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企业通过加大物流投入、注重物流管理,能够达到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我国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物流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国家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给了大力支持。

自20世纪80年代末物流进入我国到目前为止,在短短的20年内,物流产业规模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并保持飞速发展的势头。

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从2002年只有一所开办物流专业的学校到目前为止,仅开办物流专业的中职学校就超过了1000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处于一种无序、混乱的状态,很多学校都是照搬大学物流专业的课程。

不同学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都不相同,对课程更是缺乏评价的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学校的教学与企业要求严重脱节。

为规范中职物流课程,教育部于2005年成立中职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并组织相关学校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学指导方案》。

但指导方案对规范中职物流专业办学并未发挥出预期的作用。

课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等职业毕业生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潜力,阻碍了学生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形成。

人才的培养通过课程设置达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培养目标的不同必然会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别。

为适应当前用人市场对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提出的要求,确定适合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我国中职物流专业课程现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物流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课程问题的措施。

并利用教育学、课程论、心理学理论及中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进行了优化。

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组织。

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示范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