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2T07:00:59.91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4期作者:田曼曼
[导读] 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在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做出的转变、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
田曼曼
山东省威海市北竹岛小学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在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做出的转变、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即要改变以往单边传递的教学倾向,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优化,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教学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不足,用科学的观念与思想指导教学,推动教学策略的创新,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素质、全面型人才向社会培养和输送。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战场,因此,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创新。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从四个方面出发,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因地制宜制定教学目标
教案目标可以代替教学目的成为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结构和过程上的系列显著变化,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师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对新课标和教学大纲进行深度研读,结合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完整和具体的教学目标,保证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性,量化教学内容,突出核心与重点,使学生在目标的落实过程中感受到目标的快乐,为高效教学的实现奠定基础。
比如,在讲授《草原》一课时,笔者首先归纳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把教学目标渗透到讲授环节中,让学生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就了解了学习目标。
此时,笔者又给学生们自由朗诵的空间,增进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然后,笔者再根据课文目标设定几项测验,一方面是测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充满诗情画意的草原风光。
通过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目标,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二、情境创设悬疑环生
一般情况下,创设巧妙的情境,设置悬念,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注重创设灵活多变的情境。
第一,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状态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巧妙的点拨和科学的指导,用语言创设形象情境,让整个语文课堂充满悬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期待,从而促使学生在理解与情感的基础上开展主动深入的探究。
举例来说,以《童年的发现》为例,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入景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内容,这时,笔者又引出了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我”发现了什么?本题可通过朗读课文来解决,因此,在第一个环节,笔者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
在推进过程中,笔者又提出了许多难题,如:“我”是如何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在经过思考之后,学生得到了他们的答案,而笔者则让学生随机回答问题,然后给出他们的答案。
在这一环节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
通过情境创设悬疑情境,促进学生主体性探究。
三、加强阅读教学环节
在小学语文听说读写教学中,阅读是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增加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积极组织和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讲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展开自主阅读、深入阅读,从中领悟文章的中心要义和思想情感,积累基础语言文字,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讲授《搭石》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设立了阅读环节。
先由笔者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初步认识课文中的词语,体会到优美的句子,再由笔者引导学生独立阅读,仔细观察笔者的描写,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笔者还将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以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这样,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阅读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深入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全面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中全面参与课堂活动。
协作学习是一种能突显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的创新性教学方法。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先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然后再建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空间,毫不吝啬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辩论、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营造持续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全程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讲授《草船借箭》时,这门课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笔者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课堂结束后,笔者先让各组对课文进行阅读,熟悉课文情节发展的顺序,初步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然后针对课文内容安排一些探究性任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分析问题。
通过深入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新课改的使命与要求。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能落后于时代,而应紧跟教育教学发展趋势,通过运用各种创新策略,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变革与创新,最终实现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作出贡
献。
参考文献:
[1]闫立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智慧,2018(36):62.
[2]魏柳芳.轻松阅读、轻松写作——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