错误;
B .有拉力作用时的加速度
221181m/s 224
v a x ==⋅= 拉力撤掉时的速度为
v =
拉力作用的时间为
111
v t a == 选项B 错误;
C .由牛顿第二定律
11()sin ()cos ()F M m g M m g M m a θμθ-+-+=+
解得
F =13.5N
选项C 错误;
D .物块与长木板之间无相对滑动,可知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0.25,选项D 正确。
故选D 。
3、(2020·内蒙古包钢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B.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外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
D.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答案】C
【解析】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无关,与是否受力也无关,故B错误;
C.运动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运动轨迹可能不同,故C正确;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是指向地心,故D错误。
故选C。
4、(2020·内蒙古包钢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
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 A和a B,以及A与B间摩擦力f1、B与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 .由图乙知力与时间的表达式为
F kt =
对AB 整体,当拉力F 小于地面对整体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即10A a =;
对AB 整体,当拉力F 大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开始加速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22A F M m g k a t g M m M m
μμ-+==-++ 当拉力足够大时,A 、B 的加速度不同,故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31A F mg k a t g m m
μμ-=
=- 故2A a 的斜率1k k M m =
+,3A a 的斜率2k k m
=,则有12k k <,即拉力足够大时直线更陡峭,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对AB 整体,当拉力F 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即物体B 开始阶段的加速度为零,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 .当拉力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此时对物体A ,拉力小于1mg μ,静摩擦力等于拉力,则有
的
1f F kt ==
即摩擦力随时间均匀增大;
当整体开始加速滑动时,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22A F M m g k a t g M m M m
μμ-+==-++ 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f Ma '=
解得
12Mk f t Mg M m μ'=
-+ 其斜率Mk k M m
<+,即此对应的直线比刚开始对应的直线更平缓;当A 、B 发生相对滑动后,变为滑动摩擦力,为11f mg μ''=,保持不变,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对AB 整体,当拉力F 小于地面对整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整体加速度为零,此时静摩擦力等于拉力,则有
2f F kt ==
即摩擦力随时间均匀增大;;滑动后,受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22f M m g μ=+,保持不变;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5、(2020·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质量分别为1kg 和2kg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 .现用水平力F 拉B 物体,使A 、B 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F 的最大值为( )
A. 3N
B. 6N
C. 9N
D. 12N
【答案】C
【解析】 当AB 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时拉力F 达到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A 物体:
A m f m a =
得
223m/s 3m/s 1
a == 对整体:
()A B F m m a =+
得:
F =(1+2)×3N=9N .
A. 3N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6N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9N ,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
D. 12N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6、(2020·内蒙古包钢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如图所示,倾角为30º的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轻质弹簧,两弹簧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N 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 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6m/s 2,若不拔去销钉M ,而拔去销钉N 瞬间,小球加速度可能是
(g=10m/s 2、、 、
A. 11m/s 2,沿杆向上
B. 11m/s 2,沿杆向下
C. 1m/s 2,沿杆向上
D. 1m/s 2,沿杆向下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 设小球的质量为m ,沿杆斜上为正方向,刚开始受力平衡,则有:
F N +F M -Gsin30°=0
拔去销钉M 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6m/s2,方向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Gsin30°=±ma
去销钉N 瞬间,小球受M 弹簧和重力G 的作用,
加速度为:a′=
=-11m/s 2或1m/s 2,故B ,C 正确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
7、(2020·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个质量为M 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用一段固定长度的轻质细线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线的另一端拴在箱子的顶板上,现把细线和球拉到左侧与竖直方向成θ角处静止释放,如图所示,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的
A. 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线的张力呈周期性变化,但地面对箱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不变
B. 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M +m )g ,箱子受到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
C.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 +m )g ,箱子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D.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大于mg ,箱子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C
【解析】
A.在小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
mv F mgcos r θ-= 绳子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2
()mv F Fcos mgcos cos r
θθθ'+== 当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时,角度θ越来越小,故F ′越大,故箱子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箱子对地面的作用力时刻变化,故A 错误;
B.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时,小球有垂直于绳斜向下的加速度,对整体,由于箱子不动加速度为a M =0,a ′为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M+m )g -F N =M•a M +ma ′,
其中a ′为m 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故F N 小于(M +m )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 +m )
g ,此时由于小球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分量,则地面对整体有向左的摩擦力,即箱子受到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故B 错误;
CD.在最低点,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mv T mg r
-= 联立解得:
2
mv T mg r
=+ 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箱拉力大小为:
2'mv T T mg r
==+ 故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
2
mv N M m g T Mg mg r
=++'=++(), 故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 +m )g ,绳对箱顶的拉力大于mg ,此时箱子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箱子处于平衡状态,故C 正确
D 错误
8、(2020·内蒙古包钢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 间的距离为16m ,质量分别为2kg 、4kg 的物块P 、Q ,通过绕在光滑定滑轮上的细线连接,Q 在传送带的左端且连接物块Q 的细线水平,当传送带以8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时,Q 恰好静止。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当传送带以8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Q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B. Q 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所用的时间为2.4s
C. 整个过程中,Q 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4.8m
的
D. Q 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细线受到的拉力为20N
【答案】AC
【解析】
A .当传送带以v =8m/s 逆时针转动时,Q 恰好静止不动,对Q 受力分析,则有
F f =
即
P Q m g m g μ=
代入数据解得0.5μ=,故A 正确;
B .当传送带突然以v =8m/s 顺时针转动,物体Q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P Q P Q m g mg m m a μ+=+ 解得203
a =m/s 2,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即8m/s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1v at =
代入数据解得匀加速的时间为1 1.2t =s ,匀加速的位移为
2
2v x a
= 代入数据解得x =4.8m ,则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2L x t v
-= 代入数据解得2 1.4t =s ,Q 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所用的时间为
12 2.6t t t =+=总s
故B 错误;
C .加速阶段的位移之差为
1 4.8x vt x ∆=-=m
而匀速阶段Q 相对传送带静止,没有相对位移,故整个过程中,Q 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4.8m ,故C 正确;
D .当Q 加速时,对P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P P m g T m a -= 代入数据解得203
T =N ; 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对P 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
20P T m g '==N
故D 错误。
故选AC 。
2020年全国大市名校高三期末一模物理试题全解全析汇编
1、(2020·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2.0kg的物块A、B紧挨着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块A的左侧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100 N/m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开始时,两物块压紧弹簧并都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物块B在水平外力F(图中未画出)作用下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与A分离,已知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
A.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大小为8 cm
B. 物块A、B分离时,所加外力F的大小为24 N
C. 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所用的时间为0.4 s
D. 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时,物块A的位移大小为4 cm
【答案】D
【解析】
A.开始时,两物块压紧弹簧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kx0=μ•2mg
解得:
x0=0.16m=16cm
故A错误;
B.物块A、B分离时,此时A和B之间的弹力为零,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mg=ma
解得所加外力
F=12N
故B错误;
CD.以A为研究对象,分离时弹簧压缩量为x,则
kx-μmg=ma
解得
x=0.12m
此过程A运动的位移为x0-x=0.04m=4cm,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x0-x=1
2
at2
解得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所用的时间为
t=0.2s
故C错误、D正确.
2、(2020·山西省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物体A、B由轻绳连接,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
则()
A. 轻绳拉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
B. 轻绳拉力的大小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
C. 轻绳拉力的小与两物体的质量m 1和m 2有关
D. 若改用F 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轻绳拉力的大小不变
【答案】C
【解析】
ABC .以物体A 、B 及轻绳整体为硏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21212()sin ()cos (m )F m m g m m g m a θμθ-+-+=+
解得
12
sin cos F a g g m m θμθ=--+ 再隔离对B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22sin cos T m g g m a θμθ--=
解得
212
m F T m m =+ 则知绳子的拉力与斜面倾角θ无关,与动摩擦因数μ无关,与两物体的质量m 1和m 2有关,选项C 正确,AB 均错误;
D .若改用F 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以物体A 、B 及轻绳整体为硏究对象,根据牛頓第二定律得
121212()sin ()cos (m )F m m g m m g m a θμθ'++-+=+
解得
12
sin cos F a g m m θμθ'=+-+ 再隔离对A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11sin cos T m g m g m a θμθ''+-=
解得
112
m F T m m '=+ 可知轻绳拉力的大小改变,选项D 错误。
故选C 。
3、(2020·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一小物块从倾角为α=30°的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 0=10m/s 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
g 取10m/s 2,则物块在运动时间t=1.5s 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
A. 3.75m
B. 5m
C. 6.25m
D. 15m
【答案】B
【解析】
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2sin cos 10m
a g g s αμα=+=
物块运动到最高点时间: 01 1.5v t s s a
==< 由于sin cos mg mg αμα=,小物块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0时即停止,故此时小物块离斜面底端距离为
2052v x m a
== ,故B 正确. 故选B .
4、(2020·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以速度v 0逆时针匀速转动。
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BCD.开始阶段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1sin +cos =mg mg ma θμθ
解得
1=sin +cos a g g θμθ
小木块加速到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于tan μθ<,即sin cos mg mg θμθ>,小木块不会匀速运动,然后小木块会继续加速,滑动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2sin cos =mg mg ma θμθ-
解得
2=sin cos a g g θμθ-
由上可知a 2<a 1。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5、(2020·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一物块在固定的粗糙斜面底端以初速度0v 沿斜面向上运动,又返回底端。
能够描述物块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上滑过程:mgsinθ+μmgcosθ=ma1,下滑过程:mgsinθ-μmgcosθ=ma2,比较可知:
a1>a2,
则物块上滑过程v-t图象的斜率比下滑过程的大。
由速度-时间公式得:上滑过程有v0=a1t0,下滑过程有
v0=a2t1,可得:
t1>t0,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2020·四省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如图,劲度系数为400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45°的光
滑楔形滑块的顶端O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
当楔形滑块以大小为a=3g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取g=10m/s2)()
C. 1.25cm
D. 2.5cm
【答案】D
【解析】
当小球和斜面间的弹力为零时,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0tan mg ma θ
=
代入数据得 a 0=g
故当滑块以a =3g 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由a >a 0,知小球此时离开斜面,根据受力分析,结合力的合成与分解,可得
F ==
根据胡克定律有
F=kx
联立代入数据得
x =2.5×10-2m=2.5cm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7、(2020·重庆市康德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一物块从斜面底端以速度0v 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返回斜面底端、已知斜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物块下行与上行时间关系为=2t t 下上,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370.6︒=,cos370.8︒=,
重力加速度取210m /s g =,则物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μ为( )
A. 0.35
B. 0.4
C. 0.45
D. 0.5
【答案】C
【解析】 物体的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成是逆过来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下降过程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22121122
x a t a t ==下上 1sin37cos37a g g μ=︒+︒
2sin37cos37a g g μ=︒-︒
=2t t 下上
联立解得
0.45μ=
故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
8、(2020·辽宁省凤城市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木块A 、B 用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拉动木块A ,使木块A 向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取木块A 的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图中实线部分表示从力F 作用在木块A 到木块B 刚离开地面这个过程中,F 和木块A 的位移x 之间的关系,则( )
A. 0ma x k =-
B. 0()m a g x k +=-
C. 0F ma =
D. 0()F m a g =+
【答案】AC
【解析】
设初始状态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1,弹簧劲度系数为k ,物体的质量为m ,则:kx 1=mg ;力F 作用在木块A 上后,选取A 为研究对象,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 、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弹力k (x -x 1)三个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F k x x mg ma +--=,故()1()F m g a k x x =+-- 当F =0时,有:0ma x k
=-,故AC 正确. 9、(2020·贵州省六盘山育才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一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电动平板小车,小车的支架OAB 上在O 点用轻绳悬挂一个小球,杆AB 垂直于小车板面(小车板面与斜面平行)。
当小车运动状态不同时,悬挂小球的轻绳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下列关于小车在不同运动形式下,轻绳呈现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小车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轻绳一定与AB 杆平行
B. 若小车沿斜面匀加速向上运动,轻绳可能沿竖直方向
C. 若小车沿斜面匀减速向下运动,轻绳可能与AB 杆平行
D. 若小车沿斜面匀加速向下运动时,轻绳可能与AB 杆平行
【答案】D
【解析】
A .若小车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小球也跟着车匀速,其合力必为零,故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绳的拉力平衡,则绳的拉力竖直向上,大小为mg ,其方向不可能与A
B 平行,故A 错误;
B .若小车沿斜面匀加速向上运动,则球向上匀加速,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上;而轻绳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就不可能和重力产生斜向上的加速度,故B 错误;
CD .若轻绳与AB 杆平行,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拉力和重力合力在斜面方向只能是向下,即加速度向下,对应的小车的加速度斜向下,小车的运动有斜向下加速或斜向上减速,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