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9课时综合性学习课件(含中考语文真题)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民俗节日。
请用直线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民俗节日 民俗活动
饮食文化
春节
粽子
端午
踏青——————吃润饼
中秋
舞狮——————吃团圆饭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2)品评民俗节日。
请结合(1)(3)题提示的内容,说说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 特色一:①__带__有__浓__郁__的__民__族__特__色__②__民__俗__活__动__与__民__俗__饮__食__相__结__合 特色二:③__民__俗__活__动__形__式__丰__富__多__彩__;__④__文__化__色__彩__浓__厚__。______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3)2011年暑假即将来临,你打算怎样“背起行囊走四方”? 示__例__:__我__打__算___到__北__京__去__旅__游__,__因__为__北__京__是__我__国__的__首__都__,___不__ 仅__有__富__丽__堂__皇___的__故__宫__,__气__势__雄__伟__的__长__城__,__而__且__还__有__各__种__风___ 味__小__吃__。__我__都__要__去__看__一__看__,__尝__一__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例4 [2011·恩施] 综合性学习。 公元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 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 间,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 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及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 霞 客 游 记 》 。 2011 年 3 月 30 日 国 务 院 常 务 会 议 通 过 决 议 , 自 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 的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 类型四 时事热点型 例5 [2011·达州] 综合性学习。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凤凰中学九年级
(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 “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 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 它的字义:____砍__杀__、__攻__打__。
)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 及评价探究、表达观点的能力。要回答好此类题目需要平时 多了解和积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尤其是一些富有特色的 传统节日,明确其由来、人物故事、情节内容、庆祝方式等。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 类型二 活动设计型 例2 [2011·鸡西] 结合材料,综合探究。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
会将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 教育活动。
(1)请围绕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示__例__一__:__了__解__党__的__历__史__,__点__燃__红___色__理__想__。__示__例__二__:__歌__红___ _色__经__典__,__抒__爱__党__情__怀__。__(突__出__主__题__,__语__言___凝__练__即__可__) _______ (2)围绕活动主题,你认为在班级开展哪些活动能帮助身边的同 学了解党的历史? _示__例__:__革__命__歌__曲__演__唱__会__,__为__革__命__先__烈__扫__墓__活__动___,__红__色__诗___ _歌__朗__诵__会__,__英__雄__人__物__故__事__会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请你对下面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1)右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 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请描述变形的“旅” 字所展示的画面。 _(1_)_示__例__:__一__面___旗__帜__引__领__下__的__一__队__游__人__正__秩___序__井__然__、__兴__致__ _勃__勃__地__游__走__于__美__妙__的__旅__途__中__。__(回__答__扣__住___题__意__即__可__) _______ (2)2011年是首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你怎样理解这一主题? _古__代_的__读__书__人__意__识__到__,_走__出__书__斋__,__畅__游_天__下__,__不__仅__可__以_强__健__体__ _魄__,_开__阔__视__野__,__增__长_见__识__,__还__能__对__书__本_知__识__进__行__实__地__验_证__,__获__ _得__真_知__。__现__在__,__出__外_旅__游__已__经__成__为__许__多_人__文__化__生__活__的__一_部__分__。__ _背__起_行__囊__走__四__方__,_可__以__使__我__们__感_受__到__旅__游__文__化__的_魅__力__。________
同样的一句话,好像只改动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字,却得到了 不同的结果。请你探究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深入探究能力。 首先要依据材料内容,获取关键信息;其次结合题目要求思考, 文中分别改动了哪一个字,改后有什么区别。说明理由时要结 合材料内容,切不可空谈。
(3)探究诗句内涵。
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示__例__:___①__诗__句__内__容__与__民__俗__节__日__相__关__;__②__描__述__民__俗__节__日__活__动___ _、__节__日__气__氛__;__③__表__现__不__同__节__日__的__不__同__特__色__。__(_答__出__两__点__即__可___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 类型三 问题探究型 例3 [2011·乐山] 探究性学习。 在一次“我爱班集体”的班会活动课上,有不少同学迟到。
班主任老师说:“迟到了的同学站起来!”有六七位同学站了起 来。班主任老师又说:“迟到过的同学也站起来!”这时,又有 十来个同学站了起来。班主任说:“好了,请坐下。我再请迟到 着的同学站起来!”结果,教室里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反而响 起一阵笑声。
在__班__主__任__老__师__的__语__言__中__,__三__个__句__子__分__别__使__用__了__三__个__不__同__的__助__ 词___“_着__”_“_了__”_“_过__”_。__它__们__表__达__的__意__思__不__一__样__。__“_迟__到__着__”指__的__是__ 迟__到__的__动__作__还__在__进__行__(在___这__里__指__的__是__那__些__迟__到__的__同__学__还__没__有___ 走__进__教__室__),__“_迟__到__了__”_指__的__是__迟__到__的__动__作__刚__刚__结__束__,__“_迟__到__过__”_ 指__的__是__迟__到__的__动__作__过__去__已__经__完__成__了__。__看__起__来__这__三__个__字__“_无__关___ 紧__要__”_,__但__用__上__了__以__后__,__表__达__的__意__思__就__分__别__有__动__作__“_进__行__着__”__ “_完__成__了__”_和__“早__已__进__行__过__”_的__区__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3)【感悟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 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 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 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 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 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 字母“V”。 从材料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 字) 中__国__人__民__热__爱__和__平__,__世__界__和__平__终__将__实__现__。__(_意__近__即__可__)______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3)请围绕其中一项活动,设计活动内容。 _(示___例__一__)“_革__命__歌___曲__演__唱__会__(_红__色__诗__歌__朗__诵__会__,__英__雄___人__物__ _故__事__会__)_”的__活___动__设__计__:__分__组__搜__集__、__筛__选__整__理__、__小__组___推__荐__、 _班__级__表__演__、__进__行__总__结___。__(示__例__二___)“_为__革__命__先__烈___扫__墓__”_的__活__ _动__设__计__:__准__备__祭__扫__物__品__、__集__合__整__队__讲__要__求__、__烈__士__墓__前__献___ _词__、__活__动__总__结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活动的设计和参与能力,需要 学生平时熟悉活动设计的程序和内容。第(1)小题宣传标语要 注意紧扣“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体现鼓励性和 宣传性,语言简练;第(2)小题要突出了解党史的中心来开展 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第(3)小题的活动内容要突出主 题,有条理,具有可操作性。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图画、活动主题和个人计划的探究, 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内容进行探究。第(1)小题要注意画面上 的图形和文字,描述时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并且表达出 其深刻的寓意;第(2)小题应结合主题,从古今的联系进行探 究;第(3)小题要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计划。
·新课标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72022/1/172022/1/172022/1/17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2)【品味文化】 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 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 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
诗词:_(_示__例__)_黄__沙__百__战__穿__金__甲__,__不__破__楼__兰__终__不__还__。________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__战__争__与__和__平__》__《__飘__》__等__。___________ _战__役__:__辽__沈__战__役__、__淮__海__战__役__、__平__津__战__役__等_______________。
第9课时 │ 综合性学习
第9课时 综合性学习
·新课标
第9课时 │ 中考示例
中考示例
► 类型一 文化习俗型
例1 [2011·泉州]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
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
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