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法吸收氯化氢尾气的工业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4 期
20 0 6年 4月
氯 碱
工
业
No. 4 Ap ., 0 6 r 2 0
C lr — k n u t h o — Al ̄i d sr I y
【 环保与安全】
两段法吸收氯化氢尾气的工业应用研究
鲁忠生 ,, 张春华 李志波 张力明 5永明 , 1 , , (. 1 东北制药总厂, 宁 沈阳 13 0 ;. 辽 1032 天津丹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8 ) 034
氯化 氢尾气 进行 处理 。
l 氯 化 氢 吸 收 塔 ;一 稀 酸循 环罐 ;一 浓 酸 循 环 罐 ;一 反 应 釜 ; 2 3 4
5 6 循环泵;一风机 ;一抽风罩 、 7 8
图 1 工艺装置流程 图
1 工业装置和流程
11 工艺 流程 . 氯化 氢 尾 气处 理 工 艺装 置 及 流程 如 图 1所 示 。
温度升高, 吸收液上方氯化氢气体的分压会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 , 使传质效率降低, 影响尾气 的吸收效 果。因此 , 吸收液温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本 套工艺装置中, 吸收液的降温控制主要通过水循环
冷却或气体循环冷却来实现。 () 2 气体 中有 机气体 的脱 除。装 置运 行 中发
1 2 工艺 操作参 数 .
工艺操作参 数为 : 操作 压力 ,0 .2 P 常 1135k a( 压) 操作温度 , ; 常温 2 = 23K ; 0c (9 )氯化氢排放量, 【 1 m/ ; 7 h 空气流量 , 00— 0 h采用水吸收 5 0 8 0m / ; 0
[ 关键词]氯化氢 ; 尾气 ; 环境 治理 ; 循环经济 [ 摘 、
要]介绍 了一种氯化氢尾 气的处理方法 : 采用 两段 水 吸收法对 间歇排放 的氯化 氢尾气进 行处 理。在 两
段 法吸收塔 的下段 利用 大流量的稀酸循环吸收 , 上段用小流 量的清水 循环 吸收。该吸 收方法使 用后 , 在 经环保 部
分数 由 l %升 至 1 % , 至超 过 1 % 。 0 直 5
() 2 液体 喷淋量 与尾气 中氯化氢 含量 的关 系 ( 表 1 。 由表 l可见 , 见 ) 当进 塔 气 体 中氯 化 氧 含 量
基本一致 ( 偏差小于 5 、 %)流量较小时, 吸收塔下段
3 4
维普资讯
[ 作者简介] 鲁忠生(96 , 工程师, 9 17 一)男, 1 9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系, 9 现任东北制药总厂十二公司副经
理。
[ 收稿日期] 06 O — 3 20 一 2 2
3 3
维普资讯
e 、 与 ) 蟑
I 5 环保与安全
不凝性有机气体不溶于水 , 在长时间运行 后可能会
覆盖在填料上 , 降低了气液传质效率, 造成填料塔处 理效率下降 、 运行不稳定 。为保证气体的净 化效率 , 需采取一定的有机气体脱除措施 , 在气体进塔之前 增设除油器 , 用水进行洗脱 , 避免有机气体进入下一
处 理工序 。
5 结
[ 中图分类号 ]X 8 . 7 1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0 0 8—13 2 0 )4— 03— 3 3 X(0 6 0 0 3 0
前
言
氯化氢气体 目前的处理方法 主要有两种 : ①应
触生成浓盐酸 , 操作停止后的浓盐酸为成品。
用碱液吸收, 这样既消耗碱液 , 又会生成难处理的含
语
①在应用本文 中改 进的工艺建成的工业装置 中 , C 废气达标排放 , H1 并杜绝 了酸性废水的外排, 企业 生产 和发展 因 而不 再 受 环 境 污染 纠纷 的制 约 , 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②该吸收装置使用后 , 经 环保部 门监测 , 氯化氢 的平均 去除率 达到 9 . %, 31 塔顶排放尾气中的氯化氢浓度远远低于国家尾气排
现, 在吸收塔尾气中氯化氢含量很小时 , 气体排放仍 然呈白色雾状。参考 以往 的吸收塔操作经 验可知 , 这是由于进塔气体中含有的不凝性有机气体未能被 水吸收而携带一些小液滴进入大气中形成的。而且
减少吸收剂 的耗用量 , 降低 出塔气体的浓度。填料 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 降、 液泛气速 、 持液量等 , 在吸收操作 中需确定压强
生成 稀酸 的质量 分数 为 1 ~ % ; 品盐 酸 的 质量 % 5 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该工艺采用两段填料塔逆流吸收 , 塔身分为上下两 段, 塔体及塔内件材质为玻璃钢 , 填料为规整陶瓷板 波纹填料 。由图 1 可知 , 反应釜 中出来 的过量氯化 氢气体和大量的空气一起由离心风机通过抽气罩引 入填料塔 中。在每一次操作 中, 上段 自来水 自上而 下流动 , 逐步与经过下段吸收的低浓度氯化氢气体 进行气液接触, 生成的稀盐酸流入稀酸槽 , 待达到一 定量时 , 通过循环泵转移到浓酸循环罐储存。下段
量
上段
m /1 1
量
me . /m
影响不大; 当吸收液温度高于 4 0℃时 , 尾气中氯化 氢的含量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吸收过程 中吸收液
的温度升高 , 导致吸收液上方氯化氢气体的分压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 , 传质效率因而降低。测定认为, 吸
收液 温度 以低 于 4 O℃为宜 。 因此 , 当用此 方法 吸 收
氢的含量 ; 当喷淋量超过最佳液气 比所需要的量时, 提高上下段 的液体喷淋量反而会增加尾气中氯化氢
1 气 路 管 道 ;一 采 样 管 ;、一 干 燥 瓶 ; 一 2 34
的含量 ] 。因此 , 在工业应用 当中, 应选用合适 的
液体 喷淋 量 。
5 一吸收瓶 ; 气体流量 计; 抽气泵 6 一 7
塔 压 降 ,0 200P 。 80~ 0 a
13 现场 气相 检测 装置 .
用稀盐酸( 对上一操作所得 的气体) 进行循环吸收 ,
与从反应釜中过来的高浓度氯化氢气体发生气液接
参照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
析 方法 》 提 出的烟 气 采样 方 法 中 的化 学采 样 法 取
器和压力变送器测定塔进 口、 出口的压力关 系和风 机出口的压力变化情 况; ③用涡节流量计和转子流 量计分别测定上段 和下段吸收液的喷淋量。
22 数据 处理及 分 析 .
O 7 3 = H 1 2 1 1
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表明 , 此吸收塔两段间歇 吸收效果 良好、 重现性好 、 工艺稳定可靠。在实验过 程中, 考察 了吸收液温度 、 液体喷淋量 、 循环喷淋液
盐废水 , 造成双重浪费 ; ②利用单段单级水吸收氯化 氢气体制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产品 ¨ 只有加 大 0时,
水量来稀释废水 , 以达到排放的要求 , 因而存在水资
源浪费的缺陷。东北制药总厂某药物生产过程 中存
有过量的未参与反应的氯化氢气体 , 原使用的石墨 尾气吸收装置处理能力过小, 氯化氢吸收效果差, 对 周 围大气 环境造 成 了污 染 。 因此 , 厂 根 据氯 化氢 该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 传质速度快等特性, 利用两 段法间歇吸收的操作方式建立 了 1 套工业装置 , 对
中氯化 氢含 量 的关 系 。在 两 段吸 收塔 的稀酸 吸 收段
中,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作为循环吸收液 , 测定 尾气 中的氯化氢含量 以及循环后吸收液 中的盐酸浓
度。当稀酸吸收塔循 环喷淋液 的质量 分数在 1% 5 以下时 , 对尾气中氯化氢的含量没有影响; 在循环吸 收之后 , 所采用 的盐酸循环 吸收液中的氯化氢质量
、 晶 \ I ' )
氯 碱
工 业
20 0 6丘
样, 其中气体采样器如图 2 所示 , 用国家标准硝酸银 容量法测定氯化氢的浓度。
液体喷淋量对 降低 尾气 中氯化氢 的含量有显著影
响; 而流量过大时 , 吸收塔上下段的液体喷淋量反而 会增加尾气 中氯化 氢的含量。这说 明, 当喷淋量较 小时, 提高下段液体 喷淋量有助于降低尾气 中氯化
氯化氢废气时, 需要以冷却的方式释放热量, 以提高 吸收效率。图 3 所示为吸收塔上段喷淋液 的温度 t . 对气路出口 H 1 C 的浓度 c 的影响情况 , 图4所示为 吸收塔 下段喷淋液的温度 t 对气路 出 口 H I , C 的浓
度 C 的影 响情 况 。
() 3 吸收塔下段循环喷淋液 的质量分数与尾气
, l /
图 4 吸收塔 下段 喷淋液温度 t 对 l 气 路 出口 HC 浓度 c 的影 响 I 表 l 尾 气 中氯化氢 的质量浓度 与液体 喷淋量 的关 系
批次 尾气 化
质量浓度 下
m /h
的浓度等参数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1 吸收液温度 与尾气 中氯化氢含量 的关 系。 在吸收塔的上下两段中 , 在空塔气速和进气氯化氢 含量一定的条件下 , 分别改变吸收塔上段和下段吸 收液 的温度 , 定 经 吸 收 后 尾 气 中 氯 化 氢 的 含 量 。 测 当吸收液温度低于4 0℃时, 对尾气中氯化氢含量的
第4期
鲁忠生等 : 法吸收氯化氢尾气的工业应用研 究 两段
() 4 吸收塔循环喷淋液流量和氯化氢尾气排放 风机选型的关系。吸收塔循环喷淋液与氯化氢气体 为逆向流动 , 塔内喷淋液作为分散相 , 靠重力作用 自 上而下地流动 , 氯化氢气体靠压强差的作用流经全 塔。逆流方式可获得较大 的平均推动力 , 能有效地 提高过程效率 , 有利于提高出塔吸收液的浓度 , 从而
“/ .
数据采集有以下 3种方式 : 用采样系统分别 ①
测定 吸收塔进 出 口气 路 的氯 化 氢 浓度 , 观察 吸 收塔
图 3 吸收塔 上段 喷淋液温度 t 对 。 气 路出 口 HC 浓度 c 的影 响 I
1 2 3 4 5 6
的吸收效率随参数变化 的情 况; ②用远传 压差 变送
分数 大 于 1 5%。吸收 塔工 艺 参 数 为 : 径 ,0 塔 90
m l填料层高, 0m ( n; 60 m 两段) 填料型号 , 0 ; 规整陶 瓷板波纹填 料; 填料 比表面积 ,5 I m ; 20I / 气体流 T
量 , 00 800n / ; 5 0 — 0 i h 水喷淋量 ,. 60m / ; 20~ . h
门监测 , 氯化氢的平均去除率达到 9.% , 3 1 塔顶排放尾气 中的氯化氢浓度 远远低于 国家标准 ; 收液循环利 用 , 吸 得
到质量分数高于 1%的副产盐酸可套用于工程, 5 减少了水的使用量和外排废水量。并指出: 稀酸吸收液温度以低
于4 0℃为宜, 在工业装置 中需要 以冷却 的方式释放吸收液的热量 。
图 2 气 体 采 样 器 示 意 图
氯化氢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 , 在中性条件下 ,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 ,
生成氯化银沉淀 , 微过量 的银离子与铬 酸钾指示剂 反应生成浅砖红色铬酸银沉淀。
2 现 场 采集 实验 数 据 及 其分 析
2 1 数 据采 集 .
降以确定其动力消耗 , 液泛速度是确定塔径的依据。 在确定塔径和液体流量后 , 确定风机的型号 , 也就是 气体 的压强 降和流速是关键 的工艺参数, 压强 降和 流速 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塔 内液泛 , 影响吸收效 果。现场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尾气氯化氨风机选型与液体喷淋■的关 系
由表 2可 见 , 吸 收塔 的运 行 条件 选 取 风 机 的 此
放标准 , 含酸废水不再排放 , 吸收液循环得到氯化氢 质量分数 > 5 1%的副产盐酸, 可套用于工程 , 减少了
0P 、 0 0r / 0 n 矿 压降为 2 0 a风速为 8 0 h比较适 。 保5 5 与 沈 阳市环境检测中心站专业人员对氯化氢尾气 l安 3 吸收塔工业装置进行了 3个批次 ( 3个 间歇排放周 l全 崂 5 期) 的现场取样测定 , 结果表明, 该装置对氯化氢尾
第4 期
20 0 6年 4月
氯 碱
工
业
No. 4 Ap ., 0 6 r 2 0
C lr — k n u t h o — Al ̄i d sr I y
【 环保与安全】
两段法吸收氯化氢尾气的工业应用研究
鲁忠生 ,, 张春华 李志波 张力明 5永明 , 1 , , (. 1 东北制药总厂, 宁 沈阳 13 0 ;. 辽 1032 天津丹泰制药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8 ) 034
氯化 氢尾气 进行 处理 。
l 氯 化 氢 吸 收 塔 ;一 稀 酸循 环罐 ;一 浓 酸 循 环 罐 ;一 反 应 釜 ; 2 3 4
5 6 循环泵;一风机 ;一抽风罩 、 7 8
图 1 工艺装置流程 图
1 工业装置和流程
11 工艺 流程 . 氯化 氢 尾 气处 理 工 艺装 置 及 流程 如 图 1所 示 。
温度升高, 吸收液上方氯化氢气体的分压会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 , 使传质效率降低, 影响尾气 的吸收效 果。因此 , 吸收液温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本 套工艺装置中, 吸收液的降温控制主要通过水循环
冷却或气体循环冷却来实现。 () 2 气体 中有 机气体 的脱 除。装 置运 行 中发
1 2 工艺 操作参 数 .
工艺操作参 数为 : 操作 压力 ,0 .2 P 常 1135k a( 压) 操作温度 , ; 常温 2 = 23K ; 0c (9 )氯化氢排放量, 【 1 m/ ; 7 h 空气流量 , 00— 0 h采用水吸收 5 0 8 0m / ; 0
[ 关键词]氯化氢 ; 尾气 ; 环境 治理 ; 循环经济 [ 摘 、
要]介绍 了一种氯化氢尾 气的处理方法 : 采用 两段 水 吸收法对 间歇排放 的氯化 氢尾气进 行处 理。在 两
段 法吸收塔 的下段 利用 大流量的稀酸循环吸收 , 上段用小流 量的清水 循环 吸收。该吸 收方法使 用后 , 在 经环保 部
分数 由 l %升 至 1 % , 至超 过 1 % 。 0 直 5
() 2 液体 喷淋量 与尾气 中氯化氢 含量 的关 系 ( 表 1 。 由表 l可见 , 见 ) 当进 塔 气 体 中氯 化 氧 含 量
基本一致 ( 偏差小于 5 、 %)流量较小时, 吸收塔下段
3 4
维普资讯
[ 作者简介] 鲁忠生(96 , 工程师, 9 17 一)男, 1 9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制药工程系, 9 现任东北制药总厂十二公司副经
理。
[ 收稿日期] 06 O — 3 20 一 2 2
3 3
维普资讯
e 、 与 ) 蟑
I 5 环保与安全
不凝性有机气体不溶于水 , 在长时间运行 后可能会
覆盖在填料上 , 降低了气液传质效率, 造成填料塔处 理效率下降 、 运行不稳定 。为保证气体的净 化效率 , 需采取一定的有机气体脱除措施 , 在气体进塔之前 增设除油器 , 用水进行洗脱 , 避免有机气体进入下一
处 理工序 。
5 结
[ 中图分类号 ]X 8 . 7 1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0 0 8—13 2 0 )4— 03— 3 3 X(0 6 0 0 3 0
前
言
氯化氢气体 目前的处理方法 主要有两种 : ①应
触生成浓盐酸 , 操作停止后的浓盐酸为成品。
用碱液吸收, 这样既消耗碱液 , 又会生成难处理的含
语
①在应用本文 中改 进的工艺建成的工业装置 中 , C 废气达标排放 , H1 并杜绝 了酸性废水的外排, 企业 生产 和发展 因 而不 再 受 环 境 污染 纠纷 的制 约 , 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②该吸收装置使用后 , 经 环保部 门监测 , 氯化氢 的平均 去除率 达到 9 . %, 31 塔顶排放尾气中的氯化氢浓度远远低于国家尾气排
现, 在吸收塔尾气中氯化氢含量很小时 , 气体排放仍 然呈白色雾状。参考 以往 的吸收塔操作经 验可知 , 这是由于进塔气体中含有的不凝性有机气体未能被 水吸收而携带一些小液滴进入大气中形成的。而且
减少吸收剂 的耗用量 , 降低 出塔气体的浓度。填料 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 降、 液泛气速 、 持液量等 , 在吸收操作 中需确定压强
生成 稀酸 的质量 分数 为 1 ~ % ; 品盐 酸 的 质量 % 5 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该工艺采用两段填料塔逆流吸收 , 塔身分为上下两 段, 塔体及塔内件材质为玻璃钢 , 填料为规整陶瓷板 波纹填料 。由图 1 可知 , 反应釜 中出来 的过量氯化 氢气体和大量的空气一起由离心风机通过抽气罩引 入填料塔 中。在每一次操作 中, 上段 自来水 自上而 下流动 , 逐步与经过下段吸收的低浓度氯化氢气体 进行气液接触, 生成的稀盐酸流入稀酸槽 , 待达到一 定量时 , 通过循环泵转移到浓酸循环罐储存。下段
量
上段
m /1 1
量
me . /m
影响不大; 当吸收液温度高于 4 0℃时 , 尾气中氯化 氢的含量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吸收过程 中吸收液
的温度升高 , 导致吸收液上方氯化氢气体的分压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 , 传质效率因而降低。测定认为, 吸
收液 温度 以低 于 4 O℃为宜 。 因此 , 当用此 方法 吸 收
氢的含量 ; 当喷淋量超过最佳液气 比所需要的量时, 提高上下段 的液体喷淋量反而会增加尾气中氯化氢
1 气 路 管 道 ;一 采 样 管 ;、一 干 燥 瓶 ; 一 2 34
的含量 ] 。因此 , 在工业应用 当中, 应选用合适 的
液体 喷淋 量 。
5 一吸收瓶 ; 气体流量 计; 抽气泵 6 一 7
塔 压 降 ,0 200P 。 80~ 0 a
13 现场 气相 检测 装置 .
用稀盐酸( 对上一操作所得 的气体) 进行循环吸收 ,
与从反应釜中过来的高浓度氯化氢气体发生气液接
参照国家环保总局编制的《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
析 方法 》 提 出的烟 气 采样 方 法 中 的化 学采 样 法 取
器和压力变送器测定塔进 口、 出口的压力关 系和风 机出口的压力变化情 况; ③用涡节流量计和转子流 量计分别测定上段 和下段吸收液的喷淋量。
22 数据 处理及 分 析 .
O 7 3 = H 1 2 1 1
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表明 , 此吸收塔两段间歇 吸收效果 良好、 重现性好 、 工艺稳定可靠。在实验过 程中, 考察 了吸收液温度 、 液体喷淋量 、 循环喷淋液
盐废水 , 造成双重浪费 ; ②利用单段单级水吸收氯化 氢气体制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产品 ¨ 只有加 大 0时,
水量来稀释废水 , 以达到排放的要求 , 因而存在水资
源浪费的缺陷。东北制药总厂某药物生产过程 中存
有过量的未参与反应的氯化氢气体 , 原使用的石墨 尾气吸收装置处理能力过小, 氯化氢吸收效果差, 对 周 围大气 环境造 成 了污 染 。 因此 , 厂 根 据氯 化氢 该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 传质速度快等特性, 利用两 段法间歇吸收的操作方式建立 了 1 套工业装置 , 对
中氯化 氢含 量 的关 系 。在 两 段吸 收塔 的稀酸 吸 收段
中,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作为循环吸收液 , 测定 尾气 中的氯化氢含量 以及循环后吸收液 中的盐酸浓
度。当稀酸吸收塔循 环喷淋液 的质量 分数在 1% 5 以下时 , 对尾气中氯化氢的含量没有影响; 在循环吸 收之后 , 所采用 的盐酸循环 吸收液中的氯化氢质量
、 晶 \ I ' )
氯 碱
工 业
20 0 6丘
样, 其中气体采样器如图 2 所示 , 用国家标准硝酸银 容量法测定氯化氢的浓度。
液体喷淋量对 降低 尾气 中氯化氢 的含量有显著影
响; 而流量过大时 , 吸收塔上下段的液体喷淋量反而 会增加尾气 中氯化 氢的含量。这说 明, 当喷淋量较 小时, 提高下段液体 喷淋量有助于降低尾气 中氯化
氯化氢废气时, 需要以冷却的方式释放热量, 以提高 吸收效率。图 3 所示为吸收塔上段喷淋液 的温度 t . 对气路出口 H 1 C 的浓度 c 的影响情况 , 图4所示为 吸收塔 下段喷淋液的温度 t 对气路 出 口 H I , C 的浓
度 C 的影 响情 况 。
() 3 吸收塔下段循环喷淋液 的质量分数与尾气
, l /
图 4 吸收塔 下段 喷淋液温度 t 对 l 气 路 出口 HC 浓度 c 的影 响 I 表 l 尾 气 中氯化氢 的质量浓度 与液体 喷淋量 的关 系
批次 尾气 化
质量浓度 下
m /h
的浓度等参数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1 吸收液温度 与尾气 中氯化氢含量 的关 系。 在吸收塔的上下两段中 , 在空塔气速和进气氯化氢 含量一定的条件下 , 分别改变吸收塔上段和下段吸 收液 的温度 , 定 经 吸 收 后 尾 气 中 氯 化 氢 的 含 量 。 测 当吸收液温度低于4 0℃时, 对尾气中氯化氢含量的
第4期
鲁忠生等 : 法吸收氯化氢尾气的工业应用研 究 两段
() 4 吸收塔循环喷淋液流量和氯化氢尾气排放 风机选型的关系。吸收塔循环喷淋液与氯化氢气体 为逆向流动 , 塔内喷淋液作为分散相 , 靠重力作用 自 上而下地流动 , 氯化氢气体靠压强差的作用流经全 塔。逆流方式可获得较大 的平均推动力 , 能有效地 提高过程效率 , 有利于提高出塔吸收液的浓度 , 从而
“/ .
数据采集有以下 3种方式 : 用采样系统分别 ①
测定 吸收塔进 出 口气 路 的氯 化 氢 浓度 , 观察 吸 收塔
图 3 吸收塔 上段 喷淋液温度 t 对 。 气 路出 口 HC 浓度 c 的影 响 I
1 2 3 4 5 6
的吸收效率随参数变化 的情 况; ②用远传 压差 变送
分数 大 于 1 5%。吸收 塔工 艺 参 数 为 : 径 ,0 塔 90
m l填料层高, 0m ( n; 60 m 两段) 填料型号 , 0 ; 规整陶 瓷板波纹填 料; 填料 比表面积 ,5 I m ; 20I / 气体流 T
量 , 00 800n / ; 5 0 — 0 i h 水喷淋量 ,. 60m / ; 20~ . h
门监测 , 氯化氢的平均去除率达到 9.% , 3 1 塔顶排放尾气 中的氯化氢浓度 远远低于 国家标准 ; 收液循环利 用 , 吸 得
到质量分数高于 1%的副产盐酸可套用于工程, 5 减少了水的使用量和外排废水量。并指出: 稀酸吸收液温度以低
于4 0℃为宜, 在工业装置 中需要 以冷却 的方式释放吸收液的热量 。
图 2 气 体 采 样 器 示 意 图
氯化氢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 , 在中性条件下 ,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氯离子 ,
生成氯化银沉淀 , 微过量 的银离子与铬 酸钾指示剂 反应生成浅砖红色铬酸银沉淀。
2 现 场 采集 实验 数 据 及 其分 析
2 1 数 据采 集 .
降以确定其动力消耗 , 液泛速度是确定塔径的依据。 在确定塔径和液体流量后 , 确定风机的型号 , 也就是 气体 的压强 降和流速是关键 的工艺参数, 压强 降和 流速 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塔 内液泛 , 影响吸收效 果。现场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尾气氯化氨风机选型与液体喷淋■的关 系
由表 2可 见 , 吸 收塔 的运 行 条件 选 取 风 机 的 此
放标准 , 含酸废水不再排放 , 吸收液循环得到氯化氢 质量分数 > 5 1%的副产盐酸, 可套用于工程 , 减少了
0P 、 0 0r / 0 n 矿 压降为 2 0 a风速为 8 0 h比较适 。 保5 5 与 沈 阳市环境检测中心站专业人员对氯化氢尾气 l安 3 吸收塔工业装置进行了 3个批次 ( 3个 间歇排放周 l全 崂 5 期) 的现场取样测定 , 结果表明, 该装置对氯化氢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