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高频考点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四川省广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高频考点试题
一、单选题 (共6题)
第(1)题
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水平粗糙木板上放置两个物块,其间有一个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
将木板抬至空中保持水平,两物块相对木板保持静止,然后将整个装置无初速释放,下落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两物块依旧相对木板保持静止
B.两物块相对木板运动且彼此靠近
C.质量大的物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质量小的物块靠近质量大的物块
D.质量小的物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质量大的物块靠近质量小的物块
第(2)题
氢原子在可见光区的4条特征谱线是玻尔理论的实验基础。
如图所示,这4条特征谱线(记作Hα、Hβ、Hγ和Hδ)分别对应着氢原子从n=3、4、5、6能级向n=2能级的跃迁,下面4幅光谱图中,合理的是(选项图中长度标尺的刻度均匀分布,刻度值从左至右增大)( )
A.B.
C.D.
第(3)题
我国科学家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截瘫患者实现意念控制体外仪器。
植入患者颅骨内的微处理器,将意念对应的低频神经信号,通过高频载波无线传输给体外仪器。
则( )
A.高频载波属于纵波
B.使高频载波随低频神经信号改变的过程属于调制
C.体外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与低频神经信号的频率相等
D.体外接收电路中的信号经过调谐还原出低频神经信号
第(4)题
如图所示,四个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一个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上,用一小型金属球壳将d点处正电荷封闭在球心位置,球壳半径远小于ab边长。
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处的电场强度沿Od方向
B.M点处的电场强度沿OM方向
C.N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
D.若将金属球壳接地,O点处的电场强度不变
第(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D电影”的播放和观看利用了光的干涉
B
.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C.用同一束单色光分别照射A、B两种金属,若照射A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照射B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则金属A的截止频率比金属B的截止频率高
D
.对于某种金属入射光频率为v时,刚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将入射光频率变为4v时,此时光电流的遏止电压为
第(6)题
某电子束焊接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直流高压作用下,阴极K(接地)与阳极A之间形成辐向电场,虚线为电场线,在同一电场线上有B、C、D三点,。
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D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不变
B.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B、C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D两点间的电势差
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等于其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
二、多选题 (共4题)
第(1)题
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其中ab=l,射线bc足够长,abc=135°,其他方向磁场的范围足够大。
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在纸面内从a点垂直于ab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
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ab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B.从bc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C.所有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D.粒子在磁场中最长运动时间约为
第(2)题
如图a所示,工人用推车运送石球,到达目的地后,缓慢抬起把手将石球倒出(图b)。
若石球与板之间的摩擦不计,,图a中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则在抬起把手使变为水平的过程中,石球对板的压力、对板的压
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变小B.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第(3)题
如图所示,在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一根光滑直杆与水平方向成角放置,P、Q为杆上相距的两点。
一带正电的小球穿在杆上,从P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Q点时速度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两点的电场强度不相同
B.P、Q两点的电势相同
C.点电荷距P点的距离一定为
D.小球所受电场力在此过程中始终做正功
第(4)题
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底端,上端与物块B相连,物块B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物块A置于斜面物
块B上方某位置处,取物块A的位置为原点O,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轴坐标系。
某时刻释放物块A与物块B碰撞后以共同速度向下运动,碰撞时间极短。
测得物块A的动能E k与其位置坐标x(单位为m)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图像中0~x1之间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
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物块A、B的质量之比为2:1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C
.从x1到x3的过程中物块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D.整个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图中R0为标准定值电阻(R0=20.0Ω);V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S1为单刀开关,S2位单刀双掷开关,E为电源,R为滑动变阻器。
采用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1)按照实验原理线路图(a),将图(b)中实物连线__________;
12345
U1/V0.250.300.360.400.44
U2/V0.861.031.221.361.49
U2/U13.443.433.393.403.39
(2)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位置,闭合S1;
(3)将开关S2掷于1端,改变滑动变阻器动端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U1;然后将S2掷于2端,记下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U2;
(4)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 x=__________(用R0、U1、U2表示);
(5)重复步骤(3),得到上面表格中数据:
(6)利用上述5次测量所得的平均值,求得R x=__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第(2)题
电动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代步工具。
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电动车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该同学能找到的实验器材有:
A.电动车电池一组,电动势约为12V,内阻未知;
B.直流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很小,可忽略不计;
C.电阻箱R,阻值范围为0~999.9Ω;
D.定值电阻,阻值辨认不清;
E.多用电表;
F.导线和开关若干。
该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1)断开开关S,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1Ω挡,正确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定值电阻两端,发现指针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在本实验中,可认为该测量值为定值电阻的准确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记录电流表的电流I,在下列三组关于R的取值方案中,最合理的方案
是______(填“1”“2”或“3”)。
方案编号电阻箱的阻值R/Ω
1300260220180140
210085705540
34035302520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若直线的斜率为,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______V,内阻______Ω。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由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倾斜导轨与水平导轨由两小段光滑绝缘圆弧轨道(长度可忽略)平滑相连,倾斜部分由倾角为、间距为L的导轨ab、f g构成,水平部分由两段足够长但不等宽的平行金属导轨构成,bc、g h段间距为L,de、ij段间距为2L,a、f之间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
倾斜导轨处于垂直倾斜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3B,水平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两处磁场方向在图中均未画出)。
导体棒Ⅱ静止于de、ij可段,导体棒Ⅰ从倾斜导轨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到达b g前速度已达到最大。
导体棒Ⅰ、Ⅱ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两导体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导轨电阻和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1)求导体棒Ⅰ到达b g时的速度大小;
(2)导体棒Ⅰ在水平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求导体棒Ⅰ、Ⅱ达到稳定后的速度大小和;
(3)整个运动过程中,若导体棒Ⅰ上产生的焦耳热是导体棒Ⅱ的两倍,求导体棒Ⅰ释放的位置到b g的距离x。
第(2)题
C919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喷气式客机。
已知C919是双发(拥有两台LEAP-1C涡扇发动机)窄体客机,空重,起飞过程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x=640m时,达到决断速度(若放弃起飞,飞机则会冲出跑道)。
设飞机受到的风阻,摩擦力恒为3388N,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飞机加注5000kg燃油,求滑跑过程中(g取10)
(1)飞机滑跑时加速度的大小
(2)达到决断速度时单个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大小
(3)已知厦门高崎机场跑道长度为3400m,某次实验飞机载重(含航油)为,起飞加速度为。
飞机全功率减速的总阻力恒为。
试计算决断速度(最后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第(3)题
动车车厢与货物车厢之间对接,其原理可简化为一维碰撞模型。
如图所示,两车厢质量均为m,左边车厢与其地板上质量
为m的货物共同以速度v0向右运动,另一车厢以速度2v0向左运动并与左车厢碰撞后成为一体,由于碰撞时间极短,可认为碰后瞬间货物的速度仍为v0.经过一段时间后,车厢和货物停止运动。
已知货物在车厢地板上滑动的相对位移为L,不计车厢与铁轨
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两车厢碰撞后瞬间,车厢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货物与车厢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车厢在碰撞后运动的位移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