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捏出中耳炎 症状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被捏出中耳炎症状有哪些
宝宝被捏出中耳炎症状有哪些
一、慢性中耳炎
1、流脓:慢性中耳炎的症状最主要的症状是流脓。
脓液的状态可以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
非感染性脓液质地稀薄,没有异味,预后也比较好。
而感染性脓液量少粘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强烈的异味。
2、听力下降:慢性中耳炎会根据程度不同患上轻重不一的听力下降。
由于多数都是一边耳朵听力下降,所以很多时候会被小朋友和家长忽略。
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
一般为传导性聋;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3、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会根据发病进程分为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穿孔性中耳炎以及坏死性中耳炎
1、早期(卡他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又被称为分泌性中耳炎。
听觉障碍为此类中耳炎的最常见症状。
卡他性中耳炎的听觉障碍很有特色。
患上卡他性中耳炎的小伙伴们听外面的声音会非常低,但听自己说话声却是会变大。
在吞咽时,患耳内有回声。
有时体温会有轻微的升高。
小儿患病后会比表现为高热,哭闹不安。
小儿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分泌性中耳炎在3岁幼儿当中患病率最高。
武汉市儿童医院历经三年时间,对市属15家幼儿园内3—6岁的7469名儿童调查发现,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率为6.67%,其中3岁患病率最高,而中耳炎因症状极易被家长忽略,很有可能导致孩子耳聋。
2、中期(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害耳底。
顾名思义,化脓性中耳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以疼痛、脓液为主要症状的中耳炎症。
小朋友患上化脓性中耳炎后会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和消化道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它并发症有颅外并发症如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小儿哭闹不安,体温可高达40°C。
惊厥,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晚期(穿孔性中耳炎):穿孔性中耳炎可以说是发展到最晚期的急性中耳炎。
穿孔性中耳炎会由于鼓膜穿孔会有大量的脓液外流。
由于脓液得以引流,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亦随着改善,耳痛减轻,体温下降。
耳漏初为血水样,后为粘脓性或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