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上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案名称:大班安全上学期教案及教学反思《进出门时不挤不抢》课时安排:1课时
年级:大班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知道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2.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教学难点:
1. 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能自觉遵守规则。
2. 幼儿能主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教学卡片:有关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场景。
3. 教学道具:小动物手偶。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PPT、卡片或实物展示进出门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不能挤不抢?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原因,让幼儿理解并掌
握这一概念。
3. 情境模拟:教师模拟进出门的场景,让幼儿分角色扮演,体验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重要性。
4. 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三、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3. 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自觉遵守规则?
4. 教学活动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5. 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课后作业
1. 请家长观察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2.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
3. 请家长记录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自觉遵守规则。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是否能践行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4. 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
1. 安全动画片观看:教师播放关于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安全动画片,让幼儿通过观看了解不挤不抢的重要性。
2. 情境游戏:教师设计一个进出门的情境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不挤不抢的实践操作。
3. 制作安全标志: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安全标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4. 安全知识竞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竞赛,让幼儿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七、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于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自觉遵守规则,如进出门时排队、不挤不抢。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是否能践行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行为。
八、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以了解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内容如下: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是否能理解和接受。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
趣。
3. 教学活动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时间安排、教学资源等。
4. 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九、课后作业
1. 请家长观察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2.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
3. 请家长记录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十、教学拓展
1. 组织幼儿参观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引导幼儿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如进出门时排队、不挤不抢。
2. 开展“安全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践行安全行为,如进出门时不挤不抢,培养幼儿的安全责任感。
3. 邀请家长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如举办家长座谈会,分享安全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成长。
十一、教学活动
1.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进出门的场景,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不挤不抢的重要性。
2. 制作安全海报: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关于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安全海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3. 安全知识问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问答,让幼儿在问答中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进出门时不挤不抢,培养幼儿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十二、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于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自觉遵守规则,如进出门时排队、不挤不抢。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是否能践行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行为。
十三、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以了解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内容如下:
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是否能理解和接受。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活动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时间安排、教学资源等。
4. 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十四、课后作业
1. 请家长观察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是否能做到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2.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
3. 请家长记录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十五、教学拓展
1. 组织幼儿参观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引导幼儿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如进出门时排队、不挤不抢。
2. 开展“安全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践行安全行为,如进出门时不挤不抢,培养幼儿的安全责任感。
3. 邀请家长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如举办家长座谈会,分享安全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
1. 让幼儿了解进出门时不挤不抢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难点:
1. 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能自觉遵守规则。
2. 幼儿能主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