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中的重要历史时期、朝代的更替顺序。
- 理解重要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等)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 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重要地理位置,如秦朝的疆域范围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如史料、图片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 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各个朝代的重要政治制度,如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等。
- 重要历史人物(如孔子、秦始皇等)的主要贡献。
- 重大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 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 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现象中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朝代更替的规律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教师系统地讲解历史知识,如历史朝代的更替顺序、重要历史事件的概况等。
2. 讨论法。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历史问题,例如“秦始皇的功与过”,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分钟)
- 展示一幅古代中国的地图(可以是从夏商周到秦朝的疆域演变图),提问学生:“从这幅地图中,你们能看出古代中国的疆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吗?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学习。
2. 讲授新课(30分钟)
- 历史朝代更替(7分钟)
- 教师通过PPT展示朝代更替的时间轴,从夏朝开始,依次介绍商朝、西周、春秋战国(东周)、秦朝等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等基本信息。
例如:“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在阳城。
”同时简单提及朝代更替的原因,如商朝取代夏朝是因为夏桀的暴政等。
- 重要历史事件(15分钟)
- 以商鞅变法为例,教师先讲述变法的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他们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以确立封建统治。
然后详细讲解变法的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
最后分析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再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事件。
展示秦始皇的画像,讲述他统一六国的过程,如公元前230 - 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接着阐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等,分析这些措施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 重要历史人物(8分钟)
- 介绍孔子。
先展示孔子的雕像图片,讲述孔子的生平事迹,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思想家、教育家。
然后详细讲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和“礼”,以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如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强调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课堂小结(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朝代更替、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等。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如通过了解古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等。
4. 课堂练习(7分钟)
-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如选择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简答题:“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
2. 多媒体资源: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等。
- 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如是否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分析历史事件等。
2. 作业评价。
- 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3. 测试评价。
-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一个单元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