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备技术 Equipment technology
148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及对策
吴艺强
(福建博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4-0148-01
摘要:对于城市来说,市政工程建设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市政工程的质量关乎到城市发展的快慢。
市政工程建设基本上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公共设施。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施工技术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很
大技术通病,这些都限制了市政工程运营的效果。
本文针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对策
1市政工程概述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市政工程是城市的基础建设。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政府建立的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建筑、设备,实施区域包括城市、乡镇等,通过城市工程建设居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一定提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城市配套设施都属于市政工程建设,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例如出行所使用的道路、桥梁、地铁,休闲娱乐的公园、广场。
此外,城市的燃气、自来水管线,城市绿化等都在市政工程的范围内。
市政工程的城市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各种施工技术的应用,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地勘、测量、成本核算等,在施工上还分为道路施工、桥梁施工、城市水、电管网系统施工。
所以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于城市建设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市政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2市政施工技术通病分析
2.1 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来说,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使用期限是由材料直接决定的。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必然会对工程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同时还会让建筑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目前的市政施工过程中仍然有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强化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2.2 工程检查程序科学性欠佳
市政工程项目的竣工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检查过程中排查各类不合格因素,保证建筑物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在工程质量检测环节中,自检是不可缺少的步骤,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较强的质量监管力度,很多检查机构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要想让工程质量得到提升,施工企业的高觉悟不可缺少,但是制定规范的检查程序也同样重要。
2.3 施工测量标准不统一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工程测量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通常指在建设过程中,从施工环境出发,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应用科学合理的测量理论以及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测量包括的内容众多,例如控制测量、勘测地形、地理信息采集等。
工程测量如果能够收集到高可靠性的有效数据,就能够为后期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帮助,保证工程具有较高质量。
2.4 施工质量要求松散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作为监管部门要重视施工质量的把控,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益来说,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但是目前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对工程进行有效监管,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施工环节中的质量控制,在工作实践上就没有将更多精力放在质量问题上。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在施工前进行了非常完善的施工准备,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方案以及应急响应预案,都无法保证施工建设能够选择最科学的技术来完成。
这就导致市政工程建设完成后,存在较大质量隐患,无法保证后期维护能够顺利开展,这就会使得整个工程建设的效果与预期存在差异,不能实现预计效果。
2.5 监管系统缺失
要想保证市政工程能够在施工阶段顺利完成,将各项技术应用其中,就要对监管系统进行完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
市政工程的后期保障有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建设中如果能够建立起有力的监管体系,完善质量检测程序,能够让我国的市政建设更加完善。
3改善市政施工技术的对策
3.1 创新理念,优化管理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缺少变通是导致技术创新速度缓慢、施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建设理念进行创新,摒弃与当下环境不符合的建设理念,选择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让市政建设需求、生态需求、人文需求都得到最大满足,同时还能够让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控制施工成本,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有很多从事市政管理的人员思想非常陈旧,不愿意将资金花费在新型机械的采购上,对新型技术抱有排斥态度,这种保守的观念就导致新技术的推广受到阻碍,工程建设优化受到影响。
这就需要市政部门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充分了解,分析其缺点,找到与时代不符合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积极的优化。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本土化的优化施工技术与设备。
除此之外,在优化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对管理进行优化,有效的施工管理是施工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
在施工管理上,按照科学的方法有序进行,制定出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通过制度的制定让市政施工技术得到优化。
要想让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就要重视人员培训工作,保证人员的技能水平能够与日新月异的技术相匹配。
市政建设通过政策的制定,能够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有力环境。
3.2 建立施工技术创新体系
市政部门要从自身出发树立起创新理念,从既有施工技术出发支持技术创新,让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这就需要市政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成立相关部门解决市政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并对技术进行实时优化。
此外,适当的奖励机制能够对创新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对于施工人员进行的有效技术创新给与奖励,在市政中营造起积极的创新氛围。
政府部门还应当重视与外界的交流,通过与设备厂商的沟通,与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能够解决市政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对于市政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重视通过新型设备的使用来解决,实现市政工程的优化。
在日常工作中,政府部门要重视对市民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市民对市政工程的满意程度,进而对工程进行优化。
3.3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要想让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优化就需要有相关的制度进行辅助。
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保证施工技术顺利实施,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让新型设备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在施工前要认真完成方案设计,预估工程建设要求与建设周期,核算所需要的人员以及材料,从预估工期与成本出发,完善施工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候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脱离传统施工设计的影响,探索建设中更低成本的施工方案,并加以实施。
在建设开始之前,通过工程造价分析及方案模拟,实现对各项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施工要素的高效状态,让施工效率达到最大值,施工成本控制在最小值。
所以,建立起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让市政工程施工得到优化,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严肃对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
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提升,让施工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施工管理,对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有科学有序的开展,为整体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09)
[2]谢安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2015.46
[3]张晓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J].居业,2015.12
[4]鲁立锋.市政工程技术通病的分析[J].基层建设,2016.10
作者简介:吴艺强,男,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