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国早期函札及其阅读与整理——兼辨析一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民国早期函札及其阅读与整理——兼辨析一则
冯国安
【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函札,旧称尺牍、尺素、手札、信札、简帖等,后为函、信函、书信等,是一种文体。
民国时期以及现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中,“函”(有公函和便函两种)亦被规范为文种名称。
现代通讯手段出现之前,寄送函札是主要的通讯手段。
函札面广量大,内容丰富。
从古到今,无论朝野,函札的形成者都极为广泛,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随着关、邮划分,邮政自成系统,民国初期的邮政事业明显地较晚清发达,为社会上的信函往来提供了较大方便,也为民国早期大量函札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冯国安
【作者单位】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
【相关文献】
1.社科类学术期刊发行量辨析--兼谈读者阅读率 [J], 李海明
2.“民国文学史(1912-1949)”的概念辨析与理论整合——兼谈旧体诗文怎样入史[J], 魏泉
3.社科类学术期刊发行量辨析——兼谈读者阅读率 [J], 李海明
4.早期阿尔都塞的阅读理论——兼谈“表层阅读”的误判 [J], 周建增
5.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 [J], 周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