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28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与早期的殖民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知考纲·明考情]
第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与早期的殖民扩张
一、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背景
.条件
()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

()地理知识:欧洲“地圆说”开始流行,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西、葡王室支持:世纪末两国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

[灵犀一点]
新航路开辟的两大精神动力
()世纪晚期,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其他非天主教徒皈
依天主教。

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文艺复兴也为新航路开辟注入了精神动力。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重视人的价
值,宣扬冒险精神和发财致富,鼓舞了人们去探索新航路。

.经过
.影响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

,市场的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特权贸易“
商业革命

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
易的枢纽。

引起了


价格革命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
世界
融合的
历史。

()思想震撼之路: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冲击了神学
理论,促进了自然科学的研究。

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
()
也登上历史舞台。

殖民掠夺
二、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
.殖民霸权的角逐
()葡萄牙:
①世纪初,在非洲西海岸建立殖民据点。

②新航路开辟后,逐渐垄断了与东方的贸易。

()西班牙:
①世纪中叶在中南美洲建立起殖民大帝国。

②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打败,丧失海上殖民霸权。

()荷兰:
①“无敌舰队”覆灭后,开始了荷兰控制世界的时代。

②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后,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和北美的殖民地。

()法国:
①世纪在国际贸易领域与荷兰商人激烈竞争。

②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在北美和印度的矛盾尖锐,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

()英国的崛起:
①主要原因:新航路开辟后,利用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重商主义
采用

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的利益,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②活动:
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年,成立

东印度公司
,垄断了中英和印英间的贸易。

年,获得北美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在东方把矛头指向印度。

世纪上半叶的三个扩张方向: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开发、纽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
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

③结果:打败荷兰和法国,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殖民的罪恶与影响
()
罪恶:野蛮的
;残酷的屠戮;罪恶的黑奴贸易;不平等贸易。

掠夺
()影响:

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使
初具规
世界市场
模。

②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早期殖民战争的性质
英国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实
质上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英国对荷兰的胜利,实质上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
利,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

.运用多种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影响
.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
()对世界市场: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浙江月选考)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
的食物,根本不受大投资者青睐。

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
长久的开口。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①②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解析:选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故①正确;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故②错误;马铃
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故③正确;美洲作物的传播过程也是亚非欧美联系加强的过
程,所以这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故④正确。

故项正确。

.(·浙江月选考)世纪末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
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

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 )
.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解析:选重新联结传统商路是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是其所产生的影响,故项错误。


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故项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快速形成,故项错误。

新航路又被称为“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各大洲孤立
状态被打破,各民族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故项正确。

.(·浙江月选考)下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
.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商业革命”的兴起
解析:选由图片殖民据点的分布可以看出此时为新航路开辟初期,此时远洋运输业并不
发达,故项错误,符合题意。

.(·浙江月选考)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
陆之间穿梭。

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

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
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 )
.小麦、甘薯
.马铃薯、玉米
.烟草、可可
.玉米、水稻
解析:选根据“印第安人培植”“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可以得
出这些作物为马铃薯、玉米,项正确。

、两项中的小麦、水稻不属于印第安人培植的作物;项
虽属于印第安人培植,但不是粮食作物。

.(·浙江月选考)近代殖民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怪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奴隶贩子把从各地绑架、诱拐或交易来的黑人押解到这里,男人、妇女和孩子分
开关押,然后在院内进行买卖。

成交的奴隶很快就会被买主装上贩奴船运走,从不耽搁。

……正面底部的中间有一条走廊直通后门,后门外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手足被枷锁铐住的奴隶就从这里被赶上船,贩卖到异国他乡。

因此,这座门又称作“不归之门”。

——《历史》选修材料二世纪,葡萄牙首创了使用黑人奴隶劳动力的甘蔗种植园模式。

、世纪之交,这种模式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引入加勒比海诸岛,挽救了白人殖民地的经济颓势。

此后,从非洲贩来的黑奴数量直线上升。

随着奴隶种植园在美洲的大量建立,金、银矿山的开采也引进了黑人奴隶制。

每年由美洲运往欧洲的主要由黑人劳动力生产的白银有万磅,黄金万磅;蔗糖、棉花、烟叶、木材等黑奴种植园生产的热带产品大量运往欧洲,成为生产出口工业品的原料,这促进了人类史上开篇未有之世界贸易的发生。

——摘编自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解析:从黑奴贸易、殖民掠夺、不平等贸易等方面概括特点所在;分别从对世界、对殖民国家(欧洲)、对殖民地(美洲)三个角度分析其历史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殖民地应该辩证地看待。

答案:特点:贩卖黑奴,全球性掠夺,不平等贸易。

影响: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快了世界市场建立的步伐;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其卷入近代化进程;促使区域史开始逐渐演变为全球史。

触类旁通(第题拓展)
.题型分析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

其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等。

.解题思路
()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分析。

“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归纳,可以从分析事物各方面的表现入手,在把握其各方面状况的基础上进行”。

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背影、过程、目的、内容、范围、程度、本质、影响等方面分析。

具体可归纳为: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
政治角度: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经济角度: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状况、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思想文化角度: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人民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思考,如:批判了君主专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赞扬了人们的反抗精神,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从历史特点的角度看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某一时期的特征。

如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
进行概括。

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

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反映的特点。

如“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