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南昌十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南昌十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传统。

中国小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叙事传统,比如说潜在的“四季结构”。

西方文学中的长篇虚构叙事,从史诗发展而来,因此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即叙述一个开头、发展、结尾过程俱全的故事。

“结构的完整性”往往成为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

中国小说也注重讲故事,但往往不是紧紧围绕着小说主人公,包含了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的严密的叙事结构,而是在故事的结构之外,常常还有另一重潜在的结构,比如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四季”,或者说“季节的转换”。

以《红楼梦》为例。

“四季”具有对应人物、家族命运的叙事功能,同时小说虽然以宝黛的情感发展线索重点写了几大事件,但还有一个潜在的结构,便是“季节的转换”。

在此基础上,写庆寿、看戏、结社、消夏、过冬,以及一应的衣饰、食物。

一部《红楼梦》,不过写几年的春去秋来,便写出了中国人“恒常”的人生与面对自然的心灵世界。

而在这“恒常”的底色之上,作者写出世事、命运的“无常”,增加了悲剧感。

“四季”这一潜在的结构方式很少受到当代写作者的重视。

“四季”代表的是“日常”“恒常”,代表一种自然、复沓之美,代表编织其中的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

而当下的一些小说,具体的故事情节背后,往往是时代的背景和宏大的思想框架,与“四季”的旨趣相去甚远。

而先锋浪潮中,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学技巧轮番上演,小说的主体不再是故事、人物,有时甚至只是叙事行为,更是与之南辕北辙。

另外,中国小说特别是白话小说中常常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通过语言使人物的个性鲜活生动、跃然纸上,对话甚至用来表现故事。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观察到,中国的主流文学,“言”往往重于“事”,“事”常常被“非事”打断。

也就是说,西方文学更重“事”,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而中国小说,往往对人物的语言投入更大的关注。

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使他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神情毕肖的个人,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注重人物的语言,重视说话人的“声口”,以语言来表现人,是中国小说的又一个优秀传统。

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好处,认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

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大致呈现出两个趋向,一是模仿西方的小说技巧,一是网络化的快速写作。

对于认真探索小说艺术的写作者们来说,西方的小说技巧固然值得借鉴,但写好人物语言、仔细揣摩人物“声口”,
或许也是我们不该放弃的并未远去的小说传统。

(选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3日1 6版作者:王晶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小说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四季结构”叙事传统,在每篇小说中都会有对应四季的故事。

B.西方小说和中国古典小说都重视讲故事,但西方小说更重视故事的完整性,而中国小说往往还有潜在的“四季结构”。

C.“四季结构”所反映是中国古典小说对日常、恒常等社会美、复沓美的重视,它代表编织其中的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

D.过分地追求时代背景和宏大的思想框架,使中国当代小说丢掉了传统小说“四季结构”这一优秀的传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重点论述了中国小说的两个重要传统,一是中国小说自身的叙事传统,二是使用对话表现人物。

B.文章在论述中国小说的两个传统特点时,都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西方小说进行比较。

C.文章批评了中国当代作者不重视“四季”这种传统的潜在结构,以至于当下的一些小说失去了“四季的旨趣”。

D.作者引用美国汉学家浦安迪的研究成果意在说明中国小说往往更注重通过语言使人物个性鲜活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学中的长篇虚构叙事,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往往是“故事的完整性”。

B.金圣叹评价《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个人物,每个人都有其性情、气质、形状,及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

C.作者认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一旦模仿西方技巧和进行网络化快速写作,就会偏离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D.作者认为,西方小说的传统固然值得借鉴,但对于认真探索小说艺术的写作者们来说,中国传统更应该继承。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创业史(节选)
柳青
一个初春的阳光灿烂的上午,嘴里噙旱烟锅的庄稼人,提粪筐的庄稼人,和倒背双手的庄稼人,纷纷从稻地塄坎上的许多小径,向梁三老汉的草棚院走去。

“哎,宝娃子买的叫啥稻种呢?”
“百日黄嘛。

听说从插秧到搭镰割稻子,只要一百天。


“怪!自古常言:一月缓苗,一月长,一月出穗,一月黄。

这‘百日黄’少二十天,差一个节气还多哩!”
“就要看打粮食怎样呢!”
“听梁生宝吹,这号稻子秆秆不高,穗穗够长。


“出奇!这么说,肥料大些,也不怕长滥?”
“人家说,肥料大了,只要水灌均匀,没关系喀。


“啊哈!有这么好的稻种?买回来多少呢?”
“一石多。

听说本互助组分毕,还有余头哩。


“要是有余头,咱也分它点试试看!……”
“百日黄”稻种的生长期短,在蛤蟆滩引起了这样广泛的兴趣,庄稼人们把梁三老汉的草棚院挤得水泄不通。

说话的声音很嘈杂,好像黄堡镇上的粮食市场一样。

人们把粗大的手伸进解开的口袋里,用指头捏一撮稻种,放在手掌心里细瞅,用大拇指头搓搓,用口轻轻吹去稻糠,又细瞅,把大米粒投进嘴里嚼碎,然后唾掉,然后互相交换意见。

都说:成色不赖!
头上包着头巾的梁生宝,用一个升子,把稻种从麻袋里,舀到他互助组的人带来的器具里头。

一群庄稼人严严实实把生宝挤在中间。

大伙争着抢着,要分多出来的稻种。

在生宝起身到郭县去之前,他曾征求过村内各代表和各互助组长,如若有人愿意换新稻种的,可以凑钱给他,他可以给大伙捎办。

但是有的人实在是弄不到钱;有的人摸不清稻种究竟好坏,不愿意冒一块钱的险;有的人担心生宝办不好事情,恐怕要白白分担他的车票、路费。

现在,这些庄稼人被新稻种早熟的优点吸引住了。

这给生宝很大的鼓励:庄稼人尽管有前进和落后、聪明和鲁笨、诚实和奸猾之分,但愿意多打粮食、愿意增加收入,是他们的共同点。

这就使得互助合作有办法,有希望了。

——想到这里,他精神抖擞,容光更加焕发了。

人们拥挤着,喧嚷着,一霎时把生宝弄得头昏脑涨。

……
当院里只留下生宝一个人的时候,他把剩下的稻种一称,不住地惋惜地咂嘴。

“把它的!弄下这事!”
“怎呢?”妈在屋里问。

“弄得咱不够了。


生宝妈坐在草棚屋炕上做鞋帮,通过敞开的窗口,温和地责备儿子:
“你常是冒冒失失,做事没个底底。

我说你先把自家的稻种舀出再分,你说不好,要先人后己。

这阵好!看弄得自家不够了吧?”
“罢哩!咱用上一部分旧稻种算哩。

”生宝乐呵呵地说。

梁三老汉在磨棚子里磨玉米面,听见这事,心在他胸膛里蛮翻腾。

他忍耐不住,颠出磨棚,站在院里。

罗面把他弄得头发、眉毛、胡子一片粉白。

他用非常丧气的目光,灰心地盯着生宝,袖子和瘪瘦的手上,落着一层玉米面粉,指着生宝说:
“你呀!你太能了!能上天!你给互助组买稻种嘛,你给大伙夸稻种这好那好做啥?这阵弄得自家也不够了!好!好!精明人!”
给老汉这么一说,生宝反而呵呵地大笑了。

他笑继父的做人标准。

生宝觉得有必要认真地向继父做点解释工作。

他收敛了嬉笑,很严肃地用他学来的道理,给继父讲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什么不同。

“啥叫自发的道路呢?”生宝说,“爹!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咱分下十亩稻地,是吧?我甭领导互助组哩!咱爷俩就像租种吕老二那十八亩稻地那样,使足了劲儿做。

年年粮食有余头,有力量买地。

该是这个样子吧?嗯,可老任家他们,劳力软的劳力软,娃多的娃多,离开互助组搞不好生产。

他们年年得卖地。

这也该是自自然然的事情吧?好!十年八年以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咱爷俩名下了。

咱成了财东,他们得给咱做活!是不是?”
梁三老汉咧开黄胡子嘴巴笑了,为了表示他的心善,不赞成残酷的剥削,他声明:
“咱不雇长工,也不放粮。

咱光图个富足,给子孙们创业哩!叫后人甭像咱一样受可怜。

……”
“那不由你!”生宝斩钉截铁地反驳继父,“怪得很哩!庄稼人,地一多,钱一多,手就不爱握木头把儿哩。

扁担和背绳碰到肩膀上,也不舒服哩。

那时候,你就想叫旁人替自个儿做活。

爹,你说:人一不爱劳动,还有好思想吗?成天光想着对旁人不利、对自个有利的事情!”
老汉在胡子嘴巴上使着劲儿,吃力地考虑着生宝这些使他大吃一惊的人生哲学。

生宝坐在矮凳上,继续向坐在对面的继父宣传。

“图富足,给子孙们创业的话,咱就得走大伙富足的道路。

将来,全中国的庄稼人们,都不受可怜。

现在搞互助组,日后搞合作社,再后用机器种地,用汽车拉粪、拉庄稼……”
梁三老汉一听这些在他认为不着边际的空谈,便轻蔑而嘲笑地眯起皱纹眼皮,问:
“要几年?用机器种地要几年?明年?后年?”
生宝说不上要几年。

生宝是个诚实人,他不能胡诌。

他只笑不说话了。

他再辩论下去,不仅没有意义,反而还会弄坏。

只要不决裂,他相信,他将来能改变继父的想法。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生宝从郭县带回来的稻种“百日黄”,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从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庄稼人贪
小便宜,以及愿意多打粮食的愿望。

B. 对于儿子生宝分稻种把自家分得不够的结果,生宝妈只是“温和地”责备他,这种态度说明生宝妈对儿子慈母般的关心,不愿过分责备他。

C. 听完梁生宝关于自发的道路的打比方解释,梁三老汉咧开黄胡子嘴巴笑了,这是因为梁生宝的话某种程度上切合了梁三老汉内心真实的想法。

D. 作者在刻画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矛盾双方时,将他们安置在分稻种这一统一事件下,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关系,加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5. 梁生宝和梁三老汉,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小说原名“稻地风波”,后更名为“创业史”,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5月24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在洛杉矶举行。

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1974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1975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协会(L-5)。

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把人类送入太空”。

大会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发与技术探索展示。

与20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提出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太空移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

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地,在火星的Noctis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基地提供能源等。

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申美国探测火星的计划--2018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

2021年,用“龙”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单元运至火星。

2025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

(选自《国际关系研究》2018年6月13日)材料二: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

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它星球。

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

火星的自转速度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
中也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

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

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

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

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材料三: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

中国国防科工委“航天工程中心”早在2016年8月就正式启动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

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国际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

火星与地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燥、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

但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

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的“天地组合”协同工作。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

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取材于《澎湃新闻网》2017年8月24日新华社独家专访)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

B.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人类太空移民的梦想比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更具有前瞻性。

C. 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
实。

D.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

其中,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地球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侵招致终局时,人类要么等待灭绝,要么移民其它星球。

B. 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C.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是因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D. 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而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

9.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不利因素?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思廉,字仲常,真定获鹿人。

幼师太原元好问。

既冠,张德耀宣抚河东,辟掌书记,复谢归。

至元十年董文忠荐之世祖问文忠曰汝何由知王思廉贤对曰乡人之善者称之也遂召见,授符宝局掌书。

十三年,姚枢举为昭文馆待制,迁奉训大夫、符宝局直长。

十四年,改翰林待制,尝进读《通鉴》。

帝尝御延春阁,大赉群臣,俾十人为列以进,思廉偶在卫士之列,帝责董文忠曰:“思廉儒臣,岂宜列卫士!”
十八年,进中顺大夫、典瑞少监。

十九年,帝幸白海,时千户王著矫杀奸臣阿合马于大都,辞连枢密副使张易。

帝召思廉至行殿,屏左右,问曰:“张易反,若知之乎?”对曰:“未详也。

”帝曰:“朕自即位以来,如李璮之不臣,岂以我若汉高帝、赵太祖,遽陟帝位者乎?”思廉曰:“陛下神圣天纵,前代之君不足比也。

”帝叹曰:“张易所为,张仲谦知之否?”思廉即对曰:“仲谦不知。

”帝曰:“何以明之?”对曰:“二人不相安,臣故知其不知也。


二十年,升太监,帝眷注优渥。

尝疾,赐御药,顾问安否;扈跸,失所乘马,给内厩马五匹;盗窃所赐玉带,更以玉带赐之。

裕宗居东宫,思廉进曰:“殿下府中,宜建学官,俾左右近侍,尝亲正学,必能裨辅明德。

”裕宗然之。

裕宗尝欲买甲第赐思廉,思廉固辞。

二十三年,改嘉议大夫、同知大都留守,兼少府监事。

藩王乃颜叛,帝亲征,思廉间谓留守段贞曰:“藩王反侧,地大故也,汉晁错削地之策,实为良图,盍为上言之?”贞见帝,遂以闻,帝曰:“汝何能出是言也?”贞以思廉对,帝嘉之。

延祐七年卒,年八十三。

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德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恒山郡公,谥文恭。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至元十年/董文忠荐之世祖/问文忠曰/汝何由/知王思廉贤/对曰/乡人之善者称之也/
B. 至元十年/董文忠荐之/世祖问文忠曰/汝何由知王思廉贤/对曰/乡人之善者称之也/
C. 至元十年/董文忠荐之/世祖问/文忠曰/汝何由知王思廉贤/对曰/乡人之善者/称之也/
D. 至元十年/董文忠荐之世祖/问文忠曰/汝何/由知王思廉贤/对曰/乡人之善者/称之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辟,古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

B. 陛下,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是对帝王的尊称。

“殿下”汉代称皇太子、诸侯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

C.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

作为正规的宰相机构,掌管制令决策,是中央最高权力机关。

D. 赠,指追赠,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亲属加封。

这里强调王思廉死后获得的官爵及荣誉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思廉有名声有儒才。

董文忠因为乡人的称赞而了解王思廉的贤才,向世祖推荐他。

皇帝大赏群臣时,认为王思廉是儒臣,不应该排在卫土队列中。

B. 王思廉善于言辞,也敢于直言。

他直言不清楚张易谋反的事,皇帝问臣子不臣是不是因为自己仓猝登上帝位,他夸赞陛下胜过前代君王。

C. 王思廉能进谏良言,时被采纳。

裕宗做太子的时候,他提出兴建学馆,让身边近侍学习纯正儒学。

藩王乃颜叛乱时,他通过段贞进谏,受到嘉奖。

D. 王思廉圣眷优渥,屡有恩宠。

裕宗探问他的病情,亲自赐药,赏赐他丢失的马匹。

他盗窃玉带,裕宗不治罪,还赐他玉带,还曾想给他购买府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何以明之?”对曰:“二人不相安,臣故知其不知也。


(2)藩王反侧,地大故也,汉晁错削地之策,实为良图,盍为上言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秦楼月
【宋】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

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諲(1085—1152),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

南宋初,他曾率潭州军民抵抗金兵。

后因上章反对与金使议和,被迫辞职。

②乾龙节:指农历四月十三日,北宋钦宗皇帝的生日。

14.词从长度上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

本词属于______。

用语上贯穿下阕的核心意象是_________。

15.古诗词有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手法,但在每个作者的笔下又有不同的表现。

比较下面两句词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

(1)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写出了诗人一生颠沛流离、暮年多病生活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7.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 下课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