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合法性的伦理学论证模式——基于中西元典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和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一种典型的 伦理政治观。“ 政治具有伦理的原理与形式 , 伦理 具有政 治 的结构 与功 能 。” [ 引 政 治建立 在 伦理学 之 上, 权力 用来 实 施 道德 教 化 , 政 治 是伦 理 的手 段 , 伦理上 的整 体主义 和 目的论 决定 着政 治生 活 的结 构 与功 能 。另一方 面 , 伦理 规范 着政 治 , 政 治 只有 具 有 伦理 关 怀 才算 正 当 , 因 而伦 理 获得 了对 政 治 进 行价值 批判 的力 量 。合法 性 的伦理 学论 证模 式 是 这样一 个过 程 :思想 家首先 树 立一个 一 元化 的 统治者 , 统治 者 通过 道 德 修养 塑 造 权力 与伦 理合 的权 威 类 型 , 然后 以伦 理道 德 为 手段 实 施 政治 教化 , 促进 人们 认识 和价 值 的统一 , 以获 取被 统治 者 的认 同 , 增强 国家政权 的合 法性 。政治合 法性 的 伦 理学 论 证模 式是 合 法 性 规范 主 义 的 亚类 型 , 它 倾 向 于把永 恒 的伦理 规 范作 为合 法 性 基础 , 规 范 主义 理论强 调 的价值 认 同在 中西元 典 中表现 为政 治教 化 以达 到伦 理道 德 的同质 性 。在 中西元 典那

里, 伦理道德因素是公民体认权力正当性 的前提 , 是权力赢 得合法性 的动力 。
收稿 E t 期: 2 0 1 3 — 1 1 — 0 3
作者简介 : 王磊 宁( 1 9 8 8 一 ) , 男, 陕西华县人 , 江苏省委党校法政教研部硕士研究生。 布成 良( 1 9 6 4 一 ) , 男, 山东梁山人 , 博士 , 江苏省委党校法政教研部 教授 。


合 法性 的伦理 学论证模 式
政治合法性是指政治统治依据传统和公认的 准则而得到 人 民的同意 和支持 , 表现为人 民对政 治 权力 的认 同和 自愿 服从 , 是有效统 治和政治 稳定 的 基础 。 当代合法性 理论 的集 大成者哈 贝马 斯认为 , 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 , [ 1 ] 强 调合法性是符合价值规范基础上 的支持 和忠诚 。 在这 里他将 合 法性理 论 的经验 主 义和规 范 主义传 统结合起来 , 既指 出了人 民的认 同与服从这 一经验 现象 , 又强调 了服从必须 有正 当性基础 。合 法性理 论 的规 范 主 义传 统 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古 希 腊 , 它 主 要关 注 政 治统 治 的价 值基 础 问题 , 对 统 治 服从 关 系进 行 价值 追 问 , 强调 政 治 秩 序应 该 符 合诸 如 正 义、 道德、 伦理 、 至善等 价值 规范 , 否则 政权 即使 得 到普遍 支持也是 不合法 的 。 在 规范 主义看来 , 合 法 性首先根植于价值认同 , 合法性理论主要是对标 准和真理的讨论。“ 权力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和来源 是 它符合 本集 体 的价值 和标 准体 系所 规定 的合 法 性设想 , 而且本集体 内部一致同意这种设想。”
孔子在《 为政 》 篇开篇 即云 : “ 为政以德 , 譬如 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 论语 ・ 为政》 ) 这句话 是孔 子论 政治 的 总纲领 。我们 至少 可 以从 这句 话 得 出 三个 要 点 : ( 1 ) 德治 ; ( 2 ) 君 主居 于 中心 地 位 ; ( 3 ) 民众 的支 持 。君 主 中心 地位 的获得 和 民众 的支 持是 以德治 为条件 的。从德 治 的立场看 , 区分 君主 与 民众 的 主要标 准 是 道 德 的差 异 , 这 一 点可 以还 原 为君 子与小 人 的二 分法 。孔 子 在多 处将 君 子与 小人 对 比阐述 , 君子有 德而小 人无德 , 孟子认 为 “ 君 子 以仁存心 , 以礼存心。” ( 《 孟子 ・ 离娄章句下》 ) 仁义 礼智 信 五德 均属 君子 。君子 与小 人 的道 德差 异 彰显 了君 子播 其 德于 天下 的政 治 责任 , “ 天 之 生 此 民也 , 使先知觉后知 , 使先觉觉后觉也 。” ( 《 孟 子・ 万章章句上》 ) , “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 在高位 , 是播其恶於众也。” ( 《 孟子 ・ 离娄章句上》 ) 因此 , 德位合一成为德治仁政的先决条件 , 统治者 必 须首 先是道 德完美 的君 子 。 孔 子 的政 治思 想常 常 被概括 为 正名 主义 。面 对 东周 礼 崩乐坏 、 天下 无道 的局 面 , 孔子 强调 为 政 的第一要务乃是“ 正名” , 即恢复西周 的礼治秩序 , “ 礼乐 征 伐 白天 子 出 ” , 形成 “ 君 君 臣 臣父 父 子 子 ” 的局 面 , 让 君 臣父 子各 归 其 位 , 各尽其职 , 不 相 僭 越 。显然 , 正名所 推崇 的这种 基 于血 缘宗 法制度 的 政治关 系 , 其结果 只能是提 升 国家这 个大 家庭 的家 长—— 君 主 的权力 地 位 。孔孟 所 欲恢 复 的周礼 通 过一系列典章制度 、 规矩仪节等政治生活的规范 , 其功 能在 于在 政 治行 为体 中别 内外 、 定 等级 , 处 于 这一 权力链 条 顶端 的君 主 自然 成 为一 元化 的绝 对 权威 。另外 , 作 为孔孟 复古 理 想 的一部 分 , 君权 神 授的殷周天命观将君主视为天与 民联结的中枢 , 君主上 承天命 下治万 民 , 其权力来 自天 的授予 而立 于万 民之上 , 君 权更有 几分神秘 主义色 彩 。 实 际上 , 道 德 教 化 的顺 利 实施 是 以 君 主 权 力 的 绝 对 性 为 后盾的 , 统 治权 威 是 君 主推 行 道 德 教 化所 必 备 的 物 质条 件 。可见 , 君 主权 力 既是 血缘 的 , 又是伦 理 的, 也 是政 治 的 。孔孟 对 尊 君之 位并 未专 门论 述 , 而是 暗 含在 教化 之 道 中 ,尊 君是 其合 法性 思 想 的
王磊宁 , 布成 良
政治合法性 的伦理学论证模式
第 5期
6 7
二、 道 德 与君 主权 威
( 一) 尊 君之位
圣人 , 以德 配天 , 与最 高权 力 相 匹 配 , 再 实施 道 德
教化 。 富 民是教化 的基础 , 一方 面 民富 ( 重农 ) 才能 国富兵强 , 国家赋税能有保障 , 政治生活才能成 立 。另 一方 面更重要 的是 , 足 民之食 能杜绝 民众铤 而走险 , 犯 上作乱 : “ 若民, 则无恒 产 , 因无恒 心 。苟 无恒心 , 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 ( 《 孟子 ・ 梁惠王章 句上》 ) 富 民 以教 化 为 目的 , 在 孟 子提 出的那 个 著 名 的 民生计 划 中可 以看 到 , 在让 百 姓吃饱 穿 暖后 ,
政治 合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伦理学论证模式
— —
基于 中西元典 的比较分析
王磊 宁 , 布成 良
( 江苏省委党校法政教研部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9 )
摘 要: 政 治合法性 的伦理 学论证模 式是 合法性 规范 主义理论 的亚类 型 , 它在构 建政治 秩序 的基础 上 , 通过塑造伦 理与政治 合一 的一元魅 力型权 威实施政 治教化 以达 到统治双 方伦理 的同质性 , 从而使 政权获 得 合法性 。这是一 种高调 的同时也是危 险的论证模 式 。经过文献梳 理 、 对 比分析孔 孟 、 柏 拉 图和亚里士 多德 的 伦理政 治观发现 , 迥异 的历史 背景 与立论 基础 产生 的伦理 与知识 差异 , 使 中西 元典 呈现 出不 同的理 论特 征 与实践走 向 , 将 政治从伦理 中剥离 以构建现代 政治是我们 必须面对 的课 题 。 关键词 : 政治合法性 ; 伦理 ; 道德 ; 孔孟 ;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中图分 类号 : D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2 2 5 ( 2 0 1 4 ) 0 5 — 0 0 6 6 — 0 6
汕 头大 学学 报( 人 文社 会科 学版 )
第3 0 卷 第5 期 S H A N T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J O U R N A L ( H U M A N I T I E S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B I M O N T H L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