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2020秋学期八年级物理月度调研检测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
2.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

如图,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
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电影院的墙壁上有许多形状不同的凸起和凹陷,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震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5.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
B.气、液、固
C.气、固、液
D.液、固、气
6.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用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
A.纸锅沾水变湿了,所以不燃烧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
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
7.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A.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C.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8.小明将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片和一张绿色透明玻璃片部分重叠,然后放在一张白色纸板上面,如图所示,若太阳光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呈现的颜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是白色
B.甲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绿色
C.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黑色
D.丙区域主要呈现的是红色
9.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紫外线的是()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
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
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沿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11.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12.昆虫观察盒的“盒盖”上嵌入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现提供了焦距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的是()
A.焦距为4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8.0分)
13.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该物质是___________(晶体/非晶体),该物质的熔化时间为___________分钟;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数量会_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14.G20杭州峰会朝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____;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成的是等大的______(实/虚)像.
15.实验室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用两只液体温度计分别测量两种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示数分别如图,则两种液体温度。

自左往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水下的部分向___________弯折(选填“上”或“下”),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___中进入___________中发生___________造成的,我们所看到的水下部分的筷子其实是实际筷子的___________(实/虚)像。

17.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形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如图甲所示。

(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_______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的。

(2)烧杯底部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3)烧杯底部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18.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8cm 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6cm 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

1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
“1do ()”“2re ()”“3mi ()”4“fa ()”个音调,你觉得声源是___________,则吹出“2re ()”声的瓶
子序号是___________;如果用筷子敲打瓶子如果能发出“()1do ”“()2re ”“()3mi ”“()4fa ”个
音调,则瓶子对应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

20.10月15日,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系列之《众志成城》民族管弦音乐会在江苏保利大剧院举行。

演员甲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由于琴弦___________产生的,演员乙正在吹笛子,笛声的声源是___________(选填
“笛管”或“空气柱”),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的,听众能分辨出笛声和二胡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观众在演出期间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标出反射光线OA,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入射光线。

22.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长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23.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

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2.0分)
24.小莉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___________
(选填“幅度”或“快慢”)。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前一次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3)若要用上述钢尺探究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应该保持钢尺___________不变,改变钢尺振动的
___________,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

25.观察图中甲、乙所示的情景。

(1)图甲喇叭播放声音时,纸盆上的黄豆“翩翩起舞”,说明___________,所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2)图乙用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土电话”并张紧棉线。

能实现10m间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

26.如图甲是在20℃左右的室温下“探究冰熔化”的实验装置,不用酒精灯加热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图乙是“探究蜡烛熔化”的实验装置,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

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在熔化时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所以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金属铜的熔化特点与冰的熔化特点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7.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往瓶口的上方倾斜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___________,这是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在盘内盛放适量的___________(冰块/热水)。

(3)实验时,握住金属盘的手明显感觉到金属盘的温度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下列生活中的哪个事例与此现象原理一致___________(填序号)
A.夏天饮料里加冰块
B.通过洒水,给地面降温
C.蒸笼蒸馒头
D.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
28.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

(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他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将______(变小/不变/变大);
(4)如图乙所示,AB是蜡烛的示意图,作出它通过易拉罐底部上的小孔O在光屏P上所成的像。

______ 29.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____(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高度上。

(1)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
的像,则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

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屏上将得到_______(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_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_______。

A.上B.C。

D。


31.小明利用水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前,将水透镜、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水透镜的___上;
(2)某次实验中,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在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接着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水透镜移到5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明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像时,用注射器往水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保持蜡烛、水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操作是为了探究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矫正此类视力缺陷,需佩戴度数合适的眼镜,此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