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1083)汉中博物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风光(1083)汉中博物馆
祖国风光(1083)汉中博物馆
统一大业启汉中,
垓下之役乾坤定,
刘邦从谏拜韩信,
霸王仰叹刎江亭。

汉中市博物馆址——古汉台,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汉中市的东南隅,相传为汉王刘邦的行宫遗址。

它是人工夯土修建的具有秦汉宫廷的高台建筑,坐北朝南。

“留此一杯土,犹是汉家基”。

如今的古汉台,被人们视为“汉中开汉业”的象征之地,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汉中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11月18日,是汉中市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馆内设有石门汉魏十三品、古褒斜栈道、汉中汉代史迹、汉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画、馆藏宗教造像艺术、汉中近代革命史迹专题陈列。

P3 汉中市博物馆以古汉台为馆址而建立,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汉台原有建筑风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级升高的三个院落组成。

P4 公元前206年,沛公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分封为汉王,“王
巴、蜀、汉中、都南郑”。

P5 史载,公元前206年,刘邦为汉王时,建都南郑(今汉中城)。

刘邦自汉中发迹而得天下,遂定国号为汉。

他曾驻骅的宫廷被称为汉台。

汉中、汉王、汉朝、汉台,这个汉字竟一脉相承了。

宋以至民国时期,汉台为汉中府署所在地。

现存的高台建筑作为府署官员的娱乐场所,号为汉郡之胜。

P6 西汉高祖九年(前198年)汉中太守田叔,筑古汉台。

此为汉代一对石门。

P7 望江楼,南宋时修建的,原名天汉楼,位于古汉台的最高处,它兼有南北的建筑风格。

望江楼高约17.5米,登楼可以眺望汉中市全貌,此楼历代多有损毁,现存为民国四年重建。

望江楼是一座八角宝塔形建筑,分三层。

从正面可见一副对联:“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

P8 桂荫堂现为汉中汉代史迹陈列馆
P9 桂荫堂南面的一潭水池,为清初所建,名曰“镜吾池”。

镜吾池为长方形,长13米,宽6米,中为石拱桥,分别刻有“龙”、“虎”,是汉中道署十景之一。

P10 桂荫堂坐北朝南,镜吾池中间小石桥直对桂荫堂南门。

P11 池旁一卧石上,镌刻着一首名为《镜吾池》的诗:“池塘如镜水平芜,照得今吾即故吾。

莫笑萍踪飘不定,春风一约自同趋。


P12 汉台碑林位于镜吾池以南,也称汉台南院,里面是汉中博物馆里最重要的藏品陈列,这就是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P13 碑林院中极其静谧、风景宜人。

P14 从月亮门穿过,东厢房是褒斜古栈道展馆
P15 石雕刻的是褒斜古栈道运兵、运粮草、通商等诸多场面。

因为馆内不准拍照,所以,胡乱拍了几张,效果不好。

展品在玻璃柜里,里面没有灯光,门窗光源反射到玻璃上,没有办法。

P16 馆内壁画没时间细看,大概画的是楚汉相争的故事。

P17 像是鸿门宴的故事。

P18 院中此石书刻很特别,拍一张留作悬念,问问大家。

P19 西厢房陈列的是世界闻名的书刻十三品。

珍品在馆内保存。

可见的只有拓件。

第一品《畜君开通褒斜道》刻于石门洞南山山崖上,俗称“大开通”。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刻成,字体界于篆隶之间。

此碑由于被山土埋没,直至一千于年之后的南宋时期才被发现。

内容记述了汉中郡太守畜君及其部署率领刑徒人开通褒斜道石门的情况。

这是我国早期的摩崖石刻,其书体为篆书向隶书过渡的典型代表。

P20 第四品《玉虎》是郑模郑子真所书。

生卒年不详,祖居褒谷箕山西,汉成帝年间著名隐士。

陕西汉中褒谷南口有“汉隐士郑子真先生故里”石碑一通(今存市博物馆)
P21 第六品《石门》不知何人所书,其影响甚大。

P22 第七品《玉盆》,相传张良所书。

它位于石门南褒河中,它形如巨盆,色泽如玉,“浮浪玉盆”是清代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P23 第八品《衮雪》是魏王曹操书写的。

“一代枭雄”曹操一生两次来过汉中。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讨五斗米道及其张鲁不战而胜;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当时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

这方石刻就是他第二次来汉中时书写。

当时见褒水浪花飞溅如滚雪之状乃书。

字横刻,其通高67㎝,宽148㎝,字径35—46㎝,传说为曹操手迹。

落款“魏王”,字径6.5㎝,与“衮雪”二字风格迥异。

该摩崖虽经历有年,但字迹清楚,神韵依旧。

P24 近年来,文化开放,每年日本书道界有不少书家来汉中瞻仰石门石刻,都给予了极高评价。

日本书道界权威种谷扇舟先生1988年访汉时,亲笔写下了“汉中石门,日本之师”的题字,其石刻至今屹立在汉中博物馆。

每年日本及各国游客莅临汉中,都要瞻仰汉中石门摩崖石刻书法,无不叹为观止。

P25 石鼓亭:石鼓,又名月台苍玉,传说是汉王刘邦的上马石。

为汉中八景之一。

P26 铜钟亭:铜钟为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

P27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违背盟约,便立沛公(刘邦)为汉中王。

刘邦于公元前206年四月由关中南至汉中,采纳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训整军马,一方面又收运、储藏马匹的粮草。

在此同时,以“明修栈道”麻痹敌人。

同年八月又由汉中北上,“暗渡陈仓”夺取关中。

后与楚争衡,最后战胜了项羽,统一全国。

刘邦在汉中时间虽短,但遗留的古迹很多,古汉台就是其中的一个。

(有关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