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设计理念】
【目标预设】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借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悟。
2、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感受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本课时教学思路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和运用读写迁移,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下全新的语文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很投入,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内容。
1、认读字词(课件出示)
武夷山飘飘悠悠险峰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扫帚颇有节奏石阶
瘦削面色黝黑炯炯有神
2、天游峰的扫路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自信豁达开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品读课文
1、认真品读课文,思考
什么地方能看出老人的自信?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豁达开朗呢?
边读边在相关语句旁做上记号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
”让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具有很强的阅读自主权,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
】
2、找好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㈠品味老人的豁达开朗
①课件出示描写天游峰的三句话
A、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读,你明白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天游峰的“险”?
课件出示;天游峰图
指导看图,真的好“险”!难怪人们把天游峰称作——武夷山第一险峰!再读读这一句,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天游峰的“险”的?(打比方)你能通过朗读,读出天游峰的险吗?
B.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读,你明白了什么?从哪儿明白的?
想一想,一级台阶有多高?一千八百多级台阶呢?
C.那层层叠叠的石阶……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读,你明白了什么?从哪些词语明白的?游人为什么会这样?
作者写游人的目的就是——
教师介绍;这叫侧面衬托
小结:在描写天游峰的高、险时,作者分别用了打比方、列数据、侧面衬托等方法,使每一个人读了之后都印象深刻,我们以后在描写景物时就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
②讨论:老人的辛苦仅仅就这些吗?(垃圾、杂物;游人下山还可以坐轿子,老人却还要一级一级扫下山)
③老人觉得累吗?课件出示老人的话“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
想一想,这么辛苦的工作,老人怎么会不觉得累呢?
再次感情朗读老人说的这一句话“不累,不累……”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读中感悟,采用多种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老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
㈡感受老人的自信
1、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的自信?
2、他凭什么认为自己能活到100岁呢?
(环境、锻炼、良好的心态——心宽体健啊)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现在喝的、吃的、呼吸的,能让学生感受到老人所在自然环境的优美,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加深了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3、朗读12节中老人的话
三、拓展深化
㈠改写末句
1、多么开朗、多么乐观的老人啊,作者觉得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句
2、这笑声怎么能伴随我回到住地呢?是声音洪亮吗?
是不是到了住地,这笑声就消失了呢?
那应该怎么说?改一改末句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通过文中句式的改变,使文章的中心凸显出来。
㈡学完全文,这位朴实平凡的老人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就是——(出示课题,背景是老人的图片)
就是这位普通的老人,以苦为乐,豁达开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爱——再读课题
每每想到他的所作所为,心中不由得肃然起敬,多么平凡却又多么高尚的老人啊——再读课题
㈢学到这,我不由想起一句名言
课件出示: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快乐,而是发现快乐的眼睛!
你有什么感想?也能像老师一样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概括吗?小组交流后,推荐一两句大家都认为好的句子,写在黑板上,并署上自己的姓名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四续写:
30年后,“我”再次来到天游峰脚下(发挥想象,续写)
板书:
自
信
天游峰的扫路人豁达开朗(敬佩)以苦为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