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课程标准的发展背景,功能,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英语课程标准的发展背景,功能,特点
中学生英语课程标准的发展背景、功能和特点如下:
发展背景:
在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其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例如,在1913年,新的学制系统“壬子癸丑学制”实施,其课时安排超过国文,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学要略”。
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初、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外国语课程纲要》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外语教育的混乱局面,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从近代迈向现代化。
此外,抗战爆发后,英语课程标准于1941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将初中英语改为选修。
功能:
英语课程标准是指导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英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语言学习的导向和框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同时,英语课程标准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它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参考和指导。
特点:
1. 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英语课程是中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课程标准强调英语学习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跨文化交流:英语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语言,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 科学性和现代化: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课程标准强调外语学习的实用性的同时发掘学生的智力因素,教学目的逐渐趋于科学。
同时,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也以现代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不断完善和更新。
4. 注重核心素养:英语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5.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和情境性,利用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