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保措施对流域洪水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保措施对流域洪水的影响
摘要:自古以来水土流失就是一大重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兴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这一措施会让流域的地质条件、结构以及植被等自然条件发生改变。
如果遇到暴雨这种极端天气时,会导致流域的洪水量有所改变,对洪涝这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有所缓解,能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等问题。
因此,水利水保措施对水资源的开发及流域洪水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保;流域洪水;影响
每年当雨季的到来,防汛工作就进入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除了提高人们的防汛意识,水利水利措施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实行水利水保这一举措,会让流域的下垫面发生改变,可改善流域的泥沙量,降低洪峰,进一步减轻洪水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流域下垫面的改变,使得洪水的就地入渗能力变强,可能会造成地表水资源的消极影响。
对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水利水保措施对流域洪水的影响,进而对洪水这一自然灾害有效防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1.
基础研究想法
流域下垫面所受到的天气变化和自然因素会对洪水的出现造成影响。
一个消极的下垫面条件和多量的降水结合会让洪水爆发。
因此,我们想要治理洪水的高发区域,减轻洪水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有效的控制住洪水量,就必须要建造相应的水利水保设施来改善洪水问题。
由于各洪水高发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为了能让水利水保措施取得最大化,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①调查并搜集历年来洪水灾害的数据,并对洪水序列进行分类整理,进一步拆解资料,针对洪水出现的特别情况进行分析。
将是否实施水利水保措施作为对比点,分析该措施是否对洪水具有积极影响。
②着重查看该地在没有水利水保建设前,发生的洪水暴雨问题资料。
根据对整个洪水爆发全过程的剖析,从而找出该地导致洪水的主要原因,好采取应对措施。
③通过对流域洪水产生改变的原由包括其产生影响的要素进行全面分析,查找出影响暴雨因子的突出点。
如果暴雨因子没有太大的变化,并且在受到洪水的影响时变化也不大,可以说明水利水保措施能影响洪水变异,反之其如果变化巨大,就说明洪水变异跟降雨、水利水保措施两者之间有深刻影响。
④建立NNBR模型,在影响前洪水序列中找到与最后洪水变异点相对应的洪水计算值,就能对比得到洪水受水利水保措施影响的范围程度。
二、流域产汇流的改变规律
水库工程以及水土保持工程会对洪水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削弱洪峰流量,并且对洪水的产汇流带来变化。
当我们采取水利水保措施后,例如大坝的建设,大坝对洪水起到了拦蓄的作用。
也就是说就算水库里蓄满了水,也能对下游洪峰的水流量起到降低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洪水的影响。
但是因为对土壤灌溉的增强,导致土壤会比较潮湿,产流随之变大。
这种时候,如果下了超大的暴雨就会导致水库被冲垮这种危险。
这种情况对洪水而已,不仅不能阻挡还会让水库里被拦蓄的水“一泻千里”加剧洪水的爆发。
一般来讲,水利水保措施主要是根据改变流域的地貌状况,增强拦蓄能力来解决洪水的影响。
但因为每个地方的地形地貌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其地域特点来进行改进。
三、流域洪水的两种典型
(一)暴雨型洪水
暴雨型洪水我们又有两种分类:即局地性和大范围区域性暴雨洪水。
(1)局部性暴雨洪水
顾名思义,由局部暴雨所产生的洪水。
这种暴雨跟天气影响有关,加上地形地势的加持,在中低山带产生的局部暴雨或者雷雨。
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回想一下,闷热的夏季,午后、傍晚、黑夜突然就下起暴雨,城南下了但城北可能没下,而且下的时间很多,最多几十分钟雨就停了。
虽然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但是雨量惊人,瓢盆大雨顷刻落下,来势汹涌,下水道在短时间内蓄满并产生积水,甚至是洪水。
这种洪水的过程线以三角形尖峰的形状呈现,在小范围内造成洪灾,而且因为雨量急且大洪水通常会带有很多泥沙,对道路、水库这些建筑物带来破坏。
(2)大范围区域性暴雨洪水
每年夏天的六至八月这三个月里,常常会有西风环流系统过境而来,其移动的速度比较慢,并且东部会出现阻塞高压的情况加上低空东风气流在一旁“加油”输送水汽,就会造成大范围降水。
这种情况在山区比较常见,下雨的面积大,山头山尾都不会落下,下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一到三个小时,容易引发山洪和泥石流。
1.
水利水保措施对流域洪水的影响
(一)森林植被
说起来,森林植被占据了水利水保措施的重要地位,对流域洪水的影响巨大。
试想一下,下雨的时候,比人最先感知到的是树。
为什么呢?树生的高大,雨落下来最先是落到树冠上的,树木长的枝繁叶茂就能将雨水拦截在树叶上,这样流到土壤里的雨水就变少了。
对比一下,在荒凉无树木遮挡的地区,下了一场暴雨跟在茂密的森林里下了一场暴雨,其土壤的入渗量肯定是前者高。
土壤的雨水入渗量过高就会造成洪水灾害,如此一来森林植被对拦蓄洪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水库大坝
水库的运作模式通俗来说就是,在非汛期把水库大坝里面的水慢慢的放出一点到下游去,腾出一点空间出来,当汛期来了,上游“发大水”了,就把这部分
水拦截储存在水库里面,在慢慢的往下游放,能缓解汛期水流量变大,起到防洪的作用。
当然,水库不单具体防洪的效果,也能起到发电、灌溉、养鱼等用处。
(三)影响评估
因为我们人类的活动是多样且复杂的,加上流域下垫面的问题多样化,包括自然天气的影响,降水的分布并不是稳定均匀的,所以流域洪水通常没有规律可循。
因此,在对水利水保的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多多考虑到暴雨的“变化无常”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多方考虑风险安全问题,将水利水保工程建设起到防洪效果的最大化。
结论:我们对自然保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而洪水这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
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加强水利水保措施的开展,虽然每年的洪水还是如期而至但也不似“猛兽”一般令人害怕了。
日后,我们需要加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修理河道、巩固堤坝等一系列举措,让水利水保措施对流域洪水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韩瑞光,冯平.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洪水径流影响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08).
[2]陈茁新,张金池.近10年全球水土保持学科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3).
[3]李成杰,许靖华,焦宝明.试论水保措施优化配置及方法[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