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测试题(A卷)
一、积累运用芳草地。

(30分)
1.诗文默写阁(8分)
①“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

孟浩然的“,端居耻圣明”表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
的,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的态度;李白的“仍怜故乡
水,”,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无限留念,依依不舍之情。

②《论语十则》中的一句和《鱼我所欲也》中的一句,都揭示了在危难时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这一观点。

③《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④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巧用地名形成名对
的语句是
“,
”。

⑥《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惜花心理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来为世人
所称道的全词的精绝之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来说明历史
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滁州西涧》描写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
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的语句是
“,”
2.诗词赏析台(4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甲】《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
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甲、乙两首诗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
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2分)
(2)仔细评味甲、乙两首诗词,并简要分析
两位作者在面对自然界的景物时不同的心境。

(2分)
答:甲:
乙:
3.文学常识轩: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辛弃疾——宋代——《稼轩长短句》——《菩
萨蛮》
B.韦应物——宋代——《韦苏州集》——《滁
州西涧》
C.韩愈——唐代——《昌黎先生集·杂说》—
—《马说》
D.王充——东汉——《论衡·订鬼篇》——《订
鬼》
4.说“词”解“字”斋。

(12分)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谋:
【】
②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虽:

惧,妄.见之也。

妄:
1 / 5
【】
④何以效.之?效:【】
⑤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
⑥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
...也。

用:【】同一实:【】
⑦其.真无马邪?。

其:【】
⑧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等.:【】
5.名著阅读室。

(4分)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

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

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

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①【片断一】中的“他”是
指;【片断二】中的“他”
是指。

(2分)
②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
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
感动的原因。

(60字以内)(2分)
答:
二、阅读理解百花园。

(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10
分)
《论语》十则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


(六)于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
之。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
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
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
⑵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
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
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
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
8.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
中的两个。

(2分):
答:
9.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0—13题。

(共
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2 / 5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万钟于我何加
..焉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2.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3.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2分)答: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0—13题。

(共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
《马说》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
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
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②而驰,初不甚
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
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
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
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
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
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
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
飞为太尉。

②介:备上鞍甲。

③褫(chǐ):脱
去,卸下。

④秣:喂食。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比.行百里始奋迅【】
(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然非精洁则不受
16.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
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
良马具有“”
“的特点。

(用文中的
语句填空)(3分)
17.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
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展开
议论,岳飞则通过阐述,他们都希
望。

(3分)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问题(8分)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
见,无非马者。

宋之疱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
牛,所见皆死牛也。

"二者用精至矣。

思念存
想,自见异物也。

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
庖丁之见牛也。

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
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18.选文列举了和的知
名例子作为论据,运用了的
论证方法,证明
的道理。

19.有关庖丁的一个成语是,其意
思是:。

20."无非马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式?说说"
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的意思。

3 / 5
答:
21.翻译句子。

⑴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译:
⑵二者用精至矣
译:
三、快乐作文大本营(50分)
请以“我改变了_____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A卷)
【参考答案】
1.①.欲济无舟楫野渡无人舟自横沉舟
侧畔千帆过万里送行舟
②士不可不弘毅舍身取义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⑦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 (1)
季节景物
甲黄梅时节(或:初夏)(家家)
雨、(处处)蛙(1分)
乙春天(或暮春)花、燕
(1分)
(2)甲:雨夜期客不至的焦灼之情,百无聊
赖。

(如学生理解成“闲逸、散淡、恬然自适”
也可以)(1分)(言之成理即可)
乙:即景兴感,感慨年华流逝。

(1分)
3.B
4. ①诚心诚意;谋划,商量办法
②如果,表假设;即使
③荒诞,无根据。

④验证⑤赞赏
⑥因为;真相、本质相同
⑦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⑧尚且、况且;等同、
一样
5.答案: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2分。

每空1分)
24.示例:
贝多芬备受感情煎熬,又不幸失聪。

在肉体和
精神的双重痛苦中,他不屈不饶,以顽强的
毅力投入创作,谱写出伟大的乐章。

米开朗琪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追求完美,夜
以继日地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他贫病交加,
却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

列夫•托尔斯泰虽一生孤独,但坚持追求真理
和博爱;他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创作了多部
不朽著作,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2分。

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6.(1)信:诚实。

(2)图:料想。

(3)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而:然后,表顺接。

7.(4分)(1)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
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
道路还很长。

(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
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
4 / 5
自己。

8.(3分)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1分,增字减字不得分)
9.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2分)
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

10.(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2)感激(1分)
11.(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2分)(共4分)
12.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2分)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14.(4分)(1)鞭打,鞭策。

(2)通晓,理解(3)等到(4)流汗(各1分)
15.(4分)(1)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洁净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

(各2分,意思对即可)
16.(3分)一食或尽粟一石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求逞(各1分)
17. (4分)反面(1分)正反对比(1分)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2分)(意思对即可)18.伯乐相马无非马;庖丁解牛不见生牛;类比论证;思念存想,不见异物。

19庖丁解牛;形容技术或技能非常熟练。

20、(双重)否定句式;仔细端详所见到的东西,没有一样不是马的。

21(1)胡思乱想,自然会看到怪异的事物。

(2)这两人是用心到了极点。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