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苏联纪行》(选)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苏联纪行》(选)鉴赏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郭沫若《苏联纪行》(选)鉴赏
郭沫若《苏联纪行》(选一首)鉴赏苏联纪行(选一首)郭沫若临流溜我巾,巾秽犹能洁。
牢忧荡我肠,百摺浑欲折。
纵有林泉幽,纵有歌舞绝。
天国非人间,人间正流血。
不当归去时,此心将毁灭。
这是一首五言纪游乐府诗。
1945年夏,郭沫若应邀参加苏联科学院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6月29日晚飞抵列宁格勒,以后到斯大林格勒、中亚细亚的塔什千等地参观,在苏联足足滞留了十五天,作诗五首,这是之四、记述了作者热爱祖国、渴望投入战斗的情怀。
诗从设喻开头,隐含《沧浪歌》的典故。
这一隐喻开头的句式,又含有转折的成分在内,:真是妙不可言,从意义上否定退隐。
“濯我巾”,“灌吾缨”变化而来。
《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泄而去,乃歌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泄吾缨。
抢浪之水浊兮,可以粗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楚辞》里的《沧浪歌》,比喻人的行为要适应客观实际,又有劝导屈原退隐的意思。
这里以此到了溪流去洗涤我的头巾,头巾脏了还能洗得干净,比喻到了苏联能够得到安宁、清闭,但不是自己所向往的生活,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意愿,从气势上为大波大折作了铺垫,诗的感情变化是非常急这的,虽然能得到安宁、清闲,但对祖国人·民的惦记,内心总不能平静,“牢优荡我肠,百摺浑欲折”,正是作者优国优民心情的形象写照。
不平与优愤,多么痛苦啊:多么深重啊!时刻在胸中激荡,简直使人要毁掉。
爱国之情,力透纸背。
接着,又连用两个表示选择的“纵有”句,把
这种浓烈的感情再推进一步。
“林泉幽”,指苏联自然风光之美,“歌舞绝”,指苏联人事之好。
尽管如此,作者作出的选择仍然是放弃安宁、清闲的生活,渴望斗争!“天国非人间,人间正流血”,具体道出了渴望的道理,“天国”,本是宗教徒所谓极乐世界,神灵所居住的地方,这里指苏联,“人间”,指当时的中国。
“流血”,言抗日战争和即将爆发的内战。
苏联人·民虽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毕竟不是自己的祖国。
中国正在进行着独立、解放的残酷斗争,千百万人还在流血牺牲。
“地狱正豁人,我何当于天国淹留?”(郭沫若:《苏联纪行》)一定要归去,而且要早日归去,投入解放祖国的斗争洪流。
.‘不当归去时,此心将毁灭”,结尾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充分表达了作者优国优民之情,展峪了作者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且呼应了开头,道出了作者渴望参加斗争的心愿。
全诗直抒脚怀,感情回荡,几波几折,一步一个高峰,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郭沫若《苏联纪行》(选一首)鉴赏】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