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0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2020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共12题;共46分)
1. (4分)(2020·咸阳模拟) 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显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A . 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 . 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 . 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D . 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2. (2分) (2017高二上·安徽期中) 仁宗、孝宗、理宗在宋代第一次成为皇帝的庙号,这表明()
A . 理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增强
B . 以孝治国开始成为官方意识
C . 庙号制度源于北宋南宋时期
D . 儒学在宋代战胜了佛道挑战
3. (4分)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
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
1850-187********
1880-1911156011838
1912-1939473077396
A .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由此瓦解
B . 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 . 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 社会动荡不安加剧人口流动
4. (4分)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刺桐”是指()
A . 泉州
B . 广州
C . 扬州
D . 庆元
5. (4分) (2017高一上·瓦房店月考) 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
A . 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
C . 开辟了苏俄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D . 为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新案例
6. (4分) (2020高一下·应县月考) 2008年12月7日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下列事件中有法国参与并伤害了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是()
①《南京条约》开启中国屈辱历程
②火烧圆明园
③《辛丑条约》陷中国于半殖民地深渊
④巴黎和会上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7. (4分) (2015高一上·兰考期末)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并于20世纪50年代最终有了自己的外交“定海神针”。
材料中的“定海神针”是指()
A . “一边倒”的政策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 “不结盟”的政策
8. (4分) (2019高二下·福州月考)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以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这些论断发表于()
A . 大革命时期
B . 井冈山时期
C . 延安时期
D . 建国初期
9. (4分) (2019高一下·定远月考) 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对这两项举措评述最准确的是()
A . 是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 . 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 . 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 . 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0. (4分)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下列关于“人”的阐释正确的是
A . 主张人与上帝直接对话
B . 提倡自然的人性
C . 捍卫人的道德尊严
D . 强调人的理性
11. (4分) (2019高一下·江西月考) 2003年,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家启动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举措。
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 . 推动乡镇企业稳步发展
B . 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 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D .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12. (4分) (2018高一下·温州期中) 克林顿政府解决了美国多年来的财政赤字问题,下列与此无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 . 适当增税
B . 鼓励消费
C . 加大环境保护投资
D . 裁减政府雇员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共5题;共82分)
13. (25.0分) (2020高三上·承德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唐代时期,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凡涉及军国大事的重要事宜都需要经过三省的审批,走三省的流程,即由中书省进行诏书的起草,门下省负责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在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予一些资历比较浅的官员“参知政事”的名号,给予一些資格较老的官员“平章事”或“同三品”的名号,以参与宰相事务。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由于中枢缺乏协调,大量事务须由皇帝亲裁,导致政事拖延、决策失误。
有鉴于此,朱元璋先后设立了四辅官、殿阁大学士辅佐决策。
然终洪武一朝,设官参与决策始终是末流,并非常态。
永乐时,明成祖朱棣以解缙等入值大内,预机务,作为近侍,于内廷参与决策。
这一做法在仁、宣两朝逐渐成为惯例。
亲近重臣加大学士街于大内当值,负责奏章的初步处理,为日后内阁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正统初年,外廷委任三杨,内廷宠信王振,开始了内阁类宰相化的特殊决策模式。
——摘编自刘瑞华《明洪武至正统中枢决策制度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皇帝让众多官员参与宰相事务的目的,并简评唐代三省六部制。
(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代洪武至正统年间中枢决策权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演变的原因。
14. (12分)(2020·宣化模拟) 材料:朱元璋出身贫寒,在参加农民起义之前,曾亲眼目睹了元朝官员的横征暴敛。
明初刑律,包括律、令、诰和榜文四个方面。
《大明律》多次修订,于洪武三十年正式颁行。
此外,朱元璋还法外用刑,将旨意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编成《大诰三编》及《大诰武臣》,详尽地记载了有关惩治贪污、打击豪强以及防止百姓流亡的事例和律令。
其中,列有不少酷刑,如凌迟、剥皮、枭首、抽肠、阉割、挑膝盖和族诛等,当时,法外刑讯的机构是臭名昭著的锦衣卫。
这一皇家的特务机关避开三法司,直接对皇帝负责。
它可以任意捕人,加以拷讯、杀害。
还实行廷杖,在殿廷上公开杖责因进谏而触怒皇帝或有过失的大臣。
《大明律》规定:凡是贪赃白银60两者,皆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
朱元璋还别出心裁地在府州县衙门的左面特建“皮场庙”,贪官枭首后均剥皮实草,置于官府公座两旁,作为后任官员的前车之鉴。
--摘编自安震《千秋兴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吏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初的吏治改革。
15. (15.0分) (2020高一下·渭滨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
材料二:
17世纪,中国犁由荷兰人带入欧洲。
由于中国犁简便轻巧,操作容易,节省畜力,而工作高效,因此,很快就在欧洲推广开来,……甚至还传到了美国。
到1 8世纪,中国犁已是欧洲最便宜而又最好的犁。
后来,欧洲人在中国犁的基础上设计出钢架犁,进一步提高了工效,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的到来。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四:
材料五:下图这两件清代瓷器,现藏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史载,16~18世纪出现了中国瓷器外销欧洲的高峰,当时欧洲的皇室、贵族和富有人家竞相购买中国瓷器。
对此,一位西方收藏家评论道:“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国瓷器,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18世纪末中国瓷器外销却走向衰落。
这固然和欧洲制瓷业的兴起、竞争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时中国政府实行的政策有关。
这一政策不仅限制了中国瓷器外销,更严重制约了中国制瓷业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图文:对欧洲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犁是________犁;中国历史上,这种犁最早出现于________时期。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城市功能二个方面分析两个城市有了哪些变化?
(5)从造型、装饰图案和器面绘画看,这两件清代瓷器有什么鲜明特色?根据图文:18世纪末中国瓷器外销走向衰落的国内因素是什么?
(6)综合上述全部图文,应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16. (15.0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政治的这种进一步的民主化,是在五年来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
一九四九年建国之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我国国内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人士的代表人物举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五年来有效地领导全国人民执行了共同纲领,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逐渐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逐步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今天所实行的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人民日报》社论《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新阶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民民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并概述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
(2)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修改通过的?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宪法通过的历史意义。
17. (15.0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月考)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3)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共12题;共4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共5题;共82分)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6-1、
16-2、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