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苏教版 必修I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分层检测案5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37页
【合格考全员做】(学业水平一、二)
1.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终产物不都是葡萄糖的是()
①淀粉②蔗糖③乳糖④麦芽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淀粉、麦芽糖、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水解终产物均只有葡萄糖一种产物;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形成的二糖,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形成的二糖。
答案:B
2.下列关于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解析: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再水解;乳糖为二糖,必须水解后方能被吸收;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为葡萄糖。
答案:A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依次是()
A.纤维素和糖原B.麦芽糖和乳糖
C.淀粉和糖原D.葡萄糖和纤维素
解析: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是糖原。
纤维素也是多糖,但是它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很多时候不能被生物体所利用。
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都是能源物质,但不是储能物质。
答案:C
4.某植物体内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则◇——○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水◇+○
A.麦芽糖B.乳糖C.蔗糖D.乳糖和蔗糖
解析:麦芽糖水解后产生两分子葡萄糖,乳糖水解后产生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蔗糖水解后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而乳糖是动物所特有的二糖。
答案:C
5.下列脂质中,不能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
A.胆固醇B.性激素C.维生素D D.脂肪
解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因此被称为储能脂;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因此被称为结构脂;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它们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功能,所以又被称为功能脂。
答案:D
6.下列物质的化学组成中,没有基本组成单位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B.蛋白质C.DNA和RNA D.甘油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甘油是小分子物质,没有基本组成单位。
答案:D
7.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是()
A.五碳糖B.五碳糖、含氮碱基、磷酸
C.核苷酸D.DNA和RNA
解析: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答案:C
8.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原是生物体内唯一储备能源的物质
D.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解析: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答案:C
9.如图表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据图回答:
化学元素C、H、O―→单体A B
(1)A是指________,有组成核酸的________和________。
除上述两种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若B是由2分子单体A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______。
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最丰富的是________。
(3)若B是由大量单体A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______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是指________,在马铃薯块茎中,主要指________,能形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单糖脱氧核糖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2)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3)多糖肝糖原淀粉纤维素
【等级考选学做】(学业水平三、四)
10.下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
B.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
C.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
D.细胞内的二糖以及单糖的作用只能是细胞呼吸供能的底物
解析: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故M、N 均为葡萄糖;麦芽糖为还原糖,但蔗糖为非还原糖;单糖中的核糖、脱氧核糖均不作为能源物质,故不属细胞呼吸供能的底物。
答案:B
11.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所以应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解析:脂类物质不都会使人发胖,如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无糖八宝粥虽然不添加蔗糖,但是它本身的材料谷物中就含有大量的淀粉;人体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D
12.如图为糖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淀粉和纤维素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B.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
C.动植物细胞中的多糖都是贮能物质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解析:纤维素是结构物质;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多糖中的纤维素不是贮能物质,所以A、B、C都错误,纤维素的单体为葡萄糖,D正确。
答案:D
13.X内的食物储存形式是()
①脂质②淀粉③糖原
A.只有②B.只有①和②C.只有①和③D.①、②和③
解析:玉米种子中储存的物质有淀粉和脂质。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存物质。
答案:B
14.[2019·北京西城高一期末]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质量。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欲为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和步骤:将新鲜的、经过筛选的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箱中,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开始萌芽,至44小时,进入幼苗生长阶段。
各种糖含量的测定在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开始,之后,每隔4小时测定一次,持续到44小时为止。
测定结果见图。
请回答:
(1)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水解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类。
(2)检测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此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在________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
(3)根据上图检测结果分析:
①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________;发生这一变化与种子萌发12小时后________增强,使________消耗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②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萌发时间,因变量是各种糖的含量变化;在一定的萌发时间内,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总糖量、蔗糖含量变化不大,淀粉含量不断减少,还原糖含量不断增加,说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
(1)植物细胞内的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2)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3)①据图分析可知,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不断增加,淀粉含量不断减少,说明种子萌发12小时后呼吸作用增强,使淀粉迅速消耗并产生大量的还原糖。
②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而还原糖含量增加,说明蔗糖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
答案:(1)单糖、二糖、多糖(2)本尼迪特(斐林)(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3)①逐渐增加(细胞)呼吸淀粉(总糖)②蔗糖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蔗糖分解生成还原糖)
【素养养成练】
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A.探究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B.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加入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实验原理是葡萄
糖属于还原糖,水浴加热时和_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_色(Cu2O)沉淀。
(2)实验B比实验A复杂,其原因是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__________试剂检测葡萄糖,则产生的现象与血液颜色相近,而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
(3)实验A预测:
①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B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1: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mL,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步骤2:取2mL__________,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探究”、“证明”已暗示出实验A是一种探究性实验,实验B是验证性实验。
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在50℃~65℃水浴加热下,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
血液中的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为了避免血细胞的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先采取离心的方法使血细胞沉淀,然后取淡黄色的上清液(血浆)来做实验。
正常人尿液中是不含葡萄糖的,但如果患有糖尿病或一次食用过多的糖,尿液中也会出现葡萄糖。
答案:
(1)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砖红
(2)斐林
(3)①此人没有患糖尿病②此人患有糖尿病
(4)上清液有砖红色沉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