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情检测必修三第1-3单元word精品文档8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十月学情检测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卷纸相应位置。

否则不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主要应参阅
A.《春秋》 B.《尚书》C.《论语》 D.《道德经》
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相同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4.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中,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D.王阳明
6.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7.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圣经》,该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8.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A.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歌集》、彼特拉克的《神曲》
B.但丁的《十日谈》、彼特拉克的《神曲》、薄伽丘的《歌集》
C.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歌集》、彼特拉克的《十日谈》
D.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
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薄伽丘的主要贡献在于
A.使用意大利方言进行创作 B.撰写了抨击封建道德的小说
C.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平等发展个性 D.一部小说中描写了上百个故事
10.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新型道德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要求彻底公开否定宗教,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
②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③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④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1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D.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
12.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

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上帝、教皇、皇帝间是敌对关系 B.教皇的权力下降,上帝的权力上升
C.上帝的权力始终高于教皇和皇帝D.皇帝的权力上升,教皇的权力下降
13.下列有关启蒙思想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B.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卢梭撰写的《社会契约论》,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D.康德著有《哲学通讯》,认为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14.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15.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有很大区别,造成这种区别的根源是
A.经济基础不同 B.政治制度相异
C.阶级利益有别 D.地域环境差异
1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7.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是
A.造纸术 B.火药C.印刷术 D.指南针
18.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D.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19.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是
A.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B.封建皇权专制统治
C.中外文化交流碰撞 D.儒家思想深刻影响
A.春秋时期由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新诗歌体裁
B.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也称为“骚体”
D.大量使用象征、比喻手法,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1.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

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楚辞宋词唐诗汉赋 B.汉赋唐诗宋词楚辞
C.唐诗汉赋宋词楚辞 D.楚辞唐诗宋词汉赋
22.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C.辛弃疾 D.陆游
2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的主要相同之处是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4.下列文字载体按时间顺序排列最前的是
A.青铜器 B.竹帛 C.简牍 D.宣纸
25.下列甲骨文反映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重要信息是
A.商朝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商朝统治者迷信天命
C.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
26.从下图中我们可知
①文字由繁到简、从难到易
②人们由此开始了最早的思想沟通和交流
③人们有了交流信息的文化工具
④人们可以正式记录自己的历史了
A.①②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下列两幅图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百姓民族构成情况 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28.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

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29.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A.崛起于乾隆、道光年间,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
B.融合了徽剧、汉剧及昆曲、秦腔和其他民间曲调
C.其表演艺术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新中国成立后由北京走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32小题各12分,第33小题13分,第34小题8分。

共计45分。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发觉。

请回答:
⑴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个能从材料中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对另两个结论,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4分)
⑵本堂课的主题是什么?(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6分)
32.世界近现代史上,任何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无不是思想家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摇旗呐喊、思想解放的结果,“旗帜”与“思想”引领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人从哪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古人无从知道,他们寄托于神,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

结合史实,从思想层面分析这一现象开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⑵17世纪以来,民主思想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指出其在西方的主要表现。

(2分)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分)有何历史意义?(2分)
33.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
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

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

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

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

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⑴据材料一,概述李贽的基本主张。

(4分)
⑵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2分)
⑶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

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4分)
⑷结合16世纪欧洲经济与思想领域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3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信巫鬼,重淫祀。

——《汉书·地理志下》材料二(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

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厐,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材料三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

隋炀帝加以愤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力,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编摘自《太平御览》请回答:
⑴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汉代至隋代江南地区发生的主要变化。

(6分)
⑵列举三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

(2分)
高二历史十月学情检测答卷纸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⑴晚清组。

(1分)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

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每组2分,共4分。


⑵主题:“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1分)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

(2分)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

(2分)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

(2分)32.⑴原因:前5世纪,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分)史实: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任2点给4分)
⑵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于1787年制定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法国经过一个多世纪斗争,1875年确立了共和政体;1871年,德意志确立君主立宪制。

(任2点给2分)
⑶发展:启蒙思想家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科学、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

(2分)意义: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鼓舞了民族独立斗争;④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任2点给2分)
33.⑴主张: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或反对将儒学教条化;反对歧视妇女。

(4分)
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

(1分)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1分)
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4分)
⑷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人文精神复兴并进一步传播,天主教会统治受到冲击。

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3分)
34.⑴从原始落后的经济状态到较为繁荣的商业经济;社会风气从迷信鬼神到崇尚教化;文化不断发展,某些地方甚至超过北方。

(6分)
⑵画家顾恺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文学家陶渊明等(任选其中二项)。

(任2人给2分)
第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