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三节结膜角膜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
⒋预防角膜穿孔 避免对眼部的一切刺激,诊疗过程中切勿挤压眼球。对 于深部角膜溃疡后弹力膜膨出者,应局部加压包扎。嘱 角膜炎病人用手揉眼球,勿用力咳嗽、打喷嚏、做屏气 动作,以减少角膜穿孔的可能。
⒌隔离 对细菌性角膜炎病人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护士应定期
消毒眼用器械及眼液,确保其处于无菌状态。
⑴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 疱疹性角膜炎的基本类型
⑵盘状角膜炎 炎症侵犯角膜深层,浑浊位于 角膜中央呈圆形,边界清楚。
⑶坏死性角膜基质炎 炎症侵犯角膜基质层, 呈黄白色浸润、溃疡、穿孔。
【治疗】
应用抗病毒眼药水,如0.1%碘苷、0.05%环胞苷、 0.1%无环鸟苷等。
※ 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禁用糖皮质激素
角膜炎 ⑸部分患者有发热不适及全身肌痛。
【治疗】
1局部冷敷、使用血管收缩剂,可减速轻症状 2.抗病毒药物
0.1%疱疹净、0.1%三氮唑核苷、4%吗啉双胍等 3.抗生素眼液: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 4.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预防】
1.在传染期间(7—10d)患者应注意隔离,防止流行; 2.患者接触过的用具应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医生检查完患者后常规消毒洗手。
2.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 多见于儿童,双眼受累,潜伏期短,与淋菌性结膜炎相似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检查
【治疗】
1.结膜囊冲洗:大量生理盐水或1:10000KMnO4 2.局部用药:
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者,可用5000~10000u/ml青霉素溶液滴眼, 1min1次,1h后分泌物减少,改为5min一次,分泌物进一步减少, 可改为半小时1次,持续2~3d。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0.1%利福平、 15%磺胺醋酸钠、氯霉素等,晚间应用红霉素、杆菌肽等眼药膏。
3.全身用药
(1)成人:大剂量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钠。青霉素过敏者,可给予壮观 霉素,还可联合口服阿奇霉素或强力霉素。
(2)新生儿:青霉素(100,000万u/Kg/d)静脉滴注或分4次肌注, 共7天。
【预防】
1.注意洗手和个人卫生,勿用手揉眼,勿 进入游泳池,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 免交差感染。
2.接触病人的器械,需要严格消毒,用过 的敷料要烧毁。
2.体征:
⑴眼睑肿胀,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球结膜 水肿。
⑵角膜出现黄白色浸润灶,边界不清,周围 角膜组织水肿,很快形成溃疡。
⑶毒素渗入引起虹膜睫状体炎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圆形或椭圆形局灶性、边界清楚。
匐行角膜溃疡:首先出现灰白色或黄白色的浸润点,迅速 发展成溃疡。溃疡一侧为致密的黄色浸润, 为穿凿进行缘,另一侧比较清洁,边缘稍 整齐。
c.滤泡形成:结膜下淋巴细胞集骤而成,无血管, 滤泡大小不等。
d.角膜血管翳:在结膜发生病变的同时,首先在角膜缘的上 方的半月形灰白色区血管充血,发生新生血管, 伸入透明的角膜与前弹力层之间,各新生血管 之间伴有灰白色点在浸润,是角膜上皮对眼衣 原体的一种组织反应。
e.瘢痕形成:
【诊断】
根据睑结膜乳头增生、滤泡形成、角膜上皮或上皮下 角膜炎、角膜血管翳、Herbert小凹等特异性体征,可以 做出诊断。
⑵角膜缘型
病变主要位为角膜缘周围的球结膜, 球结膜变厚、混浊、有黄褐色或污 红色胶样隆起,结节可融合成堤状 围绕角膜缘,角膜常有营养障碍。 分泌物呈粘稠丝状 ⑶混合型
【治疗】
⒈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配戴保护眼镜,减少阳光刺激,有 条件者,在炎热季节使用空调。
⒉药物治疗
⑴血管收缩剂:0.1%的肾上腺素 ⑵肥大细胞稳定剂:色苷酸钠 ⑶钙剂:2%CaCl2眼药水 ⑷调节免疫功能药:环孢素A油剂滴眼 ⑸皮质类固醇类激素:
症状体征分离,即症状轻,而体征重
【治疗】
⒈药物治疗: 多烯类(0.25%两性霉素和5%匹马霉素滴眼液) 咪唑类(1%咪康唑滴眼液) 嘧啶类(1%氟胞嘧啶滴眼液)
⒉清创、散瞳:
⒊手术治疗:
【护理诊断】
⒈疼痛 眼痛,与炎症病变累及角膜有关。 ⒉感知改变 视力障碍,与角膜浑浊影响视力有关。 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疾病导致视力障碍有关。 ⒋焦虑 视力下降、社会角色的改变、病程长反复
辽源卫校 周杨平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火眼、红眼病 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结膜疾病 病毒性结膜炎 红眼病 免疫相关性结膜炎 沙眼 翼状胬肉
细菌性角膜炎 角膜疾病 病毒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
【病因】
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 柯—威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等
我就是肺 炎链球菌
我是流感 嗜血杆菌
【临床表现】
2.体征:
初起时,睑裂处球结膜充血,其下变性增厚的结缔组织向角膜中央蔓 延,分为头、颈、体三个部分。 ⑴进行性:胬肉组织肥厚、血管扩张充血、头部呈灰白色胶样隆起肿胀,
发展较快,可侵入角膜中央,引起散光遮盖瞳孔影响视力。
⑵静止性:胬肉组织菲薄,颈部和体部血管紧缩,头中境界清晰、平坦、 无炎性浸润,生长较慢,可持续多年无进展。
【治疗】
1.局部用药: 常用的0.1%利福平、10%—30%磺胺醋酰钠或 0.5%新霉素、0.5%金霉素、氯霉素滴眼液 3—6t/d、 每次1—2滴;液间涂0.5%金霉素或四环素、1%红霉素 软膏,疗程最少10—12周
2.全身用药 急性期或严重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3.手术治疗 (1)内翻倒睫术。 (2)血管翳手术。沿角膜缘行球结膜环切电烙(或冷冻)术。 也有人用氩激光灼烙较大的新生血管。对严重的血管翳可考 虑行板层角膜移植术。
【护理措施】
⒈一般护理 勿吃刺激辛辣食物,戒烟酒。
发作等有关。 ⒌潜在并发症:角膜穿孔、眼内炎等。
【护理措施】
⒈一般护理 应保持环境安静、病房光线稍暗,或戴有色眼镜、 眼垫遮盖,以避免光线刺激。
⒉用药护理
⒊保护溃疡面 遵医嘱洗净眼部分泌物和局部用药后应用消毒眼垫包盖,
可减少刺激,保护溃疡面,减轻瞬目损害与疼痛,促进上 皮生长。局部热敷,可以止痛,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有助 于炎症吸收。
【分期】
1.国际常 用Nac-Callan分期法 2.我国分期
Ⅰ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和滤泡同时并存,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组织
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变为瘢痕。仅残留少许活动性病变。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后遗症及并发症】
1.睑内翻及倒睫:最常见的并发症 2.角膜溃疡 3.睑球粘连 4.眼干燥症 5.慢性泪囊炎 6.上睑下垂
【临床表现】
1.急性期沙眼
⑴症状:畏光、流泪、异物感,较多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 ⑵体征:结膜明显充血,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浸润
充血,布满滤泡,可以合并慢性角膜上皮炎及耳 前淋巴结肿大
2.慢性期沙眼(沙眼多指这一期)
⑴症状: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
⑵体征:
a.结膜充血:血管轮廓不清
b.乳头增生:结膜上皮细胞以毛细血管为中心增生
角膜上皮损伤
治愈
感染
恢复透明
角膜浸润
治愈
角膜பைடு நூலகம்疡
恢复透明
治愈 角角角 膜膜膜 云斑白 翳翳斑
角膜穿孔
粘连性
低眼压 角膜白斑
角膜瘘
眼球 萎缩
相继 对发 稳性 定青
光 眼
虹 膜 睫 状 体 炎
虹膜 后粘连
角膜葡萄肿
细菌性角膜炎
【病因】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临床表现】
1.症状: 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
【护理诊断】
⒈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泪液及眼分泌物具有接触 性传染性有关。
⒉舒适的改变 疼痛、眼痒、异物感、烧灼感等 与结膜炎性反应及角膜受损及过敏原刺激有关。
⒊改知改变 视力障碍,与胬肉遮盖瞳孔有关。 ⒋焦虑:与疾病迁延有关 ⒌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角膜溃疡、睑内翻及倒睫、
上睑下垂、睑球粘连、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 温性泪囊炎、角膜浑浊等
3.实行一人一瓶眼药,先滴健眼,后滴患眼 4.提倡一人一盆一巾 5.婴儿在出生后,立即用1%AgNO3滴眼
流行性角结膜炎 ——腺病毒结膜炎
【病因】
腺病毒8、19、 29、37型腺病毒 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
1.症状: 畏光、流泪、异物感、烧灼感、刺痛等。
2.体征:
⑴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睑结膜、穹窿结膜 48小时内出现大量滤泡(大小相等)
⒍手术前后护理
⒎心理护理
⒏健康教育
免疫相关性结膜炎 ——春季结膜炎
又称为春季卡他,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 免疫性结膜炎。
【病因】
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
1.症状: 奇痒、畏光、流泪、异物感等。 分泌物呈粘稠丝状
2.体征:
⑴睑结膜型 病变主要位为上睑结膜,不侵犯穹窿结膜
睑结膜出现大小不等、扁平的粗大乳头,像铺路石样
真菌性角膜炎
【病因】
我是念珠菌
【临床表现】
1.症状: 异物感、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 2.体征:
⑴角膜中央或中央旁边基质层内有弧立的 或散在的浸润,形成基质内脓疡,其表 面上皮依存,致病灶高出上皮面,病灶 呈灰白色,欠光泽,外观干燥而粗糙。
⑵角膜溃疡与周围组织界线分明,溃疡周围 胶原溶解而出现浅沟,或因真菌抗原反应 形成免疫环,有时可观树枝状或伪足样卫 星灶溃疡。
1、症状:畏光、流泪、异物感、烧灼感、刺痛等。 还可以伴有全身症状
⑴眼睑肿胀,结膜充血,以穹窿部结膜为显著 2、体征: ⑵分泌物多,先粘液性以后呈脓性
⑶重者可伴有角膜点状浸润,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可见 中性粒细胞和细菌
【治疗】
1.早期冷敷,每日2—3次,切忌热水洗眼 2.分泌物多时,宜用冷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 3.局部用药:就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 4.中药疗法:桑叶30g、野菊花60g煎水洗眼 5.禁止包扎患眼
目前,主张色苷酸钠在易发季节滴用,每天4—5次。在症状加 重时,以间歇冲击的方法滴用皮质类固醇的药水,每2h1次,持 续3—5d,在发作间歇期不应滴用皮质类固醇药。
【概念】
翼状胬肉是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 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
【病因】
【临床表现】
1.症状:不明显,偶有导物感及流泪。
病毒性角膜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 Ⅰ型
单纯疱疹病毒 感染 三叉神经支配的体表(头、面部皮肤和粘膜)
延神经轴突 感觉N节的细胞内 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受刺激 潜伏的病毒被激活
延神经轴突 达到感觉神经末梢
引起复发感染
【临床表现】
1.症状: 畏光、流泪、异物感、 视力下降、睫状充血等。
2.体征:
【病因】
1.淋菌性结膜炎
致病菌:淋球菌 感染方式:成人由生殖器—眼接触传播而感染。
儿童主要通过患有淋病的父母的手、毛巾、 洗涤用具、水等感染; 新生儿则通过患有淋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 分泌物而直接传染。
2.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
致病菌:脑膜炎球菌 感染方式:血源性播散感染(最常见方式)
【临床表现】
1.淋菌性结膜炎
(1)新生儿:潜伏期2—5天,双眼常同时受累 a、症状: 畏光、流泪、哭闹
a)眼睑高度水肿
b)发病4—5天后大量浆液分泌物变为 b、体征: 黄绿色脓性分泌物,称“脓漏眼”
c)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 d)引起角膜的溃疡 角膜坏死、穿孔 e)患病婴儿还可并发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炎症
如关节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2)成人:潜伏期10h—2/3d,症状与新生儿相似,但较轻
【概念】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 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病因】
沙眼衣原体
1955年,用鸡胚培养方法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传染途径】
含有沙眼衣原体的分泌物是通过手指, 洗脸用水、毛巾、面盆、玩具用及 公共场所用具等媒介传播给健康人。 不良的卫生习惯及拥挤的居住条件都 是沙眼的传播因素
⑵有清水样分泌物,伴耳前淋巴结肿大
⑶发病一周左右炎症逐渐消退,约在半数的 患者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及加重,开始发生 点状角膜炎,主要散在于中央角膜,视力 可略受影响。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病因】
肠病毒70型 ,偶见 A24型柯萨奇病毒
【临床表现】
1.症状: 畏光、流泪、异物感。
2.体征:
⑴眼睑水胀,结膜充血,睑结膜滤泡明显增生 ⑵球结膜点状或片状出血 ⑶有清水样分泌物,伴耳前淋巴结肿大 ⑷病初角膜上皮有一过性、细小点状的上皮性
绿脓杆菌感染:常在24~48小时内毁坏整个角膜, 并有大量黄绿色分泌物和坏死组织附着 前房积脓。
【治疗】
1.滴高浓度强力抗生素眼药水: 每15—30分钟1次 绿脓杆菌感染→多粘菌素B(5万单位/ml) 匐行性溃疡→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
2.适当清创,散瞳和热敷
3.治疗无效,可行角膜移植术, 有并发交感性眼炎趋势,可考虑眼球摘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