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训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训练题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3个硝酸根离子:3NO3-B.2个铝原子:Al2
C.五氧化二磷分子:O2P5D.标出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2
Mg Cl
2 2.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3.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4.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
6.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
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 .n=3
C .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 .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
9.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 .化学反应的快慢
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11.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 (OH )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 Y >
B .X 一定是2CuCl
C .Y 可能是2H O
D .Y 可能是24Na SO 12.物质X 、Y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X+2Na0H 2Y+Cu(OH)2↓,则()
A .X 一定是Cu(N03)2
B .X 的式量比Y 大
C .Y 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
D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13.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现有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数据中,甲大于乙的是( ) ①气体的体积 ②原子的数目 ③分子的数目 ④相对分子质量 A .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④
14.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
B .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
C .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5.工业制钛反应为:TiF 4+2H 2SO 4Δ4HF+2X+TiO 2,X 的化学式为 A .H 2S
B .P 4
C .SO 2
D .SO 3
16.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 2S+O 2=2X+2H 2O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是 Ag 2S
B .H 2S 中 S 元素为-2 价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H 2S 是无毒的
1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
D .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18.常温下,氯气与苛性钠溶液反应产物是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
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2
D .+2
19.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 。
若增加10g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 B .第二次反应后,D 的质量为50g
C .反应中A 和B 的质量比是3:2
D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1:1
20.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 (NO 2)3,下列有关N (NO 2)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N (NO 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N (NO 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 .N (NO 2)3属于氧化物
D .N (NO 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
21.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
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
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
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
22.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 .W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 .参加反应的X 、Y 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23.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丁的化学式为H 2O
B .丙中
C 、H 、O 的质量比为12:3:8 C .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7:1
24.过氧化钠(Na 2O 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X ,可表示如下:2Na 2O 2+2CO 2=2Na 2CO 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Na 2O 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 .CO 2可用作气体肥料 C .Na 2CO 3可用于清洗厨房油污
D .白磷与X 反应生成大量白雾
25.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 3OH )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 3OH + 12O 2 + 6NH 3 = 3N 2 + 5X + 19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NO
B .CO 2
C .H 2
D .CO
26.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C .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D .甲的化学式为C 2H 2
27.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28.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B .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
C .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
D .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
29.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30.下列化学用语及结构正确的是( ) A .3个铁离子:3Fe 2+ B .氦气:He 2
C .4个氢原子:4H
D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A 【解析】 【详解】
A.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相应的数字,3个硝酸根离子:3NO3-,此选项正确;
B.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铝原子:2Al,此选项错误;
C. 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在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故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此选项错误;
D.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氯化镁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
2
Mg Cl,此选项错误。
故选A。
2.A
【解析】
【详解】
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
故选A。
3.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100%7.7%<10%
16+126
⨯
⨯≈
⨯⨯
,说法正确;故符合题
意;
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
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B
【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
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
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三粒子构成,故错误;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错误;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比如碳原子和氧原子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正确;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错误。
故选C。
7.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8.B
【解析】
【分析】
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H4+H2O CO+3H2;
【详解】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3,故正确;
C、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其质量均不改变,故错误;
D、生成物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9.D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详解】
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反应开始时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选项A不正确;
B、因为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开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结束后,只要处在同一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个数不可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选项C不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
故选B。
11.A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X是可溶性铜盐,Y是可溶性钠盐。
A.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故A 正确。
B. X不一定是CuCl2。
故B错误。
C. Y不可能是H2O。
故C错误。
D. Y不可能是Na2SO4。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2.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是可溶性铜盐且其阴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因为反应物为盐和碱,故该反应的类型为复分解反应,因为氢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分子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X的式量一定比Y大,故答案选择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
13.D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甲、乙两种气体质量相等,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由密度=质量
体积
的公式得,甲的体积<乙的体积;由同温同压下,相
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知,所以甲的分子数目<乙的分子数目;
由于甲、乙气体分子未知,所以原子数目无法比较。
故符合甲大于乙的是④,故选D。
14.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 3 2
【详解】
A、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D
【解析】
【详解】
由TiF4+2H2SO4加热
4HF+2X+TiO2可知,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1个,氟原子都是4个,氢
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SO3。
故选:D。
16.D
【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A说法正确;B、H2S 中H显+1价,故 S 元素为-2 价,故B说法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说法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能用银检验的有毒物质就是H2S,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7.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O 2点燃2H 2O+CO 2。
A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该变、数目不变,错误;B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1×4):(2×16×2)=1:4,错误;D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H 2O 和CO 2,均为氧化物,正确。
故选D 。
18.B
【解析】NaClO 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x+(-2)=0,得x=+1,故选B 。
19.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增加10gA ,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说明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 的质量为25克,B 的质量为15克,A 与B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A 、B 、C 三种物质各15g ,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 ,说明参加第一次反应的A 的质量为15克,B 的质量为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第一次反应的C 的质量为6克,则A 、B 、C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2,则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 的质量为10克,生成D 的质量为50克。
A 、参加第一次反应的B 的质量为9克,剩余6克,选项错误;
B 、A 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5克时,生成D 的质量为25克,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 的质量为25克,第二次反应后D 的质量为50克,选项正确;
C 、反应中A 与B 的质量比为5:3,选项错误;
D 、反应中A 与C 的质量比为5:2,选项错误。
故选B 。
20.B 【解析】 【详解】
A .亚硝酸根NO 2的化合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 =+3价,故正确;
B .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每个N (NO 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
C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 (NO 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 .三亚硝酸氮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故正确。
故选:B 。
21.D 【解析】 【详解】
根据反应C+2H 2SO 4(浓)===
CO 2↑+2X↑+2H 2O 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和原子个数不变,
则可知:反应前C原子个数为1、H原子个数为4、S原子个数为2、O原子个数为8;反应后C原子个数为1、H原子个数为4、O原子个数为4;可以推测X气体为SO2;因此:
A、根据分析,X气体为SO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SO2的水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CO2和SO2的质量比为44:128=11:32;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2.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
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催化剂
高温
2N2+3CH4。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
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故A正确;B、由图示可知,W为甲烷,碳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16
×100%=75%,故B正确;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
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23.C
【解析】
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4H2C2H6O+H2O,因此:
A、丁的化学式为H2O,故说法正确;
B、丙是C2H6O,其中
C、H、O的质量比为(12×2 ):(1×6):16=12:3:8,故说法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2×(12+16)】:【4×1×2】=7:1,故说法正确。
24.D
【解析】
【详解】
A、Na2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O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学式整体化合价为0的原则,(+1)⨯2+x⨯2=0,所以x=-1,故正确;
B、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所以可用作气体肥料,故正确;
C、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能和油污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可用于清洗厨房油污,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O2,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大量白烟,故错误。
故选D。
2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可以推出X化学式为CO2,故选B
2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而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选项说法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总和=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选项说法错误;
C、丙为二氧化碳,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属于无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也没有增减,反应后碳氢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2和10,已知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故2甲中一共有4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
故甲的化学式为C2H2,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7.D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氢元素一定来源于有机物,碳元素的质量为2.4g,氢元素的质量为0.6g,所以该纯净物中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是正确的叙述;
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是正确的叙述;
C.有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可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
(11.2g/32):(5.4g/18)=7:6,是正确的叙述;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2.4g/12):(0.6g/1)=1:3,故是错误的叙述,故选D。
28.B
【解析】
【详解】
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B
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29.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有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故A不正确;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
D、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30.C
【解析】
【详解】
A、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选项错误;
B、氦气直接由原子构成,故化学式为He,故B选项错误;
C、4个氢原子表示为4H,故C选项正确;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电子数是8,故D选项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