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预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预防水稻旱育秧田由于和水育秧管理方式不同,若管理不当,容易造成死苗。
其死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肥害死苗。
主要由于人畜粪未充分腐熟,施肥不深,肥料与土壤没有混匀所致。
另外,床土与盖籽土含草木灰或家畜尿,造成烧根死苗。
齐苗后一次追肥量过大,或施得不匀,或施用速效碳铵,或施后未及时浇水而烧苗,导致秧苗成片或呈带状死亡,受害轻时形成僵苗或病苗。
2、干枯死苗。
一叶一心至三叶期,叶片自下而上逐步干枯而死。
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⑴苗床板结,耕作层浅,土壤蓄水力差,根系不能下扎,利用土壤深层养分,遇到高温天气株苗枯死;⑵播种过密,单株根系范围小,削弱秧苗抗旱力。
在密播条件下水肥供求矛盾突出,死苗更宜发生;⑶砂性强的土壤在三叶期,表土易形成1厘米的板结层,在水分补给时水分无法透过板结层,导致叶片卷曲不展直至干枯死亡。
3、青枯死苗。
一般播种后5-7天现青后揭膜,过迟时嫩弱苗一遇异常天气易造成死苗。
晴天中午揭膜,苗宜枯死。
4、高温烧苗。
盖膜期内,当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上时,膜内温度可达50-60℃,从而导致高温烧苗。
5、防治措施。
合理施肥,提高苗床质量,适时适量追肥;适时揭膜,播后5-7天可全揭;有两侧盖膜(应保持畅通状态);遮阴降温,防止烧苗;膜内温度在35℃以上,则用遮阳网等遮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