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桥工程桥面铺装病害原因及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道桥工程桥面铺装病害原因及处理
技术
2河南省南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1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和汽车行业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在繁重的交通压力下,道路桥梁的建筑结构逐渐频繁出现质量问题,桥面铺装的
病害较为严重,如果不能及时修补,将会影响道路桥梁使用寿命,威胁行车安全,给社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道路桥梁工
程桥面铺装病害,并且提出了处理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桥面铺装;病害裂缝
前言:在当前道桥工程中的桥面铺装病害现象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

因此,解决道桥铺装病害现象是相关部门目前务
必重视的问题,在制订解决方案时,还需根据桥面铺装的具体病害采取针对性的
控制措施,同时还需不断提高道桥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质量的管控,以此确保
道桥工程的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我国道桥工程的长久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1 道桥工程中桥面铺装的常见病害
1.1 裂缝病害
混凝土裂缝是道桥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问题,其中较为熟悉的有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放射状裂缝以及表面裂缝等多种类型。

产生这一病害的原因大多是混
凝土的配合比调配不准确,造成其强度及各项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或者是由于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做好压实工作,造成混凝土密度不够,承载
性不足,导致后期在车轮不断反复碾压的重力下产生裂缝。

1.2 坑槽病害
桥面坑槽病害一般是指松散材料失散后形成的凹坑,其形成原因大多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严格遵守混合料的配合比,造成沥青含量太少不能有效地将矿质集料黏结,导致后期铺装层的沥青混合料孔隙间隔太大,而沥青与矿料间的黏合度不足,最后在车辆反复碾压的作用下,沥青从矿料表面脱离形成局部坑槽,使得过往车辆不能正常行驶。

1.3 车辙病害
车辙病害通常是在车辆发复重压的作用下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纵向沉陷而形成的,属于永久性变形病害的一种。

据了解,根据桥面铺装层的深度分类,一般将车辙分为以下三个等级,车辙深度在13mm以下时为轻级车辙,深度在13~25mm 时为中级车辙,深度超过25mm时则为重级车辙。

造成桥面车辙的原因多数是交通重载过大、材料质量不高等,特别是在高温季节,铺装层的性能指标退化严重,强度下降较快,极易形成车辙病害。

2 桥面铺装病害的处理方法
2.1 裂缝修补填充技术
裂缝修补技术的具体应用还需根据实际裂缝情况而决定,针对不同裂缝需要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其中常见的裂缝修补法有表面涂抹法、填充法以及灌浆法等。

一般对于桥面裂缝较浅,宽度在0.2cm以下的裂缝采取表面涂抹法,主要将加热的沥青油涂抹在裂缝表面达到修补效果。

也可以使用填充法将适量热化沥青填充至裂缝间隙处,在填充前需要将缝隙间的杂物清理干净,确保内部混凝土不会受到污染物污染,在填充完毕后还需将沥青表面涂抹均匀,使其平整。

如若裂缝范围较广且深度较大,则需要将铺装层进行改造,或者采取局部挖除修补法以及混凝土置换法对裂缝进行相应处理。

主要是将铺装层进行重新改造,提高其整体受力性能,或者使用挖除修补法将裂缝处的轮廓线涂抹黏层油在分层压实,而混凝土置换法则是将病害范围内的混凝土铲除,再将高性能的混凝土浇筑于桥面以此达到修补效果,延长道桥的使用寿命。

2.2 坑槽修补法
在修补坑槽时,施工人员需遵循“方正”的原则将各种不规则的坑槽修补为
正方形或长方形。

在修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依照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轮廓
线对坑槽实施操作,在开挖后还应将黏层油涂抹到坑槽底部与周边位置,以此保
证后续材料的有效黏合。

另外在调配混合料时,需严格控制沥青含量,确保沥青
混合料的使用量达到修补效果,并且需要分层完成填筑工作。

最后,施工人员还
需采用专业的捣实工具将坑槽边角反复捣实,参考施工要求完成压实工作,以此
保证修补材料的耐久性。

2.3 对裂纹修复加固
桥面出现裂纹的区域是桥面较易受损、桥梁结构较不稳定的区域,所以应当
特殊应对。

可以用灌封胶来灌注,起到加固作用。

首先要确定桥面铺装病害的具
体位置,然后根据受损程度大小来确定施工方案,采用适量灌封胶灌注。

若是要
对桥梁结构进行进一步加固,还可采取预应力加固技术和钢筋黏度加固技术,促
使桥梁结构的抗弯力和承载力都得到提高。

3 道桥工程桥面铺装病害的控制措施
3.1 做好桥面铺装层厚度设计
在设计桥面铺装层厚度时,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环境。

一般就高速公
路的桥面而言,应确保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厚度在9cm以上,而普通公路桥面的
铺装层厚度则需要与连接公路面一致便可。

另外,施工人员在道桥上下部结构实
施作业时则需要严格把控标高,如若标高误差较大,则不能依照原有设计厚度进
行铺装层的操作,施工人员还需上报工程负责人,通过重新设计标高路线才能明
确铺装层的厚度。

3.2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
为了有效减少桥面铺装的病害现象,施工单位应加强桥面铺装施工质量的控
制措施,加大其管理力度,以此从根源预防桥面铺装的病害形成。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严格把控桥面铺装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应按照施工需求详
细检查各类粗细骨料及水泥等原材料的各项指标,通过分批检验进行全面的综合
检查,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桥面铺装的施工需求。

在混凝土配料时还应注意将砂
子过筛,其所用石料也应仔细检查、筛分后才可投入使用,在搅拌过程中施工人
员还需保持各种衡器的准确性,以此达到严格把控混凝土质量的目的,确保桥面
铺装的施工质量。

3.3 严格遵守混凝土浇筑规范
为了将铺装混凝土与路板结合为一个整体,预制梁板的顶面需要进行刷刷,
通常在垂直跨距方向上开槽,并用钢丝刷将梁顶接缝面的浮浆清理干净,并使用
空压机将其洗掉,以确保梁板安装后能与桥面铺装紧密结合。

此外,在桥面浇筑
混凝土前,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设计方案,按施工图纸设置钢网,保证钢网上下
保护层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桥梁混凝土的刚度,减少桥梁裂缝病。

而且,施工人
员还需要严格按照振动规范实施振动操作,以保证混凝土振动压实,当混凝土达
到初凝状态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按照施工标准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拔,以有效提
高桥面的摩擦力。

我们完成现浇混凝土后,施工人员需做不少于两次桥面补面工作。

屋面振动
完成后,应进行第一次整理工作,并注意平整凹凸不平的地方或通过填充材料使
其光滑。

第二次面工需要在顶板达到初凝状态时进行操作,主要是处理混凝土初
凝产生的小裂缝,并用板面提浆、抚平桥面,防止局部离析,实现铺装层紧密结合。

此外,桥梁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覆盖和补水,在确保混
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后才能恢复交通。

3.4 质量检测
摊铺过程的质量检测同样十分重要,因此,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几点工作:第一,严格检查原材料,对沥青、骨料等严格审查,严禁质量不合格材料投
入到施工中。

第二,沥青摊铺路面检查,完成摊铺碾压后,及时对路面进行动态
监测管理,第一时间掌握整体路面的缺陷情况,并做好标志与记录,为后续的返
工或修复工作提供便捷。

第三,落实质量评定工作。

根据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标准,科学对实际施工的沥青路面加以评价,将此工作归纳进制度管理中,完善质量评
价体系,与参与施工的人员绩效结合,进而全面提升管理效果。

结束语:
总之,桥面铺装病害是一种影响路桥结构,改变路桥性能,缩短路桥使用寿命的不良现象。

为了减少桥面铺装病害,必须控制桥梁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对桥面病害的重视程度,使他们认识到桥面病害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在具体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桥面铺装病害的原因,从而制定各种具体的预防和修复措施,尽可能减少病害的发生,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保障国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政玮,马杰灵,湛文涛,等.部分长江大桥钢桥面铺装常见病害分析与处治建议[J].公路与汽运,2021(5):138-141.
[2]何明.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鼓包病害检测与机理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1,28(8):123-125.
[3]杨媛媛,苏凯,程斌.上海长江大桥主桥钢桥面铺装维修方案对比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3):133-136+19.
[4]姚艳.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J]. 2022(15).
[5]李敏,赵健,李焕.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病害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 2022(016):020.
[6]李敏赵健李焕.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病害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 2022, 20(16):196-198.
[7]陆仕诚.探究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灾害的因素与预防措施[J].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21(7):2.
[8]王涛.道桥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研究[J].工程技术研
究,2022,7(12):255-257.
[9]王飞.道桥沥青砼路面平整度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2(06):74-75.
[10]曲伟.道桥施工中沥青摊铺工程技术优化[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2):132-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