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与赛博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与赛博空间
一、初音未来的诞生与成长
“初音未来”(以下简称“初音”)是***** *****EDIA公司以Yamaha的*****D 2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开发贩售的虚拟女性歌手软件角色主唱系列的第一作,是VSTi规格的电子乐器。
在这款软件窗口相应的位置输入组成旋律的音阶和歌词,就可以让电脑唱出歌来。
作为声音的主人,制作方邀请动漫插画家KEI设计了一个绿色头发、梳着双马尾辫的活泼可爱的女孩形象。
这款软件在2007年发售后大受欢迎,并很快出现了大量用户制作的翻唱歌曲、原创歌曲。
“初音未来”的形象推出后也大受欢迎,出现了很多网友原创的插画,并很快延伸到漫画、同人志及Cosplay等领域中。
很快,有人开发出了能让初音“动起来”的软件。
如身为编程员的初音粉丝�口傻制作了一个名为“MikuMikuDance”的软件,可以为初音设计各种各样的动作,让她跳起舞来。
经过初音爱好者的不断改进与创作,初音不仅有了自己的歌声还有了自己的MV,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初音未来系列作品的创作中。
两年多来,初音未来已成为日本网络人气第一的超级虚拟偶像。
光日本本土网友为她制作的歌曲和MV又2万余首。
以她的名义发售的单曲销量甚至冲进了日本公信榜。
日本*****O网站上关于初音的关联影片以每天100部的速度疯狂增长,甚至有人开始翻唱初音的歌,模仿初音的舞姿。
此外,初音还是多款游戏的代言人……
在2010年3月9日初音的个人演唱会上,她首次以逼真的3D 全息投影登上舞台。
劲歌热舞、与嘉宾和观众互动、快速换装,初音未来展示了不逊色于任何真人歌手的舞台魅力,显示了虚拟偶像走进现实的可能性,给现实中的人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二、赛博空间及其技术支撑
初音未来的诞生与成长与“赛博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初音的走红不仅得益于“赛博空间”的一系列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她本身和她的制作方利用了“赛博空间”的特点,迎合了游走在“赛博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人们的需要。
(一)赛博空间的含义与影响
赛博空间的概念是美国小说家william Gibson在他1984年出版的著名科幻小说《精神人》中最早被提出的,他将赛博空间定义为由计算机生成的景观,是连接世界上所有人、计算机和各种信息的全球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空间。
赛博空间又可称为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是络技术、虚拟技术等为技术基础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空间。
赛博一词是cyber的音译,cyber space可以看作是cybernetics与space的复合,表示受控制的空间。
有时,人们又称其为网络空间、电脑空间、网络世界、虚拟社会等。
(二)赛博空间的技术支持
“赛博空间”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网络、数字拟真技术等。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ISH)是由全球的计算机及数据库和通讯网络组成,并通过Internet相连接的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
这是赛博空间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网络的发达打破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限制,带来交流方式的变革。
“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帮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
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将现实中的一切信息数字化,并通过视觉、听觉甚至其他感觉再现给人,还可以通过一定规律和手段合成现实世界中没有的虚拟形象。
(三)赛博空间的基本特征
赛博空间的关联域通常具有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虚拟性和互动
性等基本特征。
1.多媒体性
构造赛博空间的互联网糅合了先前各种各样互不相干的新旧媒介形式,并且以无数不同的配置或构型综合起来。
作为一种电子表现媒介,互联网边界消弭的品质使得它成为了卓越的后现代媒介。
2.超链接性
全球互联网由无数的网站链接着亿万台电脑。
特德・纳尔逊首先为这种系统提出了“超文本”(Hypertext)的术语,使得读者可以通过所能想象的任何方式在整个文本世界纵横捭阖。
这种网络构成了一种社会超文本,不仅能够让人们互相交换信息,而且还能够行动、交流和建构,以及保持和扮演个人的和文化的身份。
3.虚拟性
赛博空间的虚拟性一方面的含义是具有实际的、事实的释义;另一方面,它又有一种虚幻的、不可能的含义。
虚拟世界是对一个世界的仿真,在物理学的意义上它不是真实的,但是在其效应上,它给受众以真实而深刻的印象。
视觉与听觉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都是人们探索赛博空间虚拟性的体现。
4.互动性
电脑网络的多媒体功能与超级链接的结构极大地拓展了人们搜集信息、相互交流和表现自我的范围。
这种互动性不仅消解了权威,还激发了网络用户的创作灵感与热情。
通过交流与互动,网络用户们正在集合所有人类的智慧为人类创造新的精神财富。
三、初音未来带来的思考
(一)初音未来的成长与赛博空间
初音未来的诞生首先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达。
日本先进的录音、混音技术和发达的电子乐举世闻名。
初音的声音素材来自声优藤田�,作为素材的录音数据有50多小时。
研发人员不仅实现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与声音的一一对应,还实现了节奏与音调的自由变换。
制作方还准备了很多把不同的声音完美连起来的声音素材,不仅是一个词的声
音,还要把词与词之间的部分圆润地衔接起来。
这些使得初音的声音更自然动听。
初音的形象由二维的插画转变为三维立体图画,再到可以自由舞蹈,甚至“登台”表演,数字拟真技术在这位虚拟偶像身上被运用到了极致。
其次,初音未来的成长也是络高度发达的结果。
初音未来的形象最初进入赛博空间仅是为了软件的宣传,制作方没有预料到她竟在网上获得了爆炸般的人气:不足一年,单曲己超千首;使用其形象进行再创作的要求络绎不绝;网络用户制作的单曲和MV在投稿网站上得到了迅速的传播,而这种传播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投入初音的创作;爱好者们甚至在网上实现了分工(作曲与制作Mv);通过网络传播,初音还拥有了众多的海外粉丝……没有发达的网络,初音想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简直是不可能的。
初音未来的走红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对游走于“赛博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人的需要的成功把握。
首先,“赛博空间”的技术手段有效地消解了现实生活中的技术壁垒,为人们享受“专业”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
这款软件的制作方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人们轻松地创作音乐、享受音乐。
无论人们在现实中会不会演奏乐器、会不会唱歌,只要熟练运用这款软件,就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这极大地增加了音乐爱好者投入音乐创作的可能性。
其次,初音的形象设定、制作方的开明和开放的网络空间也激发了初音爱好者的创作热情。
初音的形象被设定为16岁、扎双马尾辫的轻盈可爱的女孩子,吸引了许多动漫爱好者参与其形象的二次创作。
制作方声明“只要不用于商业用途,可以随意使用初音形象”,并开辟独立的网站供爱好者们发表作品与相互交流,这些爱好者中还包括很多专业的音乐制作人。
开放的网络空间使得爱好者们的作品(包括音乐、影片、相关软件)迅速地传播,大家相互借鉴,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再次,初音迎合了“赛博空间”中人们渴望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在现实中,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在虚拟空间中,借助软件和网络,
人们却可以变得几乎“无所不能”。
消失的权威、逐渐降低的技术门槛,只要喜欢、有热情,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初音帮助人们实现了制作音乐与影像的野心:不是专业制作人、没钱请歌手、不是专业导演……这些都不再是困难。
让自己的音乐由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唱出来并让其他人听到,初音的创作者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满足与快乐。
(二)初音未来出现的意义
首先,初音是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虚拟偶像,并向着现实化迈进。
虽然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有很多虚拟偶像了,人气不逊真人歌手。
但是这种虚拟偶像只是看上去像人的二维图像加上配音演员的歌声。
初音是第一个拥有自己独特声音的虚拟偶像。
她也是第一个在专门的演出场所开个人演唱会并借助3D全息投影登台的虚拟偶像。
她的爱好者还在致力于制作真人大小会动的初音机器人。
这位虚拟偶像真的离现实不远了。
其次,初音代表了最先进的数字虚拟技术:最先进的音声合成技术、3维立体影像制作、3D全息投影……从技术指标看,初音远远超越了该领域的先驱――全球首支虚拟乐团“街头霸王”,展现了数字虚拟技术无限的可能性。
再次,初音还是全球第一个聚集了众人智慧的偶像。
以往的偶像不是才华出众,就是美貌惊人,起身后还要有专业的创作与包装队伍,才能保证偶像的走红。
而初音的作品是亿万粉丝灵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不带任何功利,完全出于热爱之情的创作,会产生更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最后,初音还为文化与传播研究者带来了丰富的话题,如虚拟偶像是否会威胁真实的偶像、虚拟偶像的作品版权、御宅色彩浓厚的虚拟偶像能否实现国际化,融入主流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