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旅游美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塞罗那旅游美文
因为一个名字,惦念一个城市。
“……巴塞罗那——美丽的地平线;巴塞罗那——阳光下的珍珠……巴塞罗那,巴塞罗那……”这是九二年奥运会主题曲,从此让我记住了一个名字――巴塞罗那!
“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巴萨足球俱乐部”,对它的认知仅此而已,因为它太遥远了,成了地图上地中海岸的一个“点”,更不曾奢想能见到它,但二十多年后还是等来了这“不期”的相见,也许这是一种缘分吧。
“欧洲之花”“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巴塞罗那,我来了。
十七号早九点,我们一行四人从慕尼黑机场出发,预计一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
座位靠着舷窗,心情也像这湛蓝晴空一样通透舒爽。
俯视,阿尔卑斯山顶的积雪和白云时而缠绕在一起,乍看去像一条条溪流在山林里流淌,我知道飞越这座山后就飞出德国的南部边境线了。
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窗外已是“纤云弄巧”“白云处处伴君行”了,看着看着我竟然睡着了……
中午时分,从地铁站出来,感觉自己就像在慕尼黑动物园看到的一只刚刚爬出洞穴的土拨鼠,惊奇而又有一丝慌乱地站在了巴塞罗那的街头:路边高大的椰子树;直着照射的大太阳;凉爽的海风;还有性感的西班牙人……这就是“异域风情”的巴塞罗那了。
入住的酒店是套房,条件很好。
稍事休息后,下午五点我们来到著名的兰布拉大街,这条街道北到加泰罗尼亚广场,南到矗立着哥伦布雕像的海边广场。
它是巴塞罗那的活动中心,也是全西班牙最著名的街道。
和国内的街道不同,中间路基很高且很宽敞,供游客徒步游览,卖饮品、鲜花和纪念品的摊位分列两侧,有好多年长些的绅士和优雅的女士们在遮阳伞下面喝着咖啡或红酒,俨然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我更喜欢卖鲜花的摊位,五颜六色的花儿排成梯田状,娇艳欲滴,花儿的香气在地中海明媚的阳光里氤氲着。
巴塞罗那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大街上金发碧眼的欧美人居多,擦肩而过的西班牙女郎,眉眼长得又浓又黑,打扮又个性风流,最吸引人的目光。
海风徐徐吹来,地中海式气候让这里的夏季舒爽怡人。
我们沿着大街一路向北,不久就到达了它的终点――加泰罗尼亚广场。
这个广场比国内的小很多,没有想象的那么现代壮观,但是在此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让人不敢小觑。
晚上八点钟了,太阳也由炫目的白色慢慢变成了柔和的橘黄色,照在两侧哥特式建筑群上,高大的椰子树的顶端也被染成了金黄色。
巴塞罗那迷人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穿过几条街巷,找到一家网红店,这是一家东南亚风味的中档餐厅。
顾客很多,但很安静,舒缓的音乐在大厅里流淌。
儿子用流利的英语为我们点餐:蒸羊腿,海鲜饭,鱼肉卷,蔬菜沙拉还有一瓶干白和几瓶啤酒,第一个地中海之夜在酒杯的碰撞声里就这样开始了……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圣家族大教堂和米拉之家,这些举世闻名的建筑都是西班牙天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作品。
对于西方建筑,我只肤浅地了解哥特式和古希腊式建筑的一些特点,其他都不懂,但还是为它们的宏伟壮观,坚固挺拔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刻技艺赞叹不已。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圣家族大教堂就是高迪一生的“绝唱”和代表作。
高迪用全部的心力设计和建造了这座极其繁复且施工难度极高的大教堂,他因车祸去世时,只完成了三个立面中的一个。
我们参观时,看到几台吊车和脚手架还在忙碌施工中,官方预计2026年才能竣工。
梅西是儿子的偶像,来巴塞罗那一定要去梅西效力过的巴萨足球俱乐部看看。
在去的路上,地铁站里,优美的琵琶声伴随熟悉的旋律传来――《大海啊故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急匆匆地循着音乐声找去,一位面目清瘦的中年女士身穿紫红色旗袍,正怀抱琵琶弹奏着。
优雅古典的东方之美在这异国他乡,竟让我感觉有些柔弱和心疼:是什么原因让她独自在异国他乡以此谋生?她在这里过得好吗?这里是否知音难觅?……儿子把零钱放到盒子里,她微笑着起身道谢,她的模样还有那个地铁站,至今还让我时常想起来。
有人说,来巴塞罗那就是来体会巴塞罗那的“味道”。
那些历史和文化沉淀得越久就会越有味道吧。
老城区是巴塞罗那历史最悠久的区域,是巴塞罗那的心脏,哥特区又是老城区的核心,原本是一座古罗马的要塞村,因建有许多哥特式建筑而得名。
第三天上午十点多,我们已站在哥特区狭长的街道上了。
这已经是第三来老城区了,它里面有太多的古迹和故事,总也看不完,看不透。
随处可见的高耸、尖峭的哥特式建筑抵挡住了地中海热烈的阳光,狭窄幽长的巷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里面早已不分东西南北了。
儿子用谷歌地图导航,由圣若梅广场又来到了老王宫。
老王宫已是满目疮痍,像一个垂垂老者苟延残喘着。
跟随游人走进老王宫旁边的阿拉贡档案馆,二楼是档案室,据说藏有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但没有对外开放,我们只能悻悻地出来,一抬眼就看到了马路对面古罗马城墙的遗址了,砖墙锈迹斑驳,历史的尘埃逐渐遮盖了曾经的砖红色,看上去灰头土脸无精打采的,它大概是老城区里最老的建筑了,也是它见证了古罗马帝国的兴盛衰落。
走在一条条老城区的街道上,两侧古老的建筑和现代化的楼房紧紧靠在一起,这是我在其它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观,就像一个年轻人依偎着一位老者在听他讲故事呢,那么和谐而又自然。
随意拐进一家超市,买了水和冰淇淋,在这老街区里边吃边走。
我羡慕这些古老的砖石,无论是墙上的还是地下的。
它们跨越了千年的历史也见证了千年的历史,而我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今生在这里不着一丝痕迹地走过;但是我觉得它们也有羡慕我的地方吧:悠然自得、简单快乐的享受这和平年代的阳光、空气、美景、美食,不是吗?来张合影吧,今天我见到了你们,你们也见到了我,足够了!
走着想着,面前忽然豁然开朗了:一条宽阔的马路横在前面,高大的棕榈树分列两旁,马路对面没有了高楼林立,只有一片蔚蓝色的天地,恍然大悟:海岸区到了!
到巴塞罗那必须去海滩看看,这是我们达成的一致共识,只不过目的不同罢了,儿子喜欢晒日光浴,而拍照是我最终的目的,大概晓康也和我一样吧,我俩都带上了沙滩帽和飘逸的防晒衫。
中途路过巴塞罗那港,里面密密麻麻的私人游艇让人羡慕不已,不到这儿真不知道富人这么多。
买不起,就让游艇做背景总是可以的吧,咔、咔……和豪华游艇拍张合影照感觉也不错啊。
好多非洲人在港口附近摆摊,卖的大多是名牌包,旅游鞋和纪念品等,据说好多都是来自义乌,不知道真假。
步行约二十分钟,巴塞罗那海滩终于映入眼帘。
换上鲜艳的衣服,再涂上一层防晒霜,直奔海滩而去。
减缓我们前进速度的不只是烫脚的细沙,还有沙滩上横七竖八晒日光浴的男男女女。
西方人崇尚自由随性,豪爽开放的个性和我们东方人真的差别很大。
但是面对一望无际的深蓝色海洋,清澈碧绿的海水,白色的海浪还有这绵延几公里的金黄色沙滩,你的心是纯净和辽阔的,我感觉只有这些身材性感火辣、肤色黝黑健康、不施粉黛热情奔放的比基尼女郎,才最配这美丽的地中海海滩。
和海浪嬉戏,在浅海处散步,挖沙坑,捡鹅卵石,捉螃蟹,累了就躺在沙滩上睡会儿……能像小孩子一样玩耍,真好!但我的劣根性还在:拍照。
因为晚上七点的飞机,我们只能恋恋不舍地和巴塞罗那海滩说再见了。
回去路上远远地望见矗立在和平门广场上的哥伦布像,他是西班牙的英雄,他手指大海方向的样子,不知道拉长了多少人的思绪。
三天两夜的巴塞罗那之旅结束了,以后再有人问起,巴塞罗那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点”,有关它的话题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