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娥的故事
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在当今社会也必须大力宣扬。

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曹娥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曹娥简介
曹娥(公元130-143),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因此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并建以寺庙慰其孝心。

曹娥事迹
据虞预的《会稽典录》记载:“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以五月五日迎伍神,为水所淹,不见其尸。

”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个巫祝,负责祭祀方面的工作,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不幸掉入江中,生死未卜。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

父盱,能弦歌,为巫祝。

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

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

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曹娥之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她昼夜沿江哭寻父亲。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五日后她的尸体抱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

元嘉元年(151),上虞县令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

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为一谜面,谜底为绝妙好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