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扶余市中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原市扶余市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和运用 (共6题;共33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附近fù思索shuǒ奔驰chí直径jìng
B . 惩罚chéng渊博yuān执行zhí监督dū
C . 缠绕chán签订dìng倾泻xiè传染yǎn
D . 缚在fù诺言nuò容纳nà棘手chì
2. (2分)选择字词音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A . 蓦(mò)地猝(cù)然千锤百练
B . 打量(liáng)平仄(zè)屈指可数
C . 风靡(mǐ)愚氓(máng)无与伦比
D . 狼藉(jí)愠(yùn)色闲情逸志
3. (2分)(2016·陕西)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阳光柔媚,轻风拂面,我闲坐于兰苑窗前,思绪如白云________(仿徨徘徊徜徉)于蓝天。
(2)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弘扬________(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精巧绝伦),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品格。
4. (10分)(2016·陕西) 经典诗文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2)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
(《虽有佳肴》)
(4) ________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5) ________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 ________ ,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7)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9) ________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 ________ ,欣欣然张开了眼。
(朱自清《春》)
5. (15分)(2016·陕西)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
③相反,________懂节制、能节制,________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
④“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横线上。
(3)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横线上。
6. (2分)(2016·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青春终于胜利了。
保尔没有死于伤寒。
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
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乙】“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1)【甲】文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
(2)【甲】【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保尔面对疾病和江姐遭受酷刑时,都表现出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 (15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金桂飘香,枫林尽染……在这叠翠流金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中国共产党已建党91周年,如歌91年,辉煌91年。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学校团委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假如你是校团委宣传委员,你准备组织开展哪些活动?
(2)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这项活动,校团委拟组织“我与我的祖国”征文比赛,请你为比赛海报写一句最引人入胜、简要易记的宣传语。
(3)在班级开展的“颂党恩”主题班会活动中,根据节目表,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之后是集体舞蹈“党啊,亲爱的妈妈”,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50字左右)
三、阅读理解 (共4题;共71分)
8.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青草的味道
牛鸣晓
①儿时家贫,父亲患有肺结核,没日没夜地咳,他的背日渐佝偻下去,母亲身子骨儿单薄,二老辛苦终年,勉强支撑着我们这个家,却从没有在我和弟弟上学的事上打过坎儿。
为了一年两度的学费,家里喂了猪,饲料的来源主要靠田边地头的青草。
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和弟弟一放学,就挎起筐子,拿起镰刀,割草去了。
③田野里的风总是新鲜的,带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到处有不知名的野花摇摆着身子轻轻地舞着。
我走到一簇绿茸茸的草边,蹲下身,很把式地割起来,偶尔有蝴蝶翩翩飞来,萦绕在发际,甚至落在肩上,于是,我就像有了啦啦队似的,镰刀舞得更欢了。
④眼看筐子满了,我惬意地一屁股坐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去,随手抽出一根草茎,放进嘴里咀嚼起来。
各种草的味
道是大不相同的,茅草又软又绵,又香又甜,最是好吃;茗巴草甜丝丝的;羊补奶草上的果子,青青的外皮里包着羊奶似的白色汁液,是不可多得的鲜果;酸酒缸草酸得让人合不拢嘴;胖婆娘草黑色的汁液又苦又涩又麻,好像五奶家柿树上没熟的青柿子;癫肚皮草清苦得有滋有味,犹如苦丁茶;还有刺角芽、剪子股、灯笼棵等好多种草。
我看着夕阳红着脸,一耸一耸地滑下那棵搭着喜鹊窝的大树,就喊上弟弟,嘴里再叼一棵草,扛着草筐,边嚼边吮地回家了。
⑤父亲很少笑,却总会咳嗽着从我们肩上接过草筐,并拍打掉落在我们身上的草末儿。
父亲的头一天比一天低下去,我们的草筐也一次比一次沉重。
终于有一天,父亲躺在床上,再也接不动我们的草筐了。
在后来,父亲躺着的土地上也长满了青青的草,有我认识的,也有我不认识的。
扯一根放在嘴里,万般滋味化作大颗泪珠,落在草叶上,闪了一下,又落入土中,洇湿了父亲的一片屋顶。
⑥父亲不在时,我正上高中,家中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于是,弟弟坚持退了学,去山西煤窑挣钱。
每次回来时,他的脸总是黑黑的,洗也洗不净。
这样,割草的便只有我一个人了。
草仍然是那样的味道,甜的、酸的,更多的是又苦又涩。
⑦弟弟一年一年地从那黑色的东西里抠出一点一点的钱来,突然有一天,他却被这黑色的东西吞没了。
我抱着他的“小屋”一路无语。
路经黄河大桥,望着翻滚着黄浑浑大浪的河水从天边来,又到天边去,眼看着偌大的一个人被装进一个小小的盒子里,我的心被抽空了,泪就和着火车过桥时“哐当哐当”的节奏声落下来。
⑧弟弟的坟靠着父亲的坟,如今也长满了青草,矮矮的,密密的。
⑨土地上的一蓬蓬青草,支撑了艰辛的生存,滋养了微薄的快乐,承载了沉重的记忆。
一个能够品尝出青草的甜香绵软的人,必定体味过生活浓烈的苦涩。
当贫穷、疾病和死亡堆积成生活的苦难,当无私的爱与亲情成为压在心头无法释放的负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容地领受生活,并以沉重的使命感顽强地寻找幸福。
幸福是什么?是充实的生活,是拥有和给予爱,是始终心存希望。
幸福在哪里?在过去,在现在,在未来。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文章有多处照应,写出与第⑤段中“父亲的头一天比一天低下去”相照应的一句话。
(2)阅读上文后,你可能会联想到宋学孟的《柳叶儿》,吃柳叶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作者却感到无穷乐趣。
本文也有类似的描写,请找出一句并谈谈童年的“我”为什么感到快乐?
(3)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⑦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有人认为文题“青草的味道”改为“痛苦的记忆”比较好,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5)作者从字里行间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你体会到了吗?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9.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情怀
叶倾城
那天是周末,说好了要和朋友们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了电话,声音是小女孩般的欢欣:“明天我们单位组织春游,你下班的时候到威风糕饼店帮我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
”
“春游?”我大吃一惊,“你们还春游?”想都没想,我一口回绝,“妈,我跟朋友约好了要出去,我没时间。
”
跟母亲讨价还价了半天,她一直说:“只买一袋面包,快得很,不会耽误你……”最后她有点生气了,我才老大不情愿地答应。
一心想速战速决,刚下班我就飞身前往,但是远远看到那家糕饼店,我的心一沉:店里竟挤满了人,排队的长龙一直蜿蜒到店外。
我忍不住暗自叫苦。
随着长龙缓缓地向前移动,我频频看表,又不时踮起脚向前张望,足足站了近20分钟,才进到店里去。
真不知母亲是怎么想的,休息日在家休息休息不好吗?怎么会忽然心血来潮去春游,还说是单位组织的,一群半老太太们在一起,又有什么可玩的?
前面的人为了位次而激烈地争吵,有人热心地出来给大家排顺序,计算下来我是第三炉的最后一个。
多少有点盼头,我松口气,把重心换到另一只脚上接着站。
就在这时,背后有人轻轻叫了声:“小姐。
”我转过头去,是个不认识的妇女,我没好气:“干什么?”她的笑容几近谦卑:“小姐,我们商量一下好吗?你看,我只在你后面一个人就得再等一炉。
我这是给儿子买,他明天春游,我待会儿还得回家做饭,晚上还得送他去学校听课,如果你不急的话,我想,嗯……”她的神情里有说不出的请求:“请问你是给谁买?”
我很自然地回答:“给我妈买,她明天也春游。
”
①没想到,当我作出回答时,整个店突然在刹那间有了一种奇异的寂静,所有的眼光一起投向了我,我被看得怔住了。
有人大声地问我:“你说你给谁买?”我还来不及回答,售货小姐已经笑了:“嗬,今天卖了好几百袋,你可是第一个买给当妈的。
”
我一惊,环顾四周才发现,排在队伍里的,几乎都是女人。
从白发苍苍的老妇到妙龄少妇,每个人手里的大包小包,都在注解着她们的主妇和母亲的身份。
“那你们呢?”
“当然是买给我们的‘小皇帝’的。
”不知是谁接了口,大家都笑了。
我身后的那位妇女连声说对不起:“儿子远足,一年只有一次,我也愿意让他吃好玩好,我们小时候春游,还不是就挂着个吃?”
她脸上浮出的神往的表情使她整个人都温柔起来。
我问:“现在还记得?”
她笑了起来:“怎么不记得,现在也想去啊,每年都想,哪怕就是只在草坪上坐坐,晒晒太阳也好啊——到底是春天,可总没时间。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大概,我也只有等到孩子长到你这种年纪时,才有机会吧。
”
原来是这样,并不是母亲心血来潮,而只是母亲心中一个埋藏了几十年的心愿。
而我怎么会一直不知道呢?我是母亲的女儿啊。
她手里的塑料袋里,全是饮料、雪饼、果冻……小孩子爱吃的东西。
②沉甸甸的,坠得身体微微倾斜,她也不肯放下来歇一歇。
她向我解释:“都是不能碰不能压的。
”她就这样,背负着她不能碰不能压的责任,吃力而又安详地等待着。
我说:“你太辛苦了。
”
她的笑容平静里有喟叹:“谁叫我是当妈的?熬吧,等孩子懂得给我买东西的时候就好了。
”
这时,新一炉的面包热腾腾地端了出来,芳香像原子弹一样地炸开。
我前面的那位妇女转过身来:“我们换一下位置,你先买吧!”
我一愣,连忙谦让:“不用了,你等了那么久。
”
她已经走到我身后,略显苍老的脸上明显有生活折磨的痕迹,声调却是天生只有母亲才有的温柔和决断:“但是你母亲已经等了二十几年了。
”
她前面的一位老太太微笑着让开了,更前面的只回身看了一眼,也默默地退开去。
③我看见,她们就这样安静地、从容地、一个接一个地,在我面前铺开了一条小径,一直通向柜台。
“快点啊。
”有人催我,“你妈还在家里等你呢。
”
刹那间,我分明知道,此时,她们看到的不是我,而是她们长大成人的儿女,在下班的路上为自己提回一袋面包呢……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通往柜台的路一下子变得很长很长,我慎重地走在每一位母亲的情怀里,就好像走过了长长的一生,从未谙人世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终于读懂了母亲的心。
(1)我在为母亲买面包的过程中,思想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文中的描写十分细腻,极具表现力,请从三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3)文章题为《母亲的情怀》,结尾也说“我慎重地走在每一位母亲的情怀里”,你能说说母亲的情怀到底有哪些内涵吗?
(4)中国老人的生活大都辛劳而沉重,他们往往以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换取孩子的成长。
作为晚辈,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老人过上舒心宽慰的生活?(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入手答题)
10. (16分)(2016·陕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
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
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________
②余服官二十年________
③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
④腰白玉之环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余为少慰余不愿为大官
B .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戴朱缨宝饰之帽
C . 可以处乐以衾拥覆
D . 太丰则吾不敢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
不可惯习懒惰。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
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什么?
11. (10分)(2016·陕西)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泛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 (共6题;共33分)
1-1、
2-1、
3-1、
3-2、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5-1、
5-2、
5-3、
6-1、
6-2、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7-1、
7-2、
7-3、
三、阅读理解 (共4题;共71分)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