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选出注音和字形都错误的项()
A.点缀zhuì矫jiǎo健驯xùn良分娩miǎn
B.蜇zhé伏翌yì日哺bǔ 乳濒bīnɡ危
C.笨拙zhuó繁殖zhí步履lǚ苔藓xiǎn
D.殷yīn情璀璨càn天赋fù栖qī息
2.下列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是()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A.以为且噬己也(将要)
B.益习其声(熟悉,习惯)
C.稍近益狎(稍微)
D.蹄之(用蹄子踢)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B.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C.这些照片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D.针对舆论反映电影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5.古镇周庄沈万三故居有一副对联,下联为“白云流水是禅心”,上联应是())
A.满园春光堪入画
B.翠竹黄花皆佛性
C.一帘晴雪卷梅花
D.三代前贤松柏寒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B.②④①⑤③
C.①⑤③②④D.③②④①⑤
7.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所谓幸福,全由小小的细节积累而来。

如果你用庆幸的目光回顾这种积累时,就产生富翁的感受。

如果你对当下的处境不满,则说明心已离开了脚步,栖居于远远的目标之上——不管它的地位、金钱或房子——这时脚下怎样疾走都觉得慢,会为之烦恼,此时很容易受伤。

A.幸福由生活的细节组成,我们要重视身边的点滴感受。

B.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感受,就在我们自己身边。

C.一个人幸福与否,与地位、金钱或房子无关,与自己对当下的处境感受有关。

D.一个人不应追求更高,因为这容易使自己烦恼、受伤。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与赏析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阁:同“搁”,停止
【1】诗歌前两句把我们带入了怎样的情境氛围?
【2】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

“欲上人衣来”更是神来之笔,请简要赏析。

三、文言文阅读
郭伋(jí)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jì),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
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②,计日告之。

既还。

先期一日,伋恐违信,遂止于野亭③,候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
①行部:出巡。

②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③野亭:郊外的亭子。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①对曰()
②及事讫()
③送至郭外()
④既还()
【2】下列加横线的“之”与“计日告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读之竟日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主人处处款之
D.跪而拾之以归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伋恐违信,遂止于野亭,候期乃入。

【4】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

请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现代文阅读
1.①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
一到冬天就zhé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警惕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
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③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

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1】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一句中“通常”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2.冬日香山
梁衡
(1)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2)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

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

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

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撇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

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3)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
已弹去种籽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溶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齿,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

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

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

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

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4)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

树干粗粗壮壮,
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羞脸。

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

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

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

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

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

柏树或矗立路旁。

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

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

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

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

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5)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

好一幅
天然焦墨山水图。

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你看这山,他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

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

山路寂寂,阒(qù,形容安静
没有声音)然无人。

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

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

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

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6)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1】请你说说第(3)自然段划线句用了那些修辞?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2】第(4)自然段“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中的“骄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松树为什么而骄傲?
【3】结合全文,具体说说春天、夏天、秋天的香山各有怎样的特点?它们的共同特点又是什么?
【4】文章标题为“冬日香山”,作者在描写冬日香山时,为何还要描写春天、夏天、秋天的香山?
五、默写
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五月人倍忙。

(白居易《观刈麦》)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4),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5),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6)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7)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8)游子乍闻征袖湿,。

(郑谷《鹧鸪》)
(9),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六、名著导读
根据《西游记》三调芭蕉扇中的情节填空。

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悟空二次来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一动不动。

公主急忙回洞,闭门不出。

悟空变作一只,乘公主喝茶之际进入铁扇公主腹中。

公主腹疼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

第三次,悟空变成模样,骗得真扇。

七、语言表达
樱花盛开时节,长春桥周边樱花如云似霞,堆云叠雪,蔚为壮观。

每年如潮的赏花者都涌到太湖鼋头渚樱花树下,去感悟樱花短暂而绚烂的一生……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部分游客攀枝摘花、乱丢乱吐等不文明行为令人扫兴。

如果你是樱花节青年志愿者,你会对这些人说些什么,怎样礼貌地进行提醒和劝阻?
八、作文
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给予过我们感动:出门时的一声叮咛;校门口的一个微笑;打饭时的一双大手;摔倒时的一次搀扶;哭泣时的一句安慰……
请以“那一次感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江苏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选出注音和字形都错误的项()
A.点缀zhuì矫jiǎo健驯xùn良分娩miǎn
B.蜇zhé伏翌yì日哺bǔ 乳濒bīnɡ危
C.笨拙zhuó繁殖zhí步履lǚ苔藓xiǎn
D.殷yīn情璀璨càn天赋fù栖qī息
【答案】BD
【解析】本题要求从字音和字形两个方面来判断。

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判断字形正误,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来判断。

B“濒”读bīn,D项中“情”为“勤”。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下列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是()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A.以为且噬己也(将要)
B.益习其声(熟悉,习惯)
C.稍近益狎(稍微)
D.蹄之(用蹄子踢)
【答案】C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字词古今义的变化,判断正误。

C错,“稍”意为“逐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摞书,是我的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

B.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C.这些照片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答案】D
【解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D句中“栩栩如生”是形容艺术创作的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不能直接形容活体动物。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D.针对舆论反映电影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答案】A
【解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B句缺少主语,C句“至少”与“以上”前后矛盾;D句“是否”与“是”双向与单向表述不一致。

答案为A。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5.古镇周庄沈万三故居有一副对联,下联为“白云流水是禅心”,上联应是())
A.满园春光堪入画
B.翠竹黄花皆佛性
C.一帘晴雪卷梅花
D.三代前贤松柏寒
【答案】B
【解析】了解对联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的特点判断选用下联。

答案为B.“翠竹黄花”对“白云流水”,同为名词性并列短语;“皆”与“是”相对,同是判断词;“禅心”与“佛性”都是名性,且内涵相同。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B.②④①⑤③
C.①⑤③②④D.③②④①⑤
【答案】C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①句首先提出问题,⑤紧接着回答前句的问题,③句分说,先说“低劣的人格”,②再说“高尚的人格”,④承接前句说明“高尚人格”对人生的影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7.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所谓幸福,全由小小的细节积累而来。

如果你用庆幸的目光回顾这种积累时,就产生富翁的感受。

如果你对当下的处境不满,则说明心已离开了脚步,栖居于远远的目标之上——不管它的地位、金钱或房子——这时脚下怎样疾走都觉得慢,会为之烦恼,此时很容易受伤。

A.幸福由生活的细节组成,我们要重视身边的点滴感受。

B.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感受,就在我们自己身边。

C.一个人幸福与否,与地位、金钱或房子无关,与自己对当下的处境感受有关。

D.一个人不应追求更高,因为这容易使自己烦恼、受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仔细阅读语段,理解其表述的思想,再分析各项语句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D错,本段所说的“满足现实”其含义是说不要“好高骛远”,并不是“不应追求更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与赏析
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阁:同“搁”,停止
【1】诗歌前两句把我们带入了怎样的情境氛围?
【答案】清新宁静;优美恬淡
【解析】认真阅读本诗,抓住“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一句中“轻”“小”“深”等字,理解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情境的特点,概括作答。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2】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

“欲上人衣来”更是神来之笔,请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写出了苍苔长势之盛,绿意之浓,巧妙表达了诗人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解析】赏析诗句要从写作方法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一句中把苍苔长势形容成人穿上
衣服,用了拟人的手写,从中不难体会到诗人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文言文阅读
郭伋(jí)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jì),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
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②,计日告之。

既还。

先期一日,伋恐违信,遂止于野亭③,候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
①行部:出巡。

②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③野亭:郊外的亭子。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①对曰()
②及事讫()
③送至郭外()
④既还()
【答案】
①回答
②完毕,结束
③外城
④已经,……以后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对”“郭”都与今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加横线的“之”与“计日告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读之竟日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主人处处款之
D.跪而拾之以归
【答案】)B
【解析】根据学习积累,了解例句中“之”的用法,再分析各项句子的意思,比较判断。

D句与例句中的“之”皆为代词。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CD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与例句相同,所以答案为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伋恐违信,遂止于野亭,候期乃入。

【答案】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的亭子里歇宿,等到约定的日期才进城。

【解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恐、违信、遂、候、期、乃”,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4】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

请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案】)守信;和蔼可亲(喜爱儿童)
【解析】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根据文中“伋恐违信,遂止于野亭③,候期乃入。

”一句中所
表现的郭伋的行为,不难理解其“讲诚信”的品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现代文阅读
1.①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zhé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警惕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
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③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

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1】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案】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松鼠和黄鼠狼的叫声作比较,突出说明了松鼠叫声的响亮尖锐。

【解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从句子中的“比……”可明确判断是作比较说明,其说明的问题即“响亮”一词
的所表达的内容。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一句中“通常”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案】不能。

通常表示大多数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

如果删去,意味着松鼠一胎就生三四个,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首先了解“通常”一词的本义,再根据前后文意,比较辨析有无“通常”此词语语意
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评述词语的表达作用,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

2.冬日香山
梁衡
(1)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2)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

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

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

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撇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

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3)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
已弹去种籽的空壳。

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溶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齿,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

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

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

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